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的思維
1、什麼是產業鏈?
2、學習產業鏈的意義?
3、應用方法以及法則?
一、什麼是產業鏈?
產業鏈即從一種或幾種資源透過若干產業層次不斷向下遊產業轉移直至到達消費者的路徑,它包含四層含義:一是產業鏈是產業層次的表達。二是產業鏈是產業關聯程度的表達。產業關聯性越強,鏈條越緊密,資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產業鏈是資源加工深度的表達。產業鏈越長,表明加工可以達到的深度越深。四是產業鏈是滿足需求程度的表達。產業鏈始於自然資源、止於消費市場,但起點和終點並非固定不變
產業鏈分為狹義產業鏈和廣義產業鏈:
狹義產業鏈:從原材料一直到終端產品製造的各生產部門的完整鏈條,主要面向具體生產製造環節;
廣義產業鏈:在面向生產的狹義產業鏈基礎上儘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產業鏈向上遊延伸一般使得產業鏈進入到基礎產業環節和技術研發環節,向下遊拓展則進入到市場拓展環節。
產業鏈的實質就是不同產業的企業之間的關聯,而這種產業關聯的實質則是各產業中的企業之間的供給與需求的關係。
產業鏈簡化:
流程:上游——中游——下游
生產分工:原材料——製造加工——銷售營銷
客戶端:B端——B端/C端——C端
週期性:強——中——弱
供應順序:上游原材料企業——中游製造加工企業——下游銷售營銷——終端消費者
需求順序:終端消費者——下游銷售營銷——中游製造業——上游原材料企業
供給不足:
上游原材料企業:漲價、股價上漲
中游製造加工企業:成本提升、利潤降低、股價下跌
下游銷售營銷企業:漲價或平價、股價間接下跌
終端消費者:需求旺盛
消費者需求一直在增加,整個產業鏈企業也會同步增長,最終成為一個成熟行業產業鏈,這個時候一般只有TOP龍頭企業才能獲得超額利潤,中上游企業會陷入嚴重的成本競爭和技術創新競爭,只有最優秀的公司才能存活!
供給旺盛:
上游原材料企業:降價、股價下跌
中游製造加工企業:成本下降、利潤提升、股價上漲
下游銷售營銷企業:降價或平價、股價間接上漲
終端消費者:需求緊縮
消費者需求一直在下降,整個產業鏈企業也會同步下降,這個時候一般只有TOP龍頭企業資金雄厚,才能抵抗壓力,進行大量存貨或補倉儲,中下游企業要麼應對市場需求進行降價薄利銷售或者平價銷售維持企業運營,要麼暫時性的停產或關閉,只有抵抗力強,資金雄厚的公司才能渡過並最大化獲得收益。
我們選擇什麼公司:
真正能獲得超額利潤的企業一般有兩種特點:
1、自身即全產業鏈企業,且生產成本低於同行,如牧原、雙匯。
2、自身相較於同類型企業擁有極強技術壁壘與品牌號召力,面對消費者可提價,面對中上游可壓價,如茅臺、片仔癀。
二、學習產業鏈的意義
瞭解經濟發展趨勢
提前判斷經濟動向
把握市場熱點行情
1、上游原材料企業:
生豬的原材料:飼料主要以玉米和豆粕(PO)為主,針對不同的畜種(種豬和仔豬)、以及不同階段和目的(妊娠、哺乳、育肥等),豬飼料的配比有所不同,但大致均採用能量為主,蛋白為輔的結構。其中玉米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佔比相對較高:而豆粕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佔比相對較低,兩者的關係類似於人類食譜中的主食和肉食。一般來說典型的飼料配方中,玉米的佔比最高,通常會超過50%。
豬飼料消耗和成本計算:
注:玉米、谷等作為糧食還有幾個用途,例如:釀酒、食用等。所有說他們不光是豬飼料的原材料,還有白酒的原材料之一,包括民生的剛需食品。
總結:行業產業鏈的上游“玉米、稻穀”的價格上漲會直接帶動中游的生豬養殖、白酒釀造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壓縮。
