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文《“苗外之苗”之二:苗族外遷東南亞時運不濟,法國侵略越南風雲錄》。
中華文明是一種原生文明。中國古人在河洛地區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確立二十四節氣,制定陰陽合曆,並以夏曆正月初一為春節。這種習俗被周圍民族學去,所以中國周邊一些小國家現在也過春節。有沒有可能是周邊小國發明瞭春節再傳到中原來呢?當然不可能。發明春節,因應的是四季分明的節氣和農耕文明。我們周圍過春節的小國家都沒有廣袤的國土,有的國家一年到頭炎熱,根本沒有區分四季的可能性,有什麼動機和條件發明二十四節氣和創造春節呢?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季的鮮明特徵,春節本質是天地從“冬藏”轉化為“春生”,提醒大眾經過節日休息後,開始農耕文明的一年之始的勞作。
古代的中國,中原腹地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管多有本事的人,只要離開這個地區就相當於遠離了中央核心權力圈。不少政治上失敗的人及其家屬被貶謫到邊疆,老死不能迴歸故土。秦漢時期的越南一帶還沒有開化,瘴氣沖天,不適宜居住,成為漢朝流放犯人的地方。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以後,又發兵南下,於公元前219年開始了征服嶺南的戰爭(又稱“秦甌戰爭”)。戰爭歷時5年。
《淮南子·人間訓》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籲宋(西越軍盟主);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越人遁逃。曠日持久,糧食絕乏,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趙)佗將卒以戍越。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掛於越,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第一階段秦軍失利,但第二階段秦軍大勝。
根據秦始皇詔令,任囂、趙佗又揮戈南下,先是在嶺南取得大勝,又乘勝進擊,一舉擊潰雒越部落,佔領了今越南中、北部的雒越地區。至此,秦王朝在經歷了四五年的刀光劍影之後,到公元前214年,以秦軍徹底征服嶺南百越部落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公元前210年,秦軍鎮守嶺南的將領趙佗發動攻甌駱之戰,以撫民為主。秦軍佔領嶺南後,秦始皇很快在該地區設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把嶺南正式納入秦朝版圖。為鞏固佔領,防止嶺南百越人反抗,秦朝採取軍事管制性的戍守政策,並“置東南一尉,西北一侯”。所謂“東南一尉”,就是在嶺南三郡“置南海尉以典之”,由掌兵的南海尉專斷一方,加強軍事應變能力。南海尉駐南海郡治番禺。秦朝任命的南海尉是繼屠睢之後率兵擊越的指揮官任囂。為避免分散南海尉權力,秦朝決定三郡一律不設郡守,只設監御史主管一郡事務。所謂“西北一侯”,即在嶺南西北方交通孔道上建築城堡,駐紮重兵,以防西甌人北竄。此外,沿五嶺南北還設有很多戍守據點,各郡縣治所及水陸關隘也駐有大量戍卒。史載秦始皇有組織地大量向嶺南移民,採取了開新道、鑿靈渠等加強南北融合的舉措。
秦攻百越的戰爭是秦始皇統一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上第一次將嶺南納入秦朝版圖,使百越諸部正式成為漢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對促進嶺北及嶺南人民的融合以及百越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國國土面積增加100多萬平方公里,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融合,為兩廣的開發和建設奠定了基礎,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在秦末農民戰爭、楚漢戰爭期間,被秦始皇留在南方的將領趙佗沒有回師挽救秦朝,而是趁機建立南越國。秦末戰爭剛結束時,兩廣人口只有40多萬人,如果扣除留下的近10萬秦軍士兵,表明兩廣的原百越部落從秦甌戰爭前的50萬銳減到30萬人,不排除有些越人逃到東南亞。
