不學無術,不學止步。學能彌補先天不足,實現自我到超我的蛻變,要想在學上有所作為,非下一番工夫不可,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巧學、妙學、好學。本文嘗試從學的四個維度出發,給讀者以啟迪,希冀在學路上更有收穫。
學與問。學旨在獲得知識,增加認識世界的能力,本質上在做加法;問則給學具體的志向,萬千路徑,如何選擇,需要問,即便選擇了路,依然充滿疑惑,問是很好的排解口,簡言之擇路與解惑都要問。學是一個行走的過程,要走得好和遠,離不開問,問會不斷解惑又會不斷帶來新的問題,答問和問答的過程本身就構成了學,故此學問由此而來。
學與思。如果說學問給了我們大量的感官資訊,使我們對世界有了初步認識,好比照相機和攝影機帶來照片和影像,那麼學思則是對這些資訊進行處理,他是一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有錯誤也有反覆但又十分有必要,好比發酵之於釀酒。只學不思,得到的永遠是葡萄汁,只是數量有增減;學而又思就能釀成葡萄酒,哪怕耗費嚴重,過程艱辛但酒就是酒,發生了質變。古人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講的這個道理。
學與習。學問、學思後還應學習。所謂學習就是要把知識轉為實踐的能力,是下一次的飛躍。學習很好的結合了知識和實踐是兩者最好的紐帶同時也給知識帶來新問題以便修正,使之成為更好的思想指導和行為指南。學好習要貫徹好溫故知新的理念,每完全掌握好一個知識點後,再向下一目標前進,並時常回溯鞏固,如此反覆定能學成。
學與用。學的終極意義在於用,用能更好地促學,這類似與供給與需求的關係,一方面需求產生了供給,一方面供給的創新又會刺激新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把他們統一起來置於統一體中,學的成果要迅速轉化為用,用的體會也要迅速反饋給學,兩者互相促進起到正向激勵反射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