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廣立
大連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徐永平近來感到非常憤懣。
7年前,團隊在PLOS ONE上線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近日,這篇論文被該雜誌編輯宣佈撤回,撤稿理由是:該研究違背了動物福利(不合理使用麻醉劑及不合理實施安樂死方法)的政策。
目前該論文所有在世的作者堅決不同意撤稿。
“拒絕撤稿的原因很簡單,PLOS ONE雜誌的做法完全不可接受。雖然PLOS ONE編輯部自覺理虧——承認失誤並對作者表示歉意,但仍未能基於我們提供的25件證據進行客觀評價,而是主觀武斷地認為我們沒有遵守實驗動物倫理,簡單粗暴地對待我們嚴肅的科研,是我們完全不能接受的。”徐永平在獨家回應《中國科學報》時說道。
期刊與作者爭執不下
那些涉及實驗動物的科研專案,除了要遵守常規的學術規範外,還有一條不能觸碰的紅線,就是實驗動物倫理。
該倫理公認遵循“3R”原則,即替代(Replacement)、減少(Reduction)和最佳化(Refinement)。
其中,“替代”是指“儘可能採用其他方法而不使用動物進行實驗,或者優先使用低等動物而非高等動物進行實驗”;“減少”是指“在不影響科研目的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數量”;“最佳化”是指“透過改進實驗條件,最佳化實驗技術路線,避免或減輕對實驗動物造成的痛苦”。
“最佳化”與保障動物福利直接相關,要遵循“五項原則”:實驗動物享有不受飢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不受(額外)痛苦、傷害疾病的自由,生活無恐懼和無悲傷的自由,表達天性的自由。
前述徐永平團隊的研究,被質疑的正是“最佳化”這一點。
PLOS ONE動物研究諮詢小組的一位成員認為,因不合理使用麻醉劑或不合理實施安樂死方法,實驗水貂有被剝奪動物福利保障的嫌疑。
編輯部提出“儘管水合氯醛被認為是不可靠的麻醉劑,並在已知其被描述為腹膜刺激物的情況下,仍透過腹腔注射給藥”;此外他們還認為“研究中二氧化碳的使用不被認為是可接受的安樂死方法,文章中描述的人道終點可能不足以防止可避免的痛苦”。
針對這些質疑,《中國科學報》向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顧問孫全輝尋求諮詢。
後者表示,作者團隊在麻醉劑的使用以及實驗動物人道終點處置方面可能存在動物福利問題。他表示,從現有資訊來看,實驗沒能遵循“最佳化”原則,也沒有選擇最適合實驗動物的麻醉劑,這不僅影響實驗動物的福利,也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不過,徐永平團隊有不同意見。
徐永平向《中國科學報》表示:“關於PLOS ONE撤稿理由中提及的實驗動物福利相關問題早在7年前的審稿階段既已做出詳細回應,之後論文被接收發表。接收發表本身就充分說明論文中的動物實驗達到了PLOS ONE的倫理標準。如果PLOS ONE當初認為論文中的動物實驗研究未達到他們所謂的倫理標準,他們當時完全可以拒稿,“我們也可以另投其他雜誌”。
因此,對於上述指控,團隊認為完全不可接受,且正在尋求法律途徑向PLOS ONE編輯部進行申訴,“以維護中國科學家的尊嚴和聲譽”。
一個著名案例:Nature高被引論文一樣被撤
事實上,因“動物福利”原因被撤稿,徐永平團隊並不是孤例。
一個著名案例發生在Nature上: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學者在2011年發表的一篇快報論文,也被指責違反了“最佳化”原則,未能保障實驗小鼠不受額外痛苦,並最終遭撤稿。
在這篇Letter中,研究團隊聲稱證實了一種小分子(PL)不僅對多種癌細胞有活性、具有抗癌作用,同時還不傷害正常組織細胞,似乎找到了一個根除癌細胞的新策略。訊息一出,即引起了媒體及同行學者的大量關注,其中亦不乏質疑。
2012年,原作者們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勘誤,在更新部分圖表的同時,上傳了小鼠腫瘤圖片。
沒想到這張照片引起了更大的爭議:只見實驗中小鼠體內的腫瘤巨大,直徑遠超1.5cm,這嚴重違背了麻省總醫院關於動物實驗倫理的規定。