到漢高祖以後的呂后當政時期,南越國總人口達到巔峰,但最多不會超過80萬人,士兵最多10萬人左右。最後南越國投降漢朝的時候,南越在冊人口只有40多萬人。
根據《漢書·地理志》載,公元2年時,嶺南地區的南海、鬱林、蒼梧、交趾、合浦、九真、日南七郡在冊總人數為1206875人,其中交趾一郡就有746237人,佔七郡總人口61%。
嶺南原有的百越部族,正確稱謂是古越人。“百越”是古代中原部落對長江以南地區諸多部落的泛稱。因這些部落紛雜且中原人對他們不甚瞭解,故謂“百”。文獻上也有“諸越”等稱呼。
中原史籍關於“越”的最早記錄是“于越”。《春秋·定公五年》載,“‘於越入吳’,杜注:‘於,發聲也。’”《公羊傳》,“‘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何休注:‘越人自名於越(于越)。此作諸者,《廣雅·釋言》:諸,於也。’”“于越”是越人自稱,相傳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無餘。于越和中原諸國的關係主要是貿易,用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交換北方的絲帛和手工產品。于越沒有參加武王伐紂,但曾經是周成王的賓客。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張守節“正義”引賀循《會稽記》:“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于越於公元前2032年建立越國,其核心在今紹興會稽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其分支建立的東越國、閩越國於公元前222年為秦始皇所滅。
近年來,有學者認為,夏朝的建立可能與越人北上有關,所以“于越”也就是“禹越”。越國的國君為姒姓,姒為堯帝賜於大禹王的氏。司馬遷稱“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正義輿地志》載:“越侯傳國三十餘葉,歷殷至周敬王時,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春秋貶為子,號為於越。” 《越絕書》《吳越春秋》列出早期越王世系,“至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無餘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十有餘歲,有人生而言語……眾民悅喜,皆助奉禹祭,四時致貢,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後,復夏王之祭,安集鳥田之瑞,以為百姓請命。自後稍有君臣之義,號曰無壬。壬生無譯,譯專必守國,不失上天之命。無譯卒,或為夫譚。夫譚生允常”。
《過秦論》載,“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夢溪筆談·藥議》載,“諸越則桃李冬實”。宋朝羅泌《路史》說:“越裳、雒越,甌越、甌皚,且甌、西甌,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蒼梧、越區、桂國、損子、產裡、海癸、九菌、稽餘、北帶、僕句、區吳,是謂百越”。在長江以南廣大區域內,存在眾多部落,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有“吳越”(蘇南浙北一帶)、“閩越”(福建一帶)、“揚越”(江西湖南一帶)、“南越”(廣東一帶)、“西甌”(廣西西部一帶)和“駱越”(即雒越,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等。
唐宋以來,隨著越人逐漸整合於南遷的漢族之中,先後形成廣府、潮州(福佬)、客家等不同漢族民系,而未被融入漢族的越人,則逐漸發展成壯、黎、瑤、畲等邊疆族群。
