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編輯 | 顏色
01 出售資產提高業績
2022年1月才結束,國內外藥企動作依舊頻頻。行業洗牌不斷加劇,藥企紛紛通過出售資產“避寒”。
近日,莎普愛思藥業釋出《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100%股權進展暨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告》,子公司強身藥業(吉林)以按照摘牌價8200萬元出售給岳氏醫藥。
強身藥業是莎普愛思前實控人2015年透過非公開發行收購而來,企業以中成藥生產為主,主要產品有四子填精膠囊和複方高山紅景天口服液等。
莎普愛思此前以3.46億元收購強身藥業100%股權,同時還向強身藥業投產建設了中藥提取生產車間、倉庫專案和酒劑生產車間專案,合計4.8億元。
鉅額收購下的強身藥業並未給莎普愛思帶來業績紅利。
2016年至2018年,強身藥業分別實現淨利潤125.39萬元,1028.42萬元,-802.31萬元。
莎普愛思稱,本次出售強身藥業100%股權,有利於盤活存量資產,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此次交易有利於未來減少上市虧損,將對其未來財務狀況帶來積極的影響。
可以說莎普愛思本次的出售資產是甩掉“虧損包袱”,也是業績承壓下的重要抉擇。
2020年業績報告顯示,莎普愛思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盈轉虧,虧損約1.79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約786萬元;營收約為3.58億元,同比下降30.57%。
02 多家藥企動作頻頻
莎普愛思出售資產或是對業績的自救,對於另外一些藥企而言,選擇出售資產或將幫助其進軍新領域。
1月23日,貝達藥業釋出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貝達生物醫藥科技(浙江)擬出資人民幣7600萬元受讓寧波凱銘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的浙江時邁藥業62.8772萬元出資額。
公開資料顯示,時邁藥業是一家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靶向抗體藥物研發的創新企業。
貝達藥業稱,透過受讓股權,將有利於其在抗體藥物領域的佈局。
除此之外,1月份還有多家藥企出售資產,例如:
合肥立方製藥
1月25日,合肥立方製藥釋出一則關於轉讓參股公司部分股權的公告,同意以 3209.88 萬元的價格將持有的邁諾威 4.9383%的股權轉讓給平潭文周瑞吉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平潭凡潤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浙江仙琚製藥
1月18日,浙江仙琚製藥股份釋出關於擬公開掛牌轉讓控股子公司海盛製藥 61.2%股權的公告。
浙江亞太藥業
1月12日,浙江亞太藥業釋出公告稱,其股東寧波銀行紹興分行擬將持有的亞太藥業股份 39,000,000 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27%),透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公司第一大股東寧波富邦控股集團,轉讓價款共計人民幣20319萬元。
海南雙成藥業
1月7日,海南雙成藥業釋出公告稱,同意其控股子公司寧波雙成藥業擬以人民幣600萬元將擁有與鹽酸美金剛片(5mg、10mg)有關的特定智慧財產權和生產技術在指定區域內的權利授予百善藥業(湖州)。
不可否認的是,藥企除了出售股權以外還可以通過出售特定的知識或者技術產權來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目前來看,市場上很多藥企都在積極佈局自身產業,通過出售或者收購等動作發揮自身優勢,剝離非核心資產或者進軍新領域。
除此之外,藥企的改變也離不開醫藥行業各項政策的影響,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DRG等政策的推進下,藥企面對外部環境變化不得不多方面發展。
總的來說,在醫藥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的趨勢下,藥企想要佔據市場一席之地,出售資產、相互合作等都是意料之中的選擇。
- 留言討論,更多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