2、中游的生豬生產:
產業鏈的中游部分是生豬的生產過程:種豬育種、母豬妊娠和仔豬育肥。一般來說,種豬成熟配種需要3個月,母豬妊娠4個月,仔豬育肥出欄5個月,加起來正好12個月。
生豬出欄養殖週期和養殖模式有關,若全程放羊,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若半放養,需要八個月以上,最多十個月左右;若全封閉飼養,需要五六個月的時間。養殖模式的不同針對於生豬出欄的體重不同。
從補攔4個月大後備母豬到商品豬出欄歷史約14個月。母豬8個月大可配種,經過4個月妊娠期分娩得到仔豬,仔豬180天左右長成商品豬出欄,其中0~35天成為“哺乳仔豬”,體重達到7Kg左右;
36~70天稱為“斷奶仔豬”,體重達到20Kg左右;
71~110天稱為“生長豬”,體重達到60Kg左右,日增重500~700g;
111~150天,體重達到100Kg,日增重800~900g;
180天體重達到110Kg左右。
生豬可分為大週期和小週期:大週期主要是根據市場生豬的養殖戶數量的增加與減少而延伸出來的,大致在3~4年左右;小週期是根據市場生豬的出欄量(主要以大企業18個月左右為主)和供需關係(節假日)延伸出來的。
產業鏈的中游生豬的大週期:對上游的原材料(糧食、飼料等)有所影響,因為養殖戶的增加導致的生豬出欄量的增加有可能會引起原材料的供給不足,和市場的供給量增加,需求降低——市場競爭力增強——價格降低——利潤空間壓縮——股市下降(我國目前還是處於此階段);反之養殖戶的減少和生豬的出欄量減少會導致上游的原材料供給充足,價格回溫,市場的供給量減少,需求增高——市場競爭力回溫——價格上漲——利潤空間增大——股市上升。進而形成閉性迴圈。
產業鏈的中游生豬的小週期:主要是由於生豬的出欄量的季節性和國情的節假日所引起的,對於上游的原材料變化影響不大。
總結:生豬行業的大週期對於產業鏈的上游企業糧食原材料會直接影響變動,小週期對於上游企業的原材料影響不大。
注:如果上游的原材料受自然環境變化、政策的影響變動的話,中游企業也會隨著上游的變化而變動。
- 下游的屠宰、加工流通業:
生豬出產後會進入屠宰廠,進而延伸出冷鮮肉、肉製品加工、肉罐頭業。
屠宰業:2010-2020年期間我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較為波動,隨著生豬定點屠宰逐步規範,部分品牌屠宰加工企業跨省配置生產資源,實現了連鎖經營、冷鏈配送、直供直銷,優質豬肉產品跨區域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屠宰業的的興衰與生豬的(國內出欄量+進口量)的資料相關聯的,也可以理解為,中游生豬的出欄量多了,屠宰業就會相對應的提升;生豬的出欄量少了,屠宰業的效益就會有所下降(沒豬給他殺了)。
製造(加工)業:因為屬於成品,具有保質期的特性,有些懂行業變動規律、有前瞻性目光的企業可以利用中游的供需側關係進行囤貨建倉或者投入市場的方式規避風險和利益最大化,這個操作僅限資金量大,抗壓能力強的中型規模的企業和龍頭企業(一方面是資金量抗風險能力強,另一方面是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有中下游產業鏈想連結的特點)。
一般性的中小企業就有可能降價(各類促銷活動)或者降低成本(降低成分配比)的方式進行規避市場的風險。
總結:產業鏈下游的增速會隨著中游的週期性變動而變化。
注:也有特例的時候,例如養殖戶散戶過多產能過剩、豬瘟等自然災害。這個就需要時刻關注新聞訊息等。
- 終端消費者:
透過超市、市場、餐飲進入人群,正常來說,市場的價格波動也可以反映出下游企業或者散戶帶來的壓力大小,例如出欄季節性高峰期、節假日、豬瘟等情況,可以理解為小週期的波動;市場價格的波動過大可以反映出上中下游整體產業鏈帶來的壓力,例如上游糧食供給端不足/過剩、中游養殖戶過多/少、下游的產業擴張增產/收縮等,可以理解為大週期的波動。