駱越是由部落聯盟組成的方國,是百越支下著名方國之一,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 有學者認為“雒、駱、貉”等字之義為“水”, 《交州外域記》所載“雒田”意思是“水田”, 而“雒民”就是“耕種水田的農民”, 掌握了灌溉裝置而管理並支配土地的首長就叫“雒將”。
駱越方國由先秦壯侗語族民族祖先在嶺南建立 ,西甌、駱越是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仡佬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民族的祖先。學術界公認,駱越古國的範圍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西起雲貴高原東南部,東南至越南的紅河流域。駱越文化的源頭和中心在中國,主體部分也在中國。這個中心和最早的國都就在武鳴(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從歷史文獻來看,駱越人主要聚居在左右江流域和貴州西南部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
公元前112年冬,漢朝伏波將軍路博德帶領的大軍與樓船將軍楊僕帶領的大軍會合於南越國首都番禺,共同圍攻番禺。番禺投降,南越國正式滅亡,時為漢武帝元鼎六年。從趙佗最初稱王,南越國共歷五王93年。作為南越國的下屬駱越方國也於同年滅亡。漢武帝在南越國其地設定了南海、鬱林、蒼梧、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九郡。與今天越南有關的三郡是交趾郡(河內一帶)、九真郡(清化一帶)、日南郡(東河一帶)。交趾郡下轄羸婁縣、安定縣、苟扁縣、麓泠縣、曲易縣、北帶縣、稽徐縣、西於縣、龍編縣、朱覯縣十縣,治羸婁;九真郡下轄胥浦縣(新朝稱驩成)、居風縣、都龐縣、餘發縣、鹹驩縣、無切縣、無編縣七縣;日南郡下轄朱吾具、比景具、盧容具、西卷具四縣。
駱越人的一部分成為壯族的北支,另一部分成為今天越南主體民族越族的祖先。今越南越族人口約6500萬,佔越南總人口的80%。
在漢朝的中原人士看來,南越九郡是瘴霧瀰漫,毒蛇遍地,猛獸橫行的蠻荒之地,也是流放犯人的絕佳場所。西漢中期以後,把新開闢的合浦郡(治徐聞,今廣東省海康縣地域)作為流放地。從漢成帝到漢平帝的幾十年裡,因罪“徙合浦”者就有10餘起。如京兆尹王章得罪大將軍王鳳,下獄死,妻子皆徙合浦; 淳于長因大逆不道罪,死獄中,妻子當坐者徙合浦等。這些人在政治上失意之後,把心思用在發展流放地生產上,給當地帶去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技能。到東漢時期,合浦地區逐漸繁榮起來,其青銅鑄造業、玻璃燒製業和珍珠採集業都很發達,不再適合做流放地。
東漢時期,犯人流放到比合浦郡更遠、更荒涼、更偏僻的九真郡和日南郡。九真郡治所在胥浦縣(今越南清化省東山縣楊舍村),轄境相當於今越南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東漢駙馬梁松為他人跑官,東窗事發後被處死,其弟梁竦、梁恭“俱徙九真”。梁竦在流放路上寫了一篇《悼騷賦》,慨嘆伍子胥、屈原以無罪身死。漢明帝讀後,下詔允許他們返回故鄉。梁竦的女兒給漢章帝生下兒子劉肇,竇皇后沒有兒子,就收養了劉肇當自己的兒子。後來,劉肇被立為太子,梁傢俬下慶祝,被竇家知道了,竇皇后就誣陷梁竦密謀叛逆。結果,梁竦死在獄中,家屬又被流放到九真郡。等竇太后死後,漢和帝劉肇才下詔徵還梁竦的妻子、兒子。到漢桓帝時,梁竦的重孫子、大將軍梁冀專權亂政。漢桓帝沒收梁冀的大將軍印綬,改封他為日南郡比景都鄉侯,梁冀當天就自殺了。
日南郡在今越南中部地區,治所在今越南廣治省東河市,轄地包括越南橫山以南到平定省以北一帶。此地位於北迴歸線以南,一年中有兩個月的時間太陽在北邊,遂命名為日南郡。古代“景”跟“影”字是通假字,比景這個地方,中午的時候,太陽在頭上,影子在身下,有相比之意。漢靈帝時,大將軍竇武與太尉陳蕃密謀清除宦官勢力,結果失敗被殺,其家屬被徙到日南郡。公元172年六月,竇武的妻子在比景去世後,竇太后憂鬱成疾也於七月病逝。
雖然,現在去越南旅遊的人不少,但在古代發配到這些地方,對當事人來講是九死一生、非常恐怖的事情。由於氣候炎熱,四季不分明,這些地方的人們想破腦殼也不會發明出來春節的。
