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頒佈了一道詔令,叫做《命錢物兼用敕》,這道召令,也就是官方明確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大唐市場上,錢幣和貨物,都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用於購買商品。
◇ 命錢物兼用敕
貨幣兼通,將以利用,而布帛為本,錢刀是末。賤本貴末,為弊則深,法教之間,宜有變革,自今已後,所有莊宅口馬交易,並先用絹布綾羅絲綿等。其餘市買至一千以上,亦令錢物兼用,違者科罪。
這道詔令向我們傳達了一條重要的資訊,那就是在唐代,貨幣的使用並不是十分廣泛,貨幣和某些物品,都可以用來購買商品。由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得到:在唐代,有相當一部分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到過錢幣。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這麼說,並不是否認大唐王朝的繁榮,只不過從貨幣的發展歷史來說,在錢幣的使用方面,社會環境還沒有成熟。
關於大唐盛世的描述,我們閱讀過不少。比如大詩人杜甫描述開元盛世的殷富時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很顯然,大唐盛世確實讓人羨慕不已。
那麼,在這樣一個盛世,為什麼會出現“錢物兼用”這樣的事情呢?說白了,任何事情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錢幣的使用和發展也是如此。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輩子的事情可能就是圍繞在“種地交租,娶妻生子”上面,商業活動的深入發展,要等到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之後,才慢慢形成規模。
再說明白一點,普通老百姓一輩子就生活在田間地頭,對於錢幣根本沒有使用的必要,如果真要買什麼東西,他們可能首選用物品去換取商品。
不用說古代,就是我小的時候,想吃西瓜蔬菜啥的,也還要用糧食去換。不怕大家笑話,我一直到初中,才親手摸了下百元人民幣的質感,那還是我交學費用的錢。
唐代時,錢幣沒有大量流通的原因,一方面是經濟發展沒有到達相應的階段。另一方面,還跟當時鑄錢的能力有關。簡單來說,當時朝廷鑄錢的能力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錢幣的產量非常低。
由於生產水平較低,在唐玄宗時,全國的鑄錢爐也僅99座,每年鑄錢僅32萬餘貫。因此,唐代錢幣幾乎一直是供不應求,遠遠不夠用。為保障錢幣的供應,各道州府甚至採用禁止貨幣出境的方式來避免貨幣流失。
每年鑄錢32萬貫,相當於人均多少錢呢?
據統計,大唐貞觀初戶口不足300萬戶,到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政府掌握的戶口增至906萬餘戶,約5280萬口。據統計,唐代人口最多的時候,是天寶十四年,達到了8000多萬。
古代一貫錢等於一兩銀子,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照此推算,32萬貫錢幣,均攤給8000萬人,平均每人0.004貫,也就是4文錢。
4文錢,按照唐初的購買力,也就夠買一斗米,到了百年後的開元年間,4文錢連半鬥米都買不到。很顯然,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小了,考慮到貧富差距的影響,我們完全可以推測得到題目所說的結論:在唐代,很多人終其一生根本也沒有見過錢幣。
唐代的貧富差距問題,也是相當突出。
隨著唐代社會的發展,商業也逐漸繁榮,隨之而來的,是資本雄厚的行商坐賈逐漸出現。唐高宗時,長安大富商鄒鳳熾,其家鉅富,邸店園宅,遍滿海內,到處都有他的房產。
唐玄宗時,皇帝問富商王元寶有多少家財。王元寶不敢糊弄,如實回答說:“臣請以絹一匹,系陛下南山樹,南山樹盡,臣絹未窮”。唐玄宗聽後,感慨萬千,說:“朕天下之貴,元寶天下之富”。
從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到天寶年間,長安和洛陽的米價始終保持在每鬥15文到20文上下,最賤時達13文;面一斗 32文。絹價也一直保持在一匹200文左右。
這個富豪王元寶,看來真是家財萬萬貫有餘,一棵樹上綁一匹絹,把南山的樹綁完了,他家的絹還有富裕,這已經不是富可敵國可以形容的了。
以皇帝之尊貴,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然而在財富佔有方面,居然不及一個商人,由此可見唐代當時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何種地步了。怪不得大詩人杜甫要痛徹心扉地呼喊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我還找到了一份唐代詔書,很清楚地反映了當時的“錢荒”問題,統治者想透過鑄新錢幣的方式解決問題,也就是新錢幣“一錢當十錢”。
原文我特意摘錄在下面,朋友們可以看一看。
◇ 鑄一當十錢詔
錢貨之興,其來久矣。代有沿革,時為重輕。周興九府,實啟流泉之利;漢造五銖,亦宏改鑄之法。必令小大兼適,母子相權,事有益於公私,理宜循於通變。但以干戈未息,帑藏猶虛。卜式獻助軍之誠,宏羊興富國之算。靜言立法,諒在便人。御史中丞第五琦奏請改錢,以一當十,別為新鑄,不廢舊錢。冀實三官之資,用收十倍之利。所謂於人不擾,從古有經。宜聽於諸監別鑄一當十錢,文曰乾元重寶。其開元通寶者依舊行用。所請採鑄捉搦處置,即條件聞奏。
據史料記載,“琦入為相,又請更鑄重輪乾元錢,一當五十,二十斤成貫。 詔可之”。於是新錢與乾元、開元通寶錢三品並行。不料卻由此引發了谷價騰貴的現象,餓死者相枕於道。
可見,不管理論上鑄新錢的方式如何行的通,實際情況卻並不樂觀。
我對經濟學原理不太瞭解,不知道這種鑄錢的方式為什麼沒能解決唐代的“錢荒“問題。懂的朋友們可以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