總結:從消費者每天的日常活動“吃”的方面和市場買菜買肉的價格細節變化可推斷出整個產業鏈的粗略變動,再切合深入分析研究就可以推論出行業的變動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對於針對性的上、中、下進行佈局投資。
透過對於“豬”的完整產業鏈分析案例可以看到,任何行業的任何中間環節出現變動都會牽扯帶動其他的上中下游的整體變化,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可以從微觀方面,自己的身邊去觀察事物的變化,進而分析研究和推論整體行業的發展體系,前提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對於該行業的完整產業鏈有一個概念的瞭解知識面。
針對於實體行業可以透過產業鏈的變化週期規避市場風險;對於投資來說,一方面可以利用基金對於整個行業產業鏈體系的進行分散配比,也可以根據行業產業鏈的個股(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進行配比。
三、應用方法和法則:
1、發現需求
影響經濟直觀因素:人(前瞻經濟網)、周邊事物的微觀變化
注:人的消費方向和意願,透過切身體驗和周邊人群的反映來觀察商品的變動情況
推動經濟權威因素:政府(工信部、國家能源局)、新聞資訊
注:國家對於一些行業的新規和補助政策,以及一些資源的分配配置
拉動經濟快速因素:企業(年報、研報)、市場經濟貨幣的流向
注:國際上的一些大事件,大宗物品的變動,以及經濟體的結構性變化導致的外匯與貨幣走向
2、找上游
重點的來源:能源或者資源(特許經營權)
注:能源在佔比在國際上的排行,是否被國外的某些非中國支援的國家所掌控。
廣大的份額:市場佔有率龍頭(財報)
注:原材料的戰略佈局是否以國際的方向為軸點進行的,也可以理解為該企業的格局有多高,以及當地的政策是否有支援開發。
壟斷的市場:價格(英為財情、生意社)
注:在不違反國家反壟斷法的是否有定價權,例如:科研專利等
總結:還需注意作為上游企業的資源是否還相連著其他行業的產業鏈
3、查中游
是否能銜接好上下游?
注:該企業是否佔據和開發該行業的上下游產業,與上下游直接的關係是否緊密(可從年報中查詢是否對於上下游進行長期供應產品和應收預付賬款來進行推斷)
是否企業經營穩定?基本指標
注:年報中的資料指標結合實地考察總收入是否常年穩定增長,以及員工的人數、工資是否有拖欠或穩步增加上漲來進行推斷
是否合作企業實力強大?龍頭企業
注:可從年報中查詢護城河是否寬,議價能力是否強(成本壓縮或者專利)來進行推斷
總結:是否具有行業完整產業鏈的發展的能力和潛力,同樣是透過年報和國家的政策導向來進行推斷
4.看下游
定價權——商品價格網站
注:也可以透過線上線下的價格穩定情況和價差比的波動情況來進行推斷
消費群體——前瞻經濟網
注:該商品是否剛需品,非剛需品人們的購買意願(市場對於商品的供需側)來進行推斷
營銷力度——市場份額和利潤質量
注:該商品的行業對於廣告的投資力度和宣傳投資的多少來(簡單找幾個龍頭企業的年報中查詢)進行推斷
5、抓龍頭
①ROE,淨利潤現金含量
②高毛利,高壁壘
③財務報表無重大漏洞
產量——大客戶訂單量——市場份額
免責宣告:
本文中所引用的資料均來自公開渠道,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文中涉及的案例及結論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操作建議使用,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決策與本團隊和作者無關。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