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到2020年,中國人的平均工資從5百漲到了5000,房價也漲了10倍。以我當年唸書的城市為例,02年學校大概1000多,06年就3000多了,現在那塊大概19000. 但是未來20年工資收入卻難以從5000漲到50000,再漲10倍。以前買房賺了的,得益於中國過去30年飛速發展,走完從0分到80分過程,但是80分到100分不僅難,而且慢還沒多少希望。
再說中國步入高收入這事。現在發達國家總人口占世界人口16%,中國人口又佔總人口20%。如果中國也要成為發達國家或者高收入國家,世界發達國家/高收入人口占比達到16%+20%,就是36%。。。。。全球高收入人口占36%,這肯定是不符合金字塔模型(頂端少,底層多),也是不現實的。
於是中國就需要把其餘發達國家擠下來。最容易追趕的當然是韓國啊/希臘啊這種偽發達(他們科技不太強,有好的產業但是基礎科學並不強),什麼的日本德國美國和社會主義北歐暫時別想。就是追趕韓國/希臘,靠房地產肯定不行,得有過硬本領,代替人家的產品產業,從人家嘴裡搶肉吃。但是能做的低端產業我們又看不上,太高階又暫時做不了,中端早已經被我們全面佔領了。就是全球市場,我們能分到的份額已經到手了,沒有太多增長空間。怎麼看,我們的快速增長也到頭了。
除非《2025中國製造》大綱能全面實現,這相當於在機械方面搶德國飯碗;在計算機方面搶美帝工作,化學化工方面也要硬抗西方企業…雖然中央政府有這個大綱,下面地方政府響應的卻寥寥無幾。玩高科技投資大,風險大,難度大,見效慢,誰願意搞?當然一旦突破,能吃50年紅利,像美帝的計算機,吃了多少年紅利了?地方政府還是關心賣地,今年能賣多少地,這個關係地方政府年終獎多少,關係精神文明獎多少…關係能修幾條地鐵,美化多少街道,這些是他們切身利益和肉眼可見的政績。至於高科技之流,風險大,即使最終做成功了,收益的也不一定是自己,合併去玩那個?自從能賣地,好多地方政府連中端產業都興趣不大。能過舒服日子,何必掙辛苦錢?能賣地換錢,何必革自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