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回到鄉下,到處是小洋樓和別墅。感嘆歲月變遷、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同時不免有一絲失落。兒時的很多記憶都在慢慢消失,或許,它們將成為歷史永遠不再了吧,如“灶屋”。
“灶屋”,其實是我想了好久才給安上的一個合適的名稱。在我們這,方言叫“捯(音,dao二聲)屋”。
那時候生活條件差,沒有高樓大廈。人口又多,都是擠在幾間小房子裡生活。房子的佈局一般是“灶屋” 在一頭,包簷的,比其它房間突出了一米多不到兩米形成了一個走廊。灶屋的後面是“廂房”。大家都知道《西廂記》吧,這是那個廂房。連著灶屋的一般是“堂屋”,再過去是正房。可以連著幾間正房,條件好的在正房尾上又建一間廂房加一間包簷的其它房子形成與“灶屋”對稱。
“灶屋”,在現在看來是個多功能廳。顧名思義,“灶屋”肯定有灶,還可能有幾個灶。最基本的有個用泥磚砌成大灶,一般有兩到三個鍋。有些地方在灶的旁邊還有個“火塘”(這個以後再介紹呀),所以,“灶屋”的基本功能是就是廚房,做飯的地方。
但那時的這個廚房是很大的。裡面除了灶、枈火和夥櫃(廚櫃),還有一個大的四方桌。大家都在這吃飯,所以,“灶屋”還是餐廳。
過年過節了,來了親戚,除了“堂屋”,大多時候還是在“灶屋”接待。拉幾個竹凳,一邊話家長,主人一邊燒水泡茶。如果來了貴客,還要狠心把攢下的雞蛋拿兩個出來煮了泡茶。看著小孩子眼巴巴的讒,客人都會悄悄的在碗裡留下一個蛋。
“灶屋”,既是廚房又是餐廳還是客廳。寄託了幾代人的回憶和辛酸。雖然這個多功能廳正在以我們看得見的速度消失,但時代進步了,大家生活好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欣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