由於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太差,古代漢族人都不願意遷居到九真郡、日南郡這些地方,這就為這些地區日後分離埋下了隱患。伏波將軍馬援最早設日南郡象林縣。179年,象林縣發生叛亂,象林縣功曹之子佔族人區逵(又稱區連、區達、釋利摩羅)起義,殺死漢朝縣令,建立林邑國(象林縣減省象字,故此處古稱為林邑),當地土豪改信婆羅門教,林邑國也改稱佔婆國,國內實行種姓制度。交趾刺史樊演徵交趾郡、九真郡之兵前往征討,但漢軍因為害怕遠征而譁變,導致失敗。漢順帝欲發荊州、揚州、兗州、豫州四萬人馬前去鎮壓,但最終被大臣李固勸止。此後,中原王朝和佔婆國糾纏了幾百年,互有勝負。佔婆國在東晉末屢屢侵擾中國,直到南北朝時劉宋永初元年(420年),宋武帝遣交州刺史杜慧度南征林邑國,林邑請降並向劉宋稱臣納貢。雙方以橫山為界,中國徹底失去順化地區。隋大業年間(605~616年),隋將劉方征服佔婆國,設定林邑郡,進行羈縻統治。唐至德年間(756~757年),佔婆國改稱環王國,其後佔婆國定都於占城,故此地又稱占城、瞻波、佔婆、佔波、摩訶瞻波、佔不勞。至明代,鄭和下西洋時經過占城國。
據《舊唐書》,“自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為‘崑崙’。”所以,唐代著名的黑奴“崑崙奴”,並不來自非洲,最有可能是來自以今崑崙島(今屬越南南方的巴地頭頓省)為奴隸販賣中轉站的東南亞“矮黑人”奴隸。又,“崑崙”也是對古代馬來亞的稱呼。
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因受北方戰亂影響,大量漢人從中原一帶大量南遷。有大量漢人移民到越南,今天相當部分的越南人有華人血統。從秦漢到五代十國時期,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區都是中國的郡縣。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唐代宗永泰二年(760年),複名安南都護府,從此安南之名成為越南的別稱。
中國境內最後一個管轄越南的朝代是南漢國。唐朝末年,安南地方武裝力量趁中央政權管理混亂之際分成諸股割據勢力,各霸一方。乾亨元年(917年)安南軍閥曲顥遣其子曲承美到廣州試探南漢虛實,同時又與後梁保持友好關係。是年,曲顥卒,曲承美向後梁進貢求封,得靜海節度使之職,專有交趾十二州之地。後梁的冊封激化了南漢劉氏與安南曲氏的矛盾。南漢大有三年到四年(930~931年),南漢高祖劉龑征服了安南曲氏,安南十二州納入南漢版圖。後南漢靜海軍節度使楊廷藝叛亂,後其婿吳權也叛逆,佔據交趾。乾和十二年(954年),交趾吳氏政權放棄王位,再次向南漢遣使稱臣。南漢中宗劉展冊封其為靜海節度使兼安南都護。
968年,交趾的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交趾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安南丁朝,定國號為“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定都華閭(今越南寧平省寧平)。971年,北宋皇帝趙匡胤滅掉南漢國,但是沒有接著收復交趾。973年,丁部領接受宋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千年藩屬時期,越南實行雙重國號,對內越南歷朝建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國,同時接受中國王朝賜予的“交趾、安南”及“越南”等國號,歷史上稱之為“外王內帝”。“安南”和“越南”這兩個國名均與中國王朝有關。
1258年蒙古帝國入侵安南,安南被迫向蒙古稱臣。元朝建立後又兩次入侵安南,均被安南陳朝擊敗。戰後,陳朝遣使向元朝朝貢修好,以示臣服。
15世紀明成祖永樂年間,安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明朝應陳朝遺臣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中國軍隊順勢收復了越南,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中國再次對越南進行直接統治,這一時期即“安南屬明時期”。但在明成祖死後數年,安南黎利打敗明軍,由於明朝在當地投入多於經濟回報,明朝無心派兵收復,在黎利承諾維持與明朝的宗藩關係之後,安南恢復了獨立,建立了後黎朝(1428~1789年)。
