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陸地邊境線長達2.2萬公里,有14個陸上鄰國,其中最特殊的陸上鄰國當屬阿富汗。
說它特殊,不僅因為中阿邊境只有92.45公里,在所有鄰國中最短,更是因為中國與阿富汗似乎“本不該”相鄰。
▲中國陸上鄰國,和阿富汗的接壤里程最短
從地圖上看,中國與阿富汗之間隔著一條寬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喀喇崑崙山脈,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幾乎隔絕了兩國的聯絡。
奇怪的是,從阿富汗東北部伸出了一根“手指”,“強行”與中國接壤,這根“手指”就是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在阿富汗地圖上也顯得很突兀,似乎專門為了與中國接壤
瓦罕走廊往北是塔吉克,往南是巴控克什米爾。走廊內部的居民以塔吉克人為主,與阿富汗主體民族普什圖人截然不同。
既然如此,阿富汗是如何得到瓦罕走廊的呢?
一、中華故土
瓦罕走廊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南端,因瓦罕河由東向西流過而得名,瓦罕河谷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比起南北兩側海拔5500米以上的高山,瓦罕河谷已經算是難得的低地了。
▲帕米爾高原的位置
儘管帕米爾高原離中原十分遙遠,但是早在公元前60年,西漢便已設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將整個西域納入中國版圖,同時也開通了意義深遠的絲綢之路。
帕米爾高原正是西域的最西端,漢人稱其為蔥嶺。西漢王朝經濟之繁榮、國力之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府,當時阿富汗土地上居住的是大月氏
瓦罕走廊是穿越帕米爾高原的主要通道,不但溝通起東西方的貿易,還是亞洲各大文明的交匯點。公元前6世紀發源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公元前後擴散到中亞地區,再透過瓦罕走廊傳入中國,對中華文明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為了尋求更原始本初的佛理佛經,東晉法顯、大唐玄奘等中國僧人都曾穿越瓦罕走廊前往天竺(印度),法顯還留下了關於瓦罕走廊最早的文字記錄,“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只有前人留下的骨骸作為路標。
▲帕米爾高原是很多河流的發源地,瓦罕河是阿姆河的上游
但是,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統治並不是連續的,東漢末年內亂一起,西域各遊牧政權便紛紛自立,直到五百年後唐朝打敗突厥,才重新恢復了對西域的管轄,使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帕米爾高原再次歸屬中國。
西域在歷史上是很多遊牧民族的共同家園,塔吉克人的祖先也是其中之一,他們原本生活在中亞的阿姆河流域等地區,由於受到突厥人的驅趕,一部分人被迫遷往荒涼貧瘠的興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
▲唐朝版圖最大時的西域,吐火羅(阿富汗前身)作為藩屬國也包含在內
與此同時,伊斯蘭文明已經在7世紀崛起於阿拉伯半島,並快速向外擴張。唐玄宗時期,伊斯蘭文明徵服中亞地區,在帕米爾高原與中華文明發生了直接碰撞。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大部分西域駐軍被調回平叛,留守的少數唐軍因為得不到補充而日漸削弱,直至全部消亡。受阿拉伯帝國支援的黑汗王朝趁機東進,將河西走廊以西的西域逐漸“伊斯蘭化”。
此後的1000年裡,中國再也沒有直接統治過瓦罕走廊及西域,當地的佛教文化開始斷絕,只剩下一些佛教遺蹟供人瞻仰。一直到18世紀中期,清朝平定準噶爾與大小和卓的叛亂後,才將這片漢唐故土再一次置於中國版圖之內。
▲清朝恢復新疆主權後的版圖,蔥嶺(帕米爾高原)屬於中國
1757年,乾隆皇帝將西域改為新疆,領土範圍包括帕米爾高原和巴爾喀什湖,深入現代意義的中亞,面積達到217萬平方公里,大大超過現代新疆自治區的166萬平方公里。
由此可見,瓦罕走廊及帕米爾高原都屬於西域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國疆域的最西端,漢、唐、清三朝都對西域進行過有效管轄。
