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河南省考古專家對娘娘廟村的古墓進行發掘,結果論證該墓是漢墓,否定西晉及民國時論證“汲冢書”《竹書紀年》出土的是戰國魏王墓。既然古人考古論斷說法錯誤,那麼《竹書紀年》記錄的應該是真實的歷史。
《竹書紀年》中關於堯舜禪讓的記錄是:“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現代漢語的表達是:“堯到老的時候,失去了權力,於是被舜奪了位,還關了起來。舜把堯關起來以後,又把丹朱流放到遙遠的南蠻之地,讓他見不到他爹堯,也不知道在他爹身上所發生的不幸經歷。”
震驚!絕對驚世駭俗!儒家崇尚的“禪讓”美德,史家推崇的最高理想,到了這本“野史”中卻是舜逼迫堯遜位於自己!
更加震驚的是,《竹書紀年》雲“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居然把當朝帝王囚禁於平陽,獨而代之。司馬遷說“堯把娥皇、女英嫁給舜”,堯是舜的老丈人,為什麼對舜如此恩德的堯,卻被女婿囚禁?
丹朱作為堯的兒子兼國君的繼承人,為什麼權力被架空?是舜的勢力太過於強大,還是堯年老糊塗?
筆者認為我們應該來看看舜的出身:
舜的父親叟是一個瞎子,舜出生後,母親就死了;叟續絃一個妻子,生下一個男孩象。舜的繼母據說生性善妒,特別嫉恨舜,並且與兒子象一起排擠舜,時不時挑撥舜與叟的關係。
司馬遷記載舜是:中等的身個,黑黝黝的面板,臉頰上沒有鬍子。這麼看舜並不帥氣,十足的農村粗魯莊稼漢形象。這又衍生出一種推測:舜的老實巴交形象是不是一種最好的“老虎扮豬”。
綜上所述,容筆者大膽推測:
舜從小被父親、繼母、弟弟欺負,學會了看人臉色,養成一種看似忠厚的形象。
上古時代,生產力不強,群眾沒有真正掌握先進生產力,舜瞅準時間,肩負重任,帶領群眾勞作,被推為首領。
堯作為統治者,在繼承者首先考慮不是嫡系血親什麼的,而是部落聯盟的最大利益。丹朱作為堯的嫡子,本應該肩負帝位的繼承,無奈舜綜合實力更加突出,使得堯左右為難。
娥皇、女英作為堯的女兒,嫁給舜,首先是考慮政治利益聯盟。其次,娥皇、女英是不是作為妻子兼監督人,讓舜心中無限壓抑?
《竹書紀年》的記錄和《尚書》、《左傳》等正史的記載截然相反,究竟是後人是美化還是其他?
荀子在《正論》中直接說:“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是陋者之說也。”韓非在《韓非子·說疑》雲:“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荀子、法家代表韓非時代靠近三代,這種論斷應該可信。
然而孔子在《論語》中記錄: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儒家為了維護周朝的“禮”,必須隱藏君王、長輩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