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落後,兩度扳平,最後點球戰勝對手,女足贏了!
女足的勝利說明了幾個問題:
1.實力的差距可以靠堅韌的意志去彌合,堅持到最後一刻全情付出才是體育的意義。
2.就像前幾天刀客在文章中說的:男足《別叫國足》了,國足代表的是一個國家,這起碼女同胞不願意,她會說我上我也行。事實證明確實是這樣。
3.中國足球不是不行,是男足那個圈子,那一小幫人不行。
都說女人本弱,為母則剛。
這句話稱頌的是偉大的母愛,任何一個女人做了母親,就會變得既溫柔又剛強起來。
一個弱女子,一旦成為母親以後,為了呵護自己的兒女,她有了想保護的人,就會變得十分堅強和剛毅,也十分勇敢。
也正是因為有了女性的愛,這個世界才變得更美好。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特別有體會,出門的時候夫妻一樣出去下地幹農活,回家的時候,男人坐在那裡抽菸,女人前後忙碌著生火做飯。
吃完飯,男人在一旁休息,女人則要收拾碗筷,打掃家庭衛生。把一切收拾好了,然後又隨男人一起去地裡幹活兒。
很多家庭都是這樣。
因為她有愛,她能咬牙,她有她想呵護的東西和人。
這種愛,不僅體現在呵護家庭和子女上,在保家衛國上同樣綻放其偉大的光輝。
戰爭時期,有太多英勇無畏的人,而且這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的女子。
她們面對敵人時沒有花容失色,面對激烈的戰火時沒有絲毫的膽怯,她們為了祖國和人民,自願奉獻了寶貴的青春甚至生命。
抗戰時期,有很多的女同胞們,也毅然地投身到戰鬥中。她們不僅僅只做衛生員,醫生,更有數不清的英勇身姿投身於第一戰線,同男人們一樣肩上扛著槍,敢與鬼子們拼刺刀,敢在生與死的戰火考驗中來回穿梭。
不會就學,不行就練。
女兵們身材嬌小,不像男兵們本身就身強體健,她們就在訓練場上反覆練習殺敵技能,以勤奮刻苦地反覆練習來彌補先天的不足,只為了在戰場上能打倒更多的敵人。
巾幗不讓鬚眉,古有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掛帥,今有趙一曼女士,為革命勝利,英勇就義。
“誓志為人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豈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
被俘後,而對面敵人的嚴刑拷打,趙一曼女士寧死不屈。
她們都是祖國的英雄,他們用自己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和志向,對待國家的愛,對待人民的愛,都在她們那一腔熱血中展現的淋淋盡致。
在那肉血橫飛的戰爭中,那些不畏艱難的巾幗英雄們以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那一曲曲悲壯的戰歌。
這種精神代代相傳,護佑著我們的家園。需要的時候她們就會站出來!
女子本弱,遇戰則剛!
要是有人威脅到家園的榮譽與安全,她們就會奮起反擊。
中國男足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頂著國足名號拿著優厚待遇的男足團隊讓人唏噓不已。
越南隊甚至當場就發起了紅包,還說什麼要是能打3:0就更好了。
雖然說這幫男足不能完全代表國足,但是畢竟是頂著這個名號出戰的,傷的自然是大家的顏面。
中國女足其實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比賽的,因為女足再像男足一樣潰敗的話,就會落下口實,他們就會說中國足球不行。
進一步地,像“3:0更好”這些話就會傳出來,即便不傳出來,人家心裡也會這麼想。
女足為了榮譽而戰,曾兩度落後,但頑強的“鏗鏘玫瑰”兩度將比分扳平,將比賽拖入點球大戰,最終絕殺對手。
如果有奇蹟的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姑娘們終於露出了可愛的笑容,很多人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一代又一代的奇女子,她們是一種信仰,她們是一種堅守,她們是一種力量,不問出處,照亮人心,照亮大地。
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巾幗英雄。
她們奮勇殺敵,沒有絲毫的膽怯,有時候甚至比男兒身還要勇猛。
最後說一句:男足們,當自強啊!
-END-
來源:琅琊刀客
謝謝點贊,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