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俗稱為“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的。公元前104年的漢武帝太初元年,創立《太初曆》確立以“正月”為歲首。即初一是新年,臘月三十晚上便是“除夕”。民間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有的地方過年甚至從臘月初八開始算起,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過年期間每天都有不同的講究,比如初一開門放炮竹;初二帶著老公和孩子回孃家;初三燒門神紙貼赤口等;在吃的方面: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初六捏麵糰,初七初八炸年糕等等。不同地區還有自己的特色習俗。記得小時候,大年三十奶奶早早提醒我們,初一兄弟姐妹間不準吵架,杯子、碗筷都要拿穩妥了,防止摔破。
千百年來,家裡的老人遵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俗和規矩,就是怕觸了黴頭,影響一年的運勢。明天是大年初五,被稱為“破五節”,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燃放鞭炮,將“窮氣”、“晦氣”趕出家門。有一種說法等過了這一天,許多忌諱就可以破除迎刃而解,但大年初五仍有一些忌諱,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大年初五究竟有哪些忌諱。
大年初五“破五節”,4個忌諱要牢記:1不吃、2不動、3不走、4不剪,為家人祈福納祥。
1不吃
1不吃是指不吃蓮藕,蓮藕是一種常見的食材,分為七孔和九孔兩個品種,七孔蓮藕種在水塘裡,個頭粗壯外皮多為粉色,富含澱粉,水分少,適合熬湯吃,粉糯清香;九孔蓮藕多種在水田裡,表皮雪白體型細長,水分含量多,口感爽脆甘甜,適合當水果吃或清炒。尤其是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清淡的蓮藕非常受歡迎。
農村俗語“初五財神日要三滿,做好三滿錢成山”,這三滿指的就是糧倉滿、水缸滿、錢袋子滿。過去的農耕時代,糧食是家庭的賴以生存的支柱,糧倉滿意味著不愁吃不愁穿;水缸滿預示著新的一年諸事順利;錢袋子滿寓意一年有錢花。然而無論是七孔蓮藕還是九孔蓮藕,因為都有孔,有孔“三滿”就會漏掉,意味著“漏財”,對家人的財運不好,蓮藕的孔也有被人解釋為“路路空”。
2不動
2不動是指大年初五不動土。動土的範圍包括房屋的建造和拆除、外牆維修、搭棚、修路、裝修等。在農村動土要選擇一個吉利的日子,特別是動土”建設住宅有很多講究,要放鞭炮。如果在不該動土的時間和空間動土,會導致的風水煞氣。初五這一天房子的太歲方有建築工地、打井取土、開挖溝渠或是裝修破牆等活動,就是犯了動土煞。
《清稗類鈔》說:“凡太歲所在之地、起土興工、則必有災殃。”動土的範圍愈大煞氣也就愈大。勤快的人兒到了初五這天,也許閒不住準備動土修建自家的房屋,或者砌個圍牆、豬圈什麼的,雖說勤勞是美德,但初五要休息一天,否則會破財。“五忙日”,禁止動土。如果無意中動了土,可在家中放一對黑麒麟,或者用洗米水灑潑在動土的地方去煞化解。
3不走
3不走是指大年初五在家,不走親訪友串門拜年。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從初一到初四這幾天,外出奔波走親訪友拜年,到了初五也該歇息了,留在家中全心全意迎接財神爺。這一天不僅要迎接東南西北中五路財神,還有東南、西南、東北等各方位的不同財神。普通人家迎財神要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開店鋪的除了放鞭炮,還要在招幌上掛紅。
大年初五也是破五送五窮的日子,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這一天這些瘟神、窮神都要各自歸位,所以在初五也就有了送“智窮、交窮、學窮、文窮和命窮”五窮的習俗。人們為了避免見到“窮神”,不外出串門拜年,以免破壞新年的財氣。有的地方會在初五晚上,把家裡的垃圾、煤灰等沒用的東西,倒在離家遠遠的地方,並點上幾根香燭,放一掛炮仗,寓意把五窮送走了,這樣日子會越過越旺。
4不剪
初五有各路財神,寓意鴻運當頭,忌剪頭髮,否則會把財氣和好運剪掉,很多人會等到二月二而龍抬頭的時候再去理髮,或者過年前夕把頭髮剪好,洗一個澡,穿一身新衣裳,高高興興迎接春節。
其實大年初五除了上述的“1不吃、2不動、3不拜、4不剪”,還有不用生米煮飯,不留隔夜飯的忌諱。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雅倩有話說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大年初五,春節假期進入了尾聲,對於那些即將要奔赴他鄉的人們,唯獨放不下對家人的牽掛,他們當中不乏有許多人就是以遵循這些習俗,為家人祈福納祥,求得一方平安。雖然時過境遷,越來越多的現代人不再關注民間流傳的這些習俗,但不可否認它們是年味的重要組成部分,給過年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現代年輕人,也不妨瞭解一下。
大家好!我是雅倩美食,一個廚藝愛好者,分享各種美味以及相關的故事,傳遞一日三餐的溫暖,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關注、點贊、轉發、收藏、評論,謝謝您的閱讀,您的支援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