1471年,後黎朝滅佔婆國。1527年,莫登庸篡奪後黎朝建立莫朝。1531年,後黎朝在鄭、阮兩大家族支援下復辟。1592年,後黎朝滅莫朝,名義上統一全國,但安南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由阮氏家族控制,後黎朝皇帝則成為傀儡,處於鄭氏控制之下。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併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當代越南的版圖。
1771年,安南爆發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先後滅阮、鄭兩家,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後黎朝末代君主黎維祁逃往中國,請求清軍出兵援助復國。西山軍在1789年擊退清朝軍隊,後黎朝徹底滅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後代阮福映在法國支援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1802~1945年)。阮朝拋棄安南國號,建國後使用南越國號。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國中國,請求改國號為“南越”。
但歷史上的南越國版圖大多屬於兩廣,如果冊封阮福映為南越國王,必然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嘉慶皇帝最初拒絕阮福映請求,繼續冊封其為安南國王。《清仁宗實錄》載:“所請以‘南越’二字錫封一節,斷不可行。‘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界亦在其內。阮福映邊徼小夷,此時即全有安南,亦不過交阯故地,何得蘧稱‘南越’。……又恐阮福映有異心,堅拒之餘,令兩廣海道、邊關嚴加防備。阮福映求封‘南越’,顯有恃功要請情事,恐其心存叵測。所有廣東、廣西一帶海道、邊關,俱著密飭地方官留心防備,不可稍涉懈弛。”
但阮福映不願接受冊封,再次派出大臣前往清朝交涉,表明不願接受阮朝死敵西山軍使用的安南舊稱。阮朝史書《大南實錄》載,“先代闢土炎郊,日以浸廣,奄有越裳、真臘等國,建號‘南越’,傳繼二百餘年,今掃清南服,撫有全越,亦復舊號,以正嘉名。”最終廣西巡撫孫玉庭表示可以對國號進行變通,將南越顛倒過來為越南,這樣兩全其美。《清朝續文獻通考》載:“不可以語言文字之末阻外夷歸化之心”,“且百越之南,本為夷域,彼先有越裳,繼有安南。請賜號‘越南’,於肇錫嘉名之中仍其舊域故土之義”,取“百越之南”之義,建議採用“越南”為國號。最終嘉慶皇帝認同這個方案,正式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頒賜越南國王金印一枚。越南阮朝史書《國朝正編撮要·卷之一》載:“清帝恐失我國意,遂以越南名國,來書言:‘從前撫有越裳,已稱南越。今又得安南全境,循名責寔,自當總前後所闢疆土,肇錫嘉名。其定以越字冠於上,示我國承舊服,而克繼前徽;以南字列於下,表我國拓南交而新膺眷。命名稱正大,字義吉祥。且與內地粵舊稱迥然有別。’”阮福映欣然接受越南這個國號,
並被清朝冊封為“越南國王”。這就是越南國名的由來。
越南獨立前作為中國的郡縣,時間長達1182年;到今年,越南獨立建國的時間為962年。
梳理完越南歷史,我們再看苗族遷入越南的歷程。
苗族最早進入越南是在元朝,當時元朝多次徵調思州、播州土兵遠征東南亞,其中一次就從黃平徵調萬餘人,其中不少人是苗族。明初在貴州“改土歸流”,明朝初創衛所制,邊地明軍、土兵、達兵(蒙古降卒)和內地苗兵、狼兵,將帥私人家丁,還有礦兵、鹽兵等軍兵費用完全由當地農民負擔。農民不堪重荷,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邛水(三穗)苗民起義,明朝極力鎮壓。起義失敗後一些苗民四處逃散,有一部分遷徙到中南半島。清朝三次苗民大起義以及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也有苗族人陸續遷往越南。
