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德國在內的歐元區的通脹率仍在持續走高,先前許多經濟學家對於“2021年年底通脹率會顯著下降”的預計終究成為泡影:本週三(2月2日),歐盟統計局宣佈,歐元區1月份的通脹率達到了5.1%,創199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此前兩天,德國公佈了該國1月份的通脹率,也高達4.9%。
通貨膨脹不見好轉的局勢使經濟學家群體又蔓延起了一種悲觀情緒。例如,經濟學家沃爾克·維蘭德(Volker Wieland)預計,今年德國的通脹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全年通脹率的平均值或維持在4%左右。
▲圖為經濟學家維蘭德,圖源:Stefan Boness/Imago
無論是現實的統計,還是經濟學家的預測,對通貨膨脹的描述都只是冰冷的數字。對普通民眾而言,通貨膨脹的直觀反映就是飛漲的物價。據小編的觀察,兩年前德國超市一根黃瓜的價格還只是0.5歐左右,如今,某平價超市的黃瓜價格竟已漲到1.79歐一根,難怪身邊的朋友都感慨“德國已無黃瓜自由”。
不過,抱怨也好,調侃也罷,很多人仍然相信:只要“勒緊褲腰帶”,通脹的日子似乎總能過去,眼前飛漲的物價倒不至於嚴重影響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圖片報》的一次街頭採訪卻可能改變這種看法:在這次通脹浪潮中,一些人的生活已發生變化。
▲圖源:Drazen Zigic/Thinkstock by Getty-Images
76歲的已退休老人克里斯塔·彼得斯 (Christa Peters)就表示,由於通貨膨脹,她不得不從三居室的公寓搬到兩居室,這樣每個月就能節省150歐元,“我不能在城裡瘋狂買買買了,當我想買衣服時,就不得不買廣告冊子上的便宜貨。”
不止老人,年輕人的購物慾望也在消退。來自羅伊特林根的31歲女職員西尼·塔莫(Siney Tamo)坦言,購物已經不再是經常性的活動,“可能需要等幾個月才行。”她還被迫打消了度假的念頭,同時表示:“我必須擁有一份副業。”
▲圖為受訪者艾弗·多格魯爾,圖源:Martin Brinckmann
多特蒙德一位退休後的老人在採訪時稱,他每月領取1100歐的養老金,其中450歐要用於交付房租,“以前我是個烘焙愛好者,現在我再也買不起雞蛋了。”物價飛漲的今天,有人被迫放棄愛好,也有人不得不培養愛好:漢堡的家庭主婦艾弗·多格魯爾(Ayfer Dogruel)說,她現在已經不再給家人點披薩外賣了,“如今我們開始在家裡揉麵團。”
還有很多人表示,他們已決定減少外出、買更多的二手物品,甚至於少吃一點東西。顯然,持續一段時間的通貨膨脹已使他們的生活大不如前。如果物價真如經濟學家所預測的那樣繼續上漲,普通人紛紛走向“揭不開鍋”的境地恐怕也並非不可能。
▲圖源:Tobias Schwarz/AP
若如此,通貨膨脹將成為嚴重的民生問題。看來,除了抗疫峰會,“通脹峰會”也應當被朔爾茨當局提上日程。日前,基民盟的聯邦議員克里斯托夫·普洛(Christoph Ploß)就呼籲總理為此事負起責任:“必須把解決價格飛漲問題當成工作的重中之重。”普洛還建議朔爾茨召開由工商業、學術及政界人士組成的“通脹峰會”……
轉載自公眾號German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