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全家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明月、慶豐收是我國各民族人民的傳統習俗。自古以來 ,月亮就是光明、陰柔、美麗、美好的象徵,“人間真、善、美,天上日、月、星”。“少兒不識月,喚作白玉盤”,小時候,我常住外婆家,吃過晚飯,在外婆的院子裡,明亮的月光下,聽外婆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故事,聽完後,我的眼睛久久凝視著月亮,恨不能插翅飛到上面·,去近距離看一看月亮的真面貌,見見寂寞的嫦娥、勤勞的吳剛、可愛的玉兔。
月亮又稱月球,古時還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圍繞著地球旋轉·,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她的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距離地球約38萬千米,月球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她反射的太陽光。
月亮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又加上每個月的圓缺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宗教、風俗傳統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多少年來,眾多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面對皎潔的月亮,撫今追昔,傷古詠現。“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又表達了人們對月亮、對宇宙奧秘的無窮嚮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寄託著祝天下的人民幸福福安康的美好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