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購買水平也日漸上升,有關增加人民幣最大幣值的討論已經屢見不鮮,1000面值的人民幣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期待。不過,就現階段而言,人民幣的幣值還不太可能有大的變化。那麼,我國為什麼只有百元大鈔,而不發行1000元面值的人民幣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
千元大鈔流通不便
貨幣的一個重要職能是流通功能,只有流通方便的貨幣才能夠被納入合理的貨幣體系之中。根據當前的物價水平,絕大多數小件日用品的單價都低於100元,這就存在“找零”的問題。相信我們在購物時都遇到過自己揮舞著百元大鈔,而商家卻零錢不足的情況。100元面值的人民幣足夠令商家為湊夠零錢而頭疼,試想,如果1000元面值的人民幣問世,難道不會更加妨礙流通嗎?商家會為了找錢而囤積更多的零錢,市場上流通的小幣值的錢會越來越少,出現“大幣驅逐小幣”的情況。
保障貨幣安全
控制最大幣值也有貨幣安全方面的考慮。貨幣幣值提高在為我們提供更多財富的同時,也會激發不法分子的犯罪慾望。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過劫匪提著一箱一箱的錢逃跑的場景,假如幣值變大了,在重量不變的情況下,1000元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卻是100元人民幣的10倍,這就會有更多的財富流失。同時,生活中會有人因為馬虎而丟錢的情況,把幣值控制在合理範圍也可以減少人們的損失,畢竟,丟失100元和1000元的心情絕對是雲泥之別。
防止通貨膨脹
一方面,幣值受物價影響,另一方面,幣值也會影響物價。假如千元大鈔問世,那麼人們的實際購買力突然增強了,但是商品的總供給量沒有改變,所以一定會造成物價的提高,當物價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通貨膨脹的現象。當通貨膨脹超過一定程度,就會給國家的財政體系造成難以挽回的重創。縱觀歷史,無論是民國後期大面值法幣造成的財政崩潰,還是辛巴威貨幣體系的崩塌,都時刻警示著我們。
電子支付興起
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電子支付方式的興起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改變了貨幣的形式。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攜帶紙幣,一個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在這種情形之下,發行更大面值的紙幣就顯得有些多此一舉。既然人們已經習慣了電子支付下的生活方式,就沒有必要在沒有實際意義的情況下改變貨幣面值。可以預見的是,哪怕國家發行了千元大鈔,大部分人也會把它們“收藏”起來,這就失去了日常使用的價值。在未來,電子貨幣取代紙幣或許是大勢所趨。
結束語
在電子支付成為趨勢的今天,紙幣對於人們會變得越來越陌生。同時,貨幣面值的增加可能會造成流通不變、貨幣安全性降低以及通貨膨脹等問題。另外,我國現行的貨幣體制穩定繁榮地為我們的經濟建設和物質生活服務著,我們無需讓實際價值不大且負面影響眾多的千元大鈔來打破貨幣體制的平衡。因此,我們對於千元大鈔的期待目前可能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