二、兩強夾擊
清朝收復新疆時,西邊的杜蘭尼王朝剛剛完成阿富汗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這個王朝的主體民族是居住在南方的普什圖人,國土北方的塔吉克等中亞遊牧民族只是名義上臣服,對杜蘭尼王朝及阿富汗都缺乏認同感。
正因為如此,杜蘭尼王朝雖然曾經聲稱對帕米爾高原擁有主權,卻沒有能力採取實際行動,因為此地的塔吉克人並不效忠於阿富汗,甚至沒有明確的國家概念。
▲杜蘭尼王朝鼎盛時期的疆域,不過這只是後人的想象圖
清朝對新疆的開發和主權維護都沒有投入太多資源,乾隆皇帝之後,清朝如同漢、唐等封建王朝一樣開始衰落,更加減少了對新疆的關注。而英俄兩個列強已經從南北兩個方向逼近帕米爾高原。
19世紀30年代,英國基本完成對南亞次大陸的殖民程序,下一個征服目標是阿富汗。阿富汗雖非常貧瘠,卻是英屬印度的安全屏障,歷史上的印度侵略者都是從阿富汗進入印度的。因此,英國人想要控制阿富汗,以保證英屬印度的安全。
孱弱的杜蘭尼王朝不是英國人的主要防範目標,正向中亞擴張的俄國才是。俄國是一個擴張性非常強的帝國,有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入海口還不滿足,還想奪取印度洋的溫暖出海口。
19世紀中期,俄國開始向中亞地區擴張,這裡分佈著希瓦、布哈拉、浩罕等多個獨立的遊牧民族汗國,面積更大的哈薩克汗國還是清朝的藩屬國,但這些汗國顯然都不是俄國的對手,一旦俄國得逞便會繼續向阿富汗下手,兵鋒直指英屬印度,英俄兩國的陸軍將正面相對。
▲俄國人到來之前,中亞分佈著多個遊牧民族汗國
對英國人來說,英屬印度是其殖民帝國最重要的一環,每年提供的稅收佔到整個大英帝國的一半,還能提供充足的糧食以及棉花、黃麻等工業原材料,同時又是擁有數億人口的龐大市場。
英國把維護英屬印度的安全看得極其重要。在英國人看來,俄國人才是英屬印度的最大威脅,絕不能坐視此事發生,必須搶先動手,將阿富汗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
▲帕米爾高原對動輒數萬人的古代軍隊是天塹,但無法阻擋規模小得多的英俄軍隊
這是阿富汗近代多災多難的根本原因,這個國家的土地貧瘠又四分五裂,幾乎沒有政治和經濟價值,只因為夾在英俄兩強而成為了大國角逐場。
此時阿富汗剛剛建國,杜蘭尼王朝的主體普什圖人認為北方的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等等都是歷史上侵略者的後代,並與中亞的遊牧民族保持著親密關係。所以阿富汗內部的民族關係非常緊張,經常兵戎相見,使外國勢力有了分化拉攏的機會。
三、國土淪喪
英國人的侵略野心讓阿富汗人感到恐懼,為了對抗英國人,他們開始尋求俄國人的保護,反而給了英國人動武的藉口。1838年,英國人藉口阿富汗與俄國結盟發動了侵阿戰爭。
佔領首都喀布林、推翻現政府並不難,想要平息阿富汗人民的反抗,卻是一個無法完全的任務。1841年11月,阿富汗全境爆發反英起義,到處襲擊英國軍隊和殖民政府,截斷了從英屬印度通往喀布林的補給線,使駐守喀布林的英軍陷入絕境。
▲輕易攻佔阿富汗城堡,讓英軍誤以為征服阿富汗也很輕鬆
次年1月,1.6萬英軍及家屬被迫撤離喀布林,企圖返回英屬印度,卻遭到阿富汗起義軍的輪番襲擊,據說最後只有一名軍醫安全逃回,英國人不得不暫時放棄征服阿富汗的目標。
與英國人在阿富汗的失敗不同,俄國在中亞的擴張頗為順利,到19世紀60年代,俄國已經透過《北京條約》和《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走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中國疆域。浩罕、希瓦等中亞汗國也變成俄國的附庸,完全吞併只是個時間問題。
▲1842年英軍慘敗,從此讓阿富汗變成“帝國墳場”
為了阻止俄國進一步南下,英國在1869年提出建議,將阿富汗和帕米爾高原變成英俄之間的緩衝區,避免直接相鄰,但遭到了拒絕,俄國的野心不止於中亞,對阿富汗也有染指的企圖。
1876年3月,俄國正式吞併浩罕汗國,完成了對中亞地區的擴張,兵臨帕米爾高原。另一方面,俄國不斷加強其在阿富汗的勢力,拉攏阿富汗上層人士,排擠英國勢力,以削弱英國對阿富汗的影響力。
▲中亞遊牧民族的中世紀軍隊完全不是近代化俄軍的對手
對此心急如焚的英國人在1878年挑起第二次侵阿戰爭,藉口同樣是阿富汗與俄國結盟。經過一番苦戰,英國終於如願把阿富汗變成附庸國,斷絕了俄國控制阿富汗的可能性。
眼見英國對阿富汗志在必得,俄國只好轉而侵佔條件更惡劣的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當時的主權屬於清朝,但清朝對新疆邊界地區的控制非常薄弱,帕米爾高原更是因為自然條件極端惡劣,只是在部分關隘設定了哨所,從而使俄國人的侵略輕易得手。