據越南學者考證,中國苗族遷入越南有3次。最早的一次發生在17世紀到18世紀初,貴州苗族在反對“改土歸流”失敗後,有80多戶苗族陸續遷到越南,主要定居在越南河江省的同文縣境內,以陸、江等姓氏的居多。第二次遷徙發生在1796~1820年間苗族乾嘉起義失敗後,這次遷徙延續了9~10代人,分兩路遷入越南。一路包括黃、驪、王等姓氏約100戶人家,先到河江省同文縣,然後一部分人又分散到河江省黃樹皮;另一路包括黃、陸、周、崇、武、江等姓氏的80多戶人家遷到老街省。後來這一翼中的武、崇、江等姓氏30戶人家又遷移到越南西北地區。這些苗族大都來自貴州、湖南,一部分則來自雲南和廣西。第三次遷徙發生在鹹同苗族大起義失敗以後。這次遷徙延續了6~7代人,遷徙人口達10000人之多,主要來自貴州,也有的來自雲南和廣西。
我國學者則認為,苗族歷史上有4次大規模向越南遷徙的浪潮。第一次發生在順治年間即17世紀中葉。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兵攻取貴陽,第二年清兵攻下昆明,明永曆帝出走緬甸,護衛永曆帝的李定國與清軍一路廝殺,戰火遍及西南廣大地區。這一時期,有尤、項、李、楊4個苗族宗族2000餘人為躲避戰亂,由貴州、四川、廣西、雲南遷徙到中越邊境越南一側的山區。第二次是在嘉慶年間,即18世紀中、後期,雍乾及乾嘉苗民起義失敗後,主要是貴州的苗族經過雲南輾轉遷入越南北部的同文地區。第三次是鹹同年間,即19世紀下半葉。當時,貴州、四川、廣西、雲南不同地區的苗族分別由李、周、楊、尤、黃、金等不同宗族頭人率領,約有數千人分成若干批次,在5年左右時間裡,,一路經廣西、兩路經雲南遷入越南老街、同文以及中越邊境越南一側的廣大山區。第四次是在鴉片戰爭後不久,有約10000以上的苗族,從貴州、四川、廣西、雲南的廣大地區長時間、多批次遷入越南北部,這也是苗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向中南半島地區的遷徙。
遷入越南的苗族人經歷也很坎坷。比如,東京地區的苗族在19世紀初到1860年間,從安南山脈的北部和東北部邊境進入當地。苗族最初進入時與當地的泰人和“蠻人”發生衝突,用武力驅逐了早已居住在那裡的泰人和“蠻人”。進入安南地區的苗族還一度打敗過安南軍隊,後來安南人動用戰象,從未見過大象的苗人驚恐萬狀,最後被打敗,逃到今天仍然居住的深山之中。
1802年,越南阮福映稱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由越人管轄的“流官”制度,分派越族官吏到少數民族地區建立統治機構,強迫當地少數民族向官府交納租稅。此外,還規定苗族每人每年要為政府無償勞役60天,還要服兵役,繳納養兵費等多種苛雜稅。法國佔領越南以後,苗族人民遭受封建和殖民者的雙重壓迫。在繁重的苛稅重壓下,越南苗族曾發動過多次武裝起義。1886~1887年,北河一帶的苗族人民在楊政鴻、楊政榮兄弟倆領導下,武裝反抗法國殖民者侵略北河。起義堅持近一年後失敗。1889~1991年,以陶政陸和鄧福成為領導的苗族在黃連山省的剛寨、炭淵、文鎮展開反抗法國殖民者的鬥爭。1904年,高諒省的苗族爆發抗夫、抗稅鬥爭。1911~1912年,崇宓獎領導河宣省同文、高原苗族起義,提出“不當夫,不納稅,自由運鹽和鴉片”的口號。1914年萊州省七廟地區的苗族掀起反抗殖民主義政權的鬥爭。1918~1922年,在巴齋的領導下萊州、山蘿兩省的苗族再次掀起反抗殖民主義統治的鬥爭。他們提出的口號是:“剷除洋人,不納稅,爭取自己管理自己。”透過鬥爭,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目標。苗族在此後長達數十年的抗法、抗日和抗美戰爭中,為爭取越南的獨立,為擺脫外國入侵者的奴役,以及取得越南8月革命的勝利等,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動侵越戰爭,越南苗族積極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戰鬥中,他們為取得抗美救國勝利和建立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國作出了重大貢獻。抗美救國戰爭勝利後,隨著寮國苗族大量移民美國,也有少數越南苗族遷徙到美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