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20日,毛澤東和張子清率工農革命軍第一團,在酃縣縣城西擊潰湘軍追兵,掩護湘南起義的主力部隊進入酃縣。這一天,朱德率部進駐酃縣沔渡。
4月21日,袁文才、何長工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二團,陳毅率領的湘南農軍,在酃縣沔渡同朱德率領的湘南起義主力部隊會合。次日,工農革命軍第二團按毛澤東指示,先期回寧岡礱市,籌備兩軍會師事宜。
朱毛會師
4月24日前後,朱德、陳毅率領湘南起義一部分直屬部隊從沔渡到達寧岡礱市,毛澤東率領擔任後衛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團,在掩護湘南起義部隊轉移後也回到礱市。這樣,分別由毛澤東和朱德等領導的兩支革命軍隊勝利會師。
會師當日,毛澤東帶著身邊的幹部到龍江書院,會見朱德、陳毅等人,共同商議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等問題。
根據毛澤東的意見,確定了以羅霄山脈中段為根據地,發動群眾鬥爭,實行土地革命,向北發展,向南遊擊的方針。
4月下旬,毛澤東出席會師後兩支部隊的連以上幹部會議。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支部隊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下轄兩個師一個教導大隊:朱德兼第十師師長,宛希先任黨代表;毛澤東兼代第十一師師長(本任張子清,因負傷未到任),何挺穎任黨代表;陳毅任教導大隊大隊長。接著,毛澤東在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委書記。
第四軍成立大會
5月4日,毛澤東出席在寧岡礱市舉行的慶祝兩軍會師並宣佈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大會。
毛澤東在會上講話,指出這次兩軍會師具有歷史意義,分析了工農革命的光明前途,並代表第四軍軍委宣佈“三大任務”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大會宣佈,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成立,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
此時,全軍萬餘人,槍兩千餘支。部隊編為六個團(即第二十八團,團長王爾琢;第二十九團,團長胡少海;第三十團,團長劉之至;第三十一團,團長張子清;第三十二團,團長袁文才;第三十三團,團長鄧允庭),取消師的編制,由軍部直接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