▲乾隆在新疆多地立有御碑,遺憾的是,帕米爾高原上的那塊已經損毀了
中俄在1882年和1884年又分別簽訂《喀什噶爾界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將中俄邊境線推進到帕米爾高原北端。此後,俄軍頻頻入侵帕米爾高原,強行設立主權標誌,驅趕清朝哨所的少量駐軍。
英國人也不甘示弱,多次派出偵察人員進入該地區測繪,以表明英國不會放任俄國的侵略,甚至還差點與俄軍發生衝突。英國人當然不是為了維護中國對帕米爾高原的主權,而是不願意俄國獨佔,使英屬印度暴露在俄國人的兵鋒下。
▲俄國的印度洋出海口夢想,阿富汗處在關鍵位置上
1892年,俄軍大舉入侵帕米爾高原,佔領了帕米爾高原的大部分割槽域,只剩下瓦罕走廊沒有佔領。清朝抗議俄國違反了《續勘喀什噶爾界約》,但俄國毫不理睬,更沒有撤軍。
俄國沒有趁機吞併瓦罕走廊,主要是因為這條走廊的南面就是英屬印度,奪取瓦罕走廊後,俄軍將直接與英軍面對,俄國知道這是英國人無法接受的底線。
1895年9月8日,英國、俄國、阿富汗三國代表簽訂劃界協議,瓜分了帕米爾高原。根據英國人的記錄,阿富汗代表只有默默出席會議,並簽訂最後協議書的權利,被動地為阿富汗得到了瓦罕走廊,走廊以北的帕米爾高原全部歸屬俄國。
▲清朝和中亞的疆域變更,左為1820年,右為1896年,白圈為瓦罕走廊的位置
儘管清政府不承認俄英阿三方對帕米爾高原的佔領和瓜分,但當時清政府剛剛輸掉甲午中日戰爭,割地賠款,根本無力改變事實,只能坐視國土最西疆的淪喪。
從這段史實可以看出,並不是阿富汗透過瓦罕走廊與中國相連,應該說是阿富汗與中國的連線只剩下了瓦罕走廊,更像是一座中阿陸橋。
這個過程也不是阿富汗主動爭取的,而是由英俄兩個列強操縱,目的是在英俄的勢力範圍之間留下一個緩衝區,防止兩強直接相鄰。
▲瓦罕走廊的細節圖
四、遠離戰火
英國對阿富汗的殖民統治持續到1919年才結束,阿富汗人民的不懈反抗使英國人感到得不償失,不如放棄阿富汗全力確保英屬印度的安全。
當年8月,新的阿富汗國獨立,與杜蘭尼王朝幾乎沒有差別,以普什圖人為主導,南北方民族對立依舊,只是多了一些西方元素。
而俄國此時剛剛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又變成社會主義國家,還沒有從戰爭和革命造成的極度虛弱中恢復過來,暫時看不到有向南擴張的慾望和實力,這才讓英國人放心撤出了阿富汗。
▲阿富汗民族分佈圖,瓦罕走廊以塔吉克人居多
此後的數十年裡,阿富汗既是英俄(蘇)之間的緩衝,又是兩國爭取的物件,幸運地躲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和衝突。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著手解決歷史遺留的中阿邊境問題,本著既尊重歷史,又照顧現狀的原則,新中國承認阿富汗對瓦罕走廊西半部分的主權,1963年11月22日兩國正式簽訂邊界協議,形成了今天的中阿邊境。
▲瓦罕走廊只有夏天三個月可放牧和通行
20世紀70年代末,蘇聯入侵阿富汗,扶植傀儡政權,這是歷史上俄國南下印度洋夢想的延續。阿富汗人民奮起反抗,塔吉克等北方民族結成北方聯盟,是抗蘇力量的主力之一。
阿富汗的戰亂直到今天也沒有完全平息,跟其他地方相比,瓦罕走廊卻是一片少有的安寧之地。這裡海拔高,自然條件惡劣,全年四分之三的時間大雪封山,只有6-8月可以通行,又遠離阿富汗核心地帶,對各方勢力都沒有價值,得以遠離戰火。
▲雖貧窮但遠離戰火,瓦罕走廊居民也許是最幸福的阿富汗人
據2010年時統計,瓦罕走廊居民大約有12000人,東部主要是吉爾吉斯人,西部則是塔吉克人,均是遊牧民族,幾乎沒有耕地。即使在阿富汗範圍內,瓦罕走廊的居民也屬於最貧窮的群體之一。
瓦罕走廊從西往東逐步變窄,在阿富汗境內約300公里,中國有100多公里。而92.45公里長的中阿邊境大部分是高山,中間可以通行的谷地很容易管控,再加上瓦罕走廊本身的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普通人很難適應,因此,儘管阿富汗數十年來動亂不止,但從來沒有難民衝擊中國邊境。
▲距離阿富汗最近的中國新疆地區
目前,瓦罕走廊還沒有貫穿的公路,中阿之間的物流也不透過這裡。但中國境內已經建好公路,只要阿富汗恢復和平與秩序,瓦罕走廊還是可以發揮中阿陸橋的作用。
▲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口岸在瓦罕走廊附近
長期作者|霈霖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