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回顧了上世紀50年代的春節,今天再來說說上世紀60年代的春節,當時的人們是怎麼過年的。
在50年代,新中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進入60年代,尤其是三年困難時期過後,經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們過年也比50年代好多了。
春節前夕,每家都要採購年貨,副食品店也早就做好了準備,年豬早就擺上了臨時拼出來的長條桌,一扇扇的豬肉擺在案上,在陽光下散發著誘人的氣息。
除了肉類,還有各種各樣的魚,那個年代要重點發展工業化,肉類相對比較緊張,但魚類還是很豐盛的,在副食品商店,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購買各種海雜魚、淡水魚。
不過,進入60年代後,隨著政治氣氛的變化,春節的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比如全家在吃完年夜飯後,子女們要給父母拜年,放在以前都是要磕頭的,現在都改成了鞠躬,祝福語也改成了:“爸爸同志,媽媽同志,春節好!”
晚輩要給長輩送禮物,送什麼呢?除了必備的糕點,還會送一張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年畫,長輩也會畢恭畢敬地站起來,把年畫小心翼翼地貼在牆上,帶著一家人敬祝偉大領袖春節安康。
在當時的人們心裡,大家對毛主席的感情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大家都相信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日子會越過越好。
1967年的春節,是進入特殊時期後的第一個春節,具有特殊的意義,當時還下了通知,說:“根據形勢需要,1967年的春節不放假,職工的探親假暫停執行,以後再補。”
當時,還有一位青年職工給大家寫倡議信,說:“現在正是生產的關鍵時期,我們怎麼能回家過春節?不能!堅決不能!”
因此,1967年的春節,更像是一場“加班盛會”,還流行著一副春聯,上聯是“三十不停戰”,下聯是“初一堅持幹”。
另外,很多傳統文化也都取消了,比如舞獅子,被當成四舊處理掉了,鞭炮也不讓放了。
大年三十那天,流行在單位吃憶苦思甜飯,單位會提前準備好野菜、樹皮,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煮成一鍋粥,大家一起吃。吃飯的時候,單位的大喇叭還會用最大的音量播放《白毛女》,喜兒的哭聲驚天動地。
不過,家裡的年夜飯還是要有的,但是在吃飯前,家裡老老少少都要開一場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會議,父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身份,而是要虛心接受家庭成員的批評。
最後,大家一起站起來,喊幾句口號,然後再坐下來吃飯。
大年初一要給鄰居拜年,但不允許說“恭喜發財”之類的話,而是祝對方“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以往民間過春節都要唱大戲,但是在特殊時期,什麼花木蘭、穆桂英、梁山伯與祝英臺都要靠邊站,取而代之的是楊子榮、李鐵梅、阿慶嫂等等現代英雄形象。
在1969年的春節,某地公社安排一對老夫妻上臺唱《天上佈滿星》,這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歌曲,老兩口在舊社會吃夠了地主老財的苦,上臺後情緒非常飽滿,但由於年齡太大,口齒不清,歌詞唱得混混沌沌,臺下一陣鬨笑,氣得公社領導趕緊讓他們下去了。
接下來是兩個女孩兒上臺唱《想起往日苦》,唱得非常動情,臺下的貧下中農也都聽得淚流滿面。領導問這兩個女孩兒是什麼家庭成分,有人回答是富農,領導一聽就不樂意了,富農唱窮人的歌?簡直滑天下之稽,也給轟下去了。
除了這些提前編排好的節目,還有一些人自發到臺上“訴苦”,也引發了很多故事。
比如有一個人上臺後,開始訴說自己受了很多苦,一家人都吃不上飯了,大家一開始還聽得熱淚盈眶,對他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但是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兒,他說的不就是這幾年的事嗎?根本不是舊社會的事!
在現場的領導也聽出來了,不禁大怒,說:“讓你上臺是訴舊社會的苦,誰讓你訴新中國的苦了!趕緊下去吧!”
這就是60年代的春節,因為特殊的時代環境,發生了很多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故事。
但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春節,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現在回想起來,也未嘗不是一個難忘的春節記憶。
(參考資料:《齊魯晚報》《濟南時報》《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