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心腦血管專科頭部企業,信立泰自2009年登陸A股以來便備受資本的追捧,更曾經在2020年上演了半年漲1.5倍的神蹟,成為名噪一時的醫藥牛股。不過自那之後,信立泰便陷入了回落,股價持續走低,邁入2022年以來,只有4個交易日取得了收紅,更以5連陰創19個月新低的姿態收官牛年。
信立泰方面也是坐不住了,宣佈基於對公司經營及未來發展的信心,為保障未來相關激勵事項的順利實施,擬增加公司回購股份金額,將擬用於回購的資金總額由2億元-4億元調整為5億元-7億元,回購下限從2億元到5億元,將實現翻倍+。
值得的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信立泰方面第二次宣佈增加回購股份金額。最開始在2021年7月,信立泰披露回購計劃,宣佈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不低於1億元(含),不超過2億元(含)。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人民幣 33 元/股(含)。然而,信立泰股價依然沒有實現企穩,股價繼續回落,一個多月後信立泰宣佈降回購計劃升級——將擬用於回購的資金總額由“不低於1億元(含),不超過2億元(含)”,調整為“不低於2億元(含),不超過4億元(含)”,如今又將回購計劃升級到5億到7億元。
從過去的資料來看,那怕信立泰的回購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是有實際行動,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透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12,070,607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1.08%,最高成交價為30.19元/股,最低成交價為24.63元/股,成交總金額為3.28億元(不含交易費用),似乎信立泰的回購計劃並無大用,股價還是弱勢下行,公司回購計劃也被套住了。
為何回購計劃不奏效?一方面是因為信立泰總市值較大,回購計劃實際買入的規模並不多,難以讓二級市場風起雲湧。信立泰自2009年上市以來,最高漲幅超過20倍,迄今漲幅也依然有10倍+,企業市值膨脹明顯,哪怕以跌至如今最新的收盤價23.51元/股計算,信立泰企業總市值依然高達261億元,縱使採用二次升級後的回購計劃5億-7億元,回購的股份不過也是佔比約1.91%-2.7%,若採用回購計劃價格上限33元/股計算,預計可回購股份佔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比例更不過1.36%-1.90%。其實作為一家截止去年9月末賬上躺著超過33億貨幣資金的藥企,如果信立泰管理層方面有足夠的決心,完全可以更大手筆出招。
另一方面,藥品集採,對於壓縮藥企利潤的影響仍在發酵,這不是去年業績大增就能讓市場放鬆警惕的事項。雖然信立泰預計2021年公司將實現淨利潤4.61億元-5.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7%-883.23%;扣非後淨利潤2.46億元-3.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67.9%-8171%,但是市場對於藥品採集給藥企未來帶來的影響仍在不斷髮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