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媧,傳說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也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創世神,所見形象多是“人身蛇尾,尾巴相交”,但迄今為止,我們沒有搞明白這種形象的寓意,最疑惑的是伏羲女媧為什麼是尾巴相交。
其實這是很簡單的問題:古人用動物作為自己部族的名號,用動物形象來表現人的身份,就是神文化,是姓名文化的前身,其也是文明——文明就是以紋明事,就是說神文化是最早的文明,我們稱其為神文明。這也能證明文明起源於中國。
為方便起見,我們可以稱古代部族為神某動物氏,如神龍氏、神豬氏、神龜氏、神牛氏等。
現在我們發現最早的神,就是龍和豬,距今8000年前,分佈地域廣泛。到後期,人們將神和人結合在一起,設計成神人,來作為自己的神。
劃城崗遺址的龍:雌雄海馬在跳交尾舞。
我已解得龍是海馬(見前文《龍的原型是海馬》),神龍氏,早期用海馬作為神,後來用人身海馬尾作為神形象。海馬在繁殖季,會跳交尾舞,故神龍氏把自己的神設計成伏羲女媧的形象。
嘉祥縣武粱墓
有些伏羲女媧的形象是蜥蜴或蛇等,是因為他們的祖宗是神龍氏,但他們為區別其它族支,而選擇蜥蜴或蛇來設計成自己的神子,也就是說,他們事從神龍氏支生出來的。
河南地區的伏羲女媧
四川地區石棺上的伏羲女媧
神人結合的神形象,興盛於夏朝早期前後。夏朝後期,文字成熟,人們姓名文化從神文明形式轉變成文字形式,即以自己神子的文字來作為自己的姓,如龍姓、牛姓、鹿姓、豬姓等等。比如,綏德地區的漢代墓中有神牛氏——其神牛首人身,就是當地牛姓的古代祖先。
綏德漢代石墓
我們現在所發現的多是秦漢以來的,其載體有漢代墓石畫像,畫,剪紙等等。漢代墓石畫像其實是漢代人的祖宗,也就是說,漢代人追溯祖宗一直追溯到夏朝。再比如,為什麼湖北人被稱為九頭鳥,就是因為湖北地區古代以鳥為神。
新疆帛畫
山東地區漢畫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