從作者的視角,實驗組和對照組小鼠腫瘤生長速度、腫瘤大小差異越大,越能夠得到更好的統計結果;但對於實驗動物而言,腫瘤生長越大,則意味著越嚴重的精神和肉體苦痛。顯而易見,它們沒有得到應有的動物福利和倫理的關照。
到了2015年,原作者們再度在Nature上發表勘誤,承認實驗中沒有嚴格遵守動物實驗倫理,撤回了部分有問題的資料和圖片,併為此致歉;但一些學者堅持要求完整撤稿,以免論文中的做法成為不良示範;2018年7月,Nature對該論文正式予以撤稿,並提出,涉及動物實驗的論文,作者須列出動物使用委員會所允許的最大腫瘤尺寸,並宣告不會在試驗期間超過這一尺寸。
不過,實驗小鼠成瘤直徑大小準則在不同研究機構是不同的。英國一研究小組在2010年釋出的準則是不超過1.2cm,而美國部分研究機構的準則是不超過2cm。目前,業內普遍接受的小鼠腫瘤最大直徑為1.5cm。
值得一提的是,被撤的這篇論文曾被綜合性文獻資料庫Web of Science認定為高被引論文,引用率高居前1%。在數百次引用中,近半數是在2015年作者團隊勘誤後繼續引用的。
動物福利,容易“踩坑”
因實驗動物倫理及福利問題引發的爭議,還有許多難以定論的“懸案”。
例如2021年6月,一則“中國科學家讓公鼠懷孕”的預印本研究論文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對於這項未經同行評議的研究,人們議論的話題除了其抓人眼球的研究題目之外,還關注該項研究是否符合實驗動物倫理規範。
面對重重壓力,論文作者向預印本平臺bioRxiv提交了撤稿申請;但不久,作者又發文稱,已向後者寫信停止撤稿,並表示“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做了一次動物實驗”。
多篇論文因實驗動物倫理或福利保障問題陷入爭議,也結結實實給大家提了個醒,這項工作如不在平時加以注意,很容易“踩坑”,甚至面臨論文被撤回的風險。
一般而言,涉及動物實驗的文章,規範的做法是要註明3個要點:要在實驗過程嚴格遵守“3R原則”並在文章中寫明,同時明確實驗已透過實驗動物倫理審查,並標註相應審批號。
然而現實情況是,這項工作在國內常被人忽略。
蘇美洋依、鄧巍於2020年發表在《中國比較醫學雜誌》上的《關於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的幾點建議》中報道稱,2015-2017年,我國有15種生物醫學期刊的531篇涉及實驗動物的文章中,只有115篇明確說明通過了本單位的動物倫理審查,其中僅13篇標註了審批號。
孫全輝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國內研究機構和高校等單位大都成立了動物倫理委員會,但實驗動物福利保障措施還未完全落實到位,部分科研人員的動物福利意識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另外,一些機構雖然設立了動物倫理委員會,但經常流於形式,未能有效發揮保護動物福利的稽核監督作用。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高虹認為,中國科學成果不乏由於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問題遭到質疑,個別事件已影響到科學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公眾對科學研究的認可度。中國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被退回事件也時有發生,其中由於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問題遭到的質疑,嚴重影響了中國科技大國形象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因此,重視動物福利倫理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參考資料:
1.https://mp.weixin.qq.com/s/G4rMNBA1srkUxsAGjZOGMQ
2.李丹,郭玉瑩,鄧昊,高珊,徐士欣. 實驗動物麻醉劑使用的福利倫理問題研究進展[J]. 中國比較醫學雜誌, 2017, 27(9):87-91.
3.《學術不規範案例:引起動物福利倫理爭議的動物實驗》2019-06-13
4.https://mp.weixin.qq.com/s/WFjUA6d8-IxDRF2kPUlq0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