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大家討論房子的時間還是比較多,為了讓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更加有理有據,不再是憑感覺隨口評論,我們把當前樓市一些重要的資料和部分城市的具體情況和大家做一個交流。同時也引用專家的觀點,討論一下現在的資產配置是否還應該把住房當作重點。
一、2022年一月的樓市相關的幾組資料。
1、土地出讓。買房先看房企買地,一看買地的價格,二看買地的數量。一月,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築面積5478萬平方米,比2021年12月降幅近九成,同比降幅也接近七成。以重點監測的城市平均流拍率升至21%,西安、石家莊流拍地塊相對較多。
從土地出讓價格來看,1月平均樓板價跌至2069元/平方米(一線城市一月土地出讓較少),環比降幅達15%。其中蘇州、寧波和無錫1月份溢價率低至23%。
2、新房成交面積,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總成交為285萬平方米,同比降幅為38%。二三線城市總成交11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7%。
也就是說,2022年新房成交量延續了上一個季度的冷清,房企期待中的開門紅並沒有出現。
二、樓市寬鬆政策開始出臺。
樓市進入2022年之後,不僅有貨幣的寬鬆、房貸利率的下調這些有利於樓市的措施,在地方城市,也有一城一策的辦法出臺。其目的都是想讓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讓樓市的溫度不能過高或過低。
目前出臺這些舉措的城市有濟南、合肥、嘉興、玉林、青島、自貢、南寧、北海、馬鞍山等9座城市。具體措施包括下調公積金首付比例、購房補助等措施。
就拿安徽來說,安徽就公開提出鼓勵降低房產首付比例以促進大宗商品消費,透過贈送抵扣券、降低首付比例等方式,擴大大宗商品消費。引導房產、汽車、家電銷售企業進入春節消費旺季。
不過,對於買房來說,有一點需要注意。對那些購房需求及購買力透支的弱二、三線城市,因庫存高企、去化艱難、人口淨增不足,這些城市的房價依舊面臨下行壓力。
三、不買房子買什麼。
前期,很多家庭的資產配置驗是買房。社科院有一個報告說,中國居民67%的資產都在房地產上。從過往經歷來看,買房早的家庭,收穫頗豐。
不過,從現在的城鎮化進展、房價收入比及人口流動等指標來看,買房作為家庭資產的重點配置似乎不太合適。現在的核心要求是房住不炒。
人大原副校長吳曉求就表示:未來作為主流的邊際資產不是房地產。吳曉求的觀點主要如下:
1、從資產選擇角度看,很多人有了錢就去買房子,這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加劇了房地產價格高企。
2、房地產價格太高,對年輕人來說是沉重的壓力,他們一生都處在壓力之中,這會讓社會變得很不安全。
3、發達國家的資產更多的是金融資產,其中證券化的金融資產就佔據重要位置。
當然,說到金融資產,大家理解的便是買股票。而買股票似乎讓很多人太受傷。因為,有一個不太準確的機率認為買股票的人群中一成賺錢、兩成持平、七成虧損。除少數倖存者偏差外,還有一部分人可能本鋪虧得只能一點渣渣。
人大原副校長吳曉求認為,我們應該更好地去改善居民的資產結構,金融資產特別是證券化金融資產的結構比重提升是基本趨勢。他舉例說,社保基金每年的收益率以及資產組成就打破了社會上關於股票市場只賠不賺的謬論。
那麼,現在,你的資產配置中是繼續買房還是轉為買股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