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安平
1924年至1927年,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蓬勃興起,震撼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但因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而告失敗,是否堅持革命成為嚴峻考驗。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4月攝製完成的《大浪淘沙》,再現了大革命時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真實,深刻揭示了青年知識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奮鬥和分化,主題鮮明、人物生動、氣勢磅礴,由於“文化大革命”到來而遭禁錮,直至運動過後才得以面世。
再現崢嶸征程
影片《大浪淘沙》系根據革命回憶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編。原作者朱道南(1902-1985)系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張範鄉北於村人,父親是當地有名鄉村塾師,但在其4歲時便去世,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在舅父等幫助下讀完小學。1922年,由於他剛正不阿打抱不平,得罪大地主兒子,為了躲避報復,與要好同學謝拙民、楊榮林連夜逃離家鄉,在路上又遇到為躲避仇人而出逃的地主兒子孫之斌,4人一起去濟南,考入濟南師範講習所。1924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開始接觸進步思潮,參加共青團活動,又結識了曲阜青年公今壽,這幾人便是後來回憶錄及電影中主要人物的原型。1926年冬,因參加濟南學生運動,遭到反動軍閥張宗昌鎮壓,他們由青島轉道上海再去武漢,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次年2月又考入湖南長沙黃埔第三分校,3月他在該校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35軍33團團長許克祥發動反革命政變即馬日事變,他和十幾名進步同學,與反動軍隊展開戰鬥,由於敵眾我寡戰鬥失敗,脫險後撤回武漢。他向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負責人惲代英彙報了馬日事變詳細情況,被編入由葉劍英任總參謀長的第二方面軍軍官教導團,參加廣州起義,失敗後與倖存同學追趕部隊至海陸豐,被編入第4師任第10團排長,後經多次戰鬥被打散,回到家鄉當了一名鄉村教師。1932年秋,他調至嶧縣教育局任教育委員,開始利用合法身份發展有生力量,1937年組織成立“抗日聯莊會”,建起棗莊地區第一支人民武裝,同年秋組織策劃“鄒塢暴動”,投入魯南抗日遊擊戰爭,先後任第五戰區人民抗日義勇總隊第三大隊負責人、嶧縣民眾抗日總動委會主任、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政委、嶧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943年後歷任魯南行署秘書長、處長,山東省辦公廳副主任等。1950年調至上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華東行政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1954年調任上海市房地產管理局黨委書記兼副局長。
◆朱道南
為響應黨的老幹部寫革命回憶錄的號召,根據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署,朱道南於1959年初開始寫作回憶錄,所在單位宣傳幹部於炳坤作助手,並得到作協上海分會的指導。他詳盡回顧了自己在大革命時代的曲折而艱辛的過程,分別整理成“走向革命”“湘江逆流 —馬日事變追記”“從武昌到廣州”“廣州起義”“紅四師奔向海陸豐”等篇章,合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於1961年8月正式出版。他在前言中充滿感慨地作了說明:“這段經歷雖然只有三年多時間,但它給我的印象卻是深刻難忘的。在大革命的風暴裡,我們看到了工農群眾無比高漲的革命熱情和堅定的鬥爭意志,他們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堅決勇敢地與反動派進行不屈的鬥爭。我們也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以殘暴的血腥手段破壞大革命……和我一起參加革命的許多同志,在戰鬥中光榮地犧牲了,他們英勇地為黨的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每當想到這一切,我的心情就不能平靜。”
朱道南所記述的大革命時期的經歷,曾在當年經過重重險難回到家鄉養病時向人說起,聽者無不為之激動不已,抗戰初期在一次小學教師會議上提及,有不少人當夜就報名從軍,此番寫成回憶錄,先行單篇發表就引起廣泛關注,彙編成書初版印行即高達5萬冊。時為珠江電影製片廠編導的伊琳看到後,有意將它搬上銀幕。這固因同期出現的陶承回憶錄《我的一家》,已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編為《革命家庭》取得成功提供先例,以及《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在忠實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注意運用藝術描寫手法,具有既是歷史、又是文學的特點,較為適宜改編電影,亦與伊琳自身經歷有關。其系廣東潮陽人,青年時結識的一個同鄉就曾參加過1925年-1927年廣東海陸豐農民運動,由此受到影響投身左翼文化運動,後到延安進入魯藝戲劇系學習,為一生從事革命文藝工作打下基礎,因而讀到《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產生強烈共鳴,深感經過反右、反右傾、大躍進運動和三年自然災害,國家處在艱難之中,愈加需要從革命歷史中汲取力量,這是一個切合時宜很有意義的題材。
◆196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經珠影領導同意,伊琳即與朱道南取得聯絡,會同回憶錄整理者於炳坤,共同著手進行改編。鑑於一部影片長度有限,著重擷取書中前半部分,即“走向革命”“湘江逆流——馬日事變追記”兩章,延續並強化注重透過典型人物和事件反映歷史面貌的特點,經過必要精煉和有機生髮,形成“倒金字塔”式人物結構,即四個兄弟:因不滿黑暗現實逃離家鄉而結盟的顧達明、靳恭綬、餘宏奎和楊如寬;三個姐妹:黨的地下工作者宋珠萍和追求進步的女青年謝輝、劉芬;兩個導師:趙錦章與薛建白,分屬共產黨與國民黨;一個群眾代表:長沙軍校門房老張。互為關聯、對比、映襯、照應關係,由此串連起原著有聲有色描繪的大革命時代的典型情景:群眾集會、街頭講演、遊行請願、撒傳單、貼標語,國民黨好還是共產黨好、相信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的激烈爭論,以及革命勝利的雄偉壯烈氣象和革命失敗的尖銳殘酷場面等。作為全劇敘事框架和衝突基石的,是“四個兄弟”同中有異的人生遭遇和截然有別的道路抉擇,由於出身、經歷、志向和性格不同,隨著革命的深入發展,思想行為發生變化,從而展示在大革命這一緊要歷史轉折之際,青年知識分子所經受的跋涉與探索、猶豫與彷徨、成長與墮落的曲折歷程和複雜精神面貌,表明接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跟隨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鬥爭的道路,才是應當選擇的必然道路。劇名最初與原著相同,拍攝中改為更能形象化反映影片內容的《大浪淘沙》,“文革”前夕送審又改為《革命洪流》以適應當時形勢,1977年正式公映時仍定為《大浪淘沙》。
歷經三載拍攝
珠影對拍攝《大浪淘沙》極為重視,有意繼以前輩電影藝術大師蔡楚生為主編導的《南海潮》之後,將它再打造為一部大製作,為此精心組建攝製班子。由珠影元老之一、亦是該廠主創領軍的伊琳親任導演。他於抗戰爆發即參加救亡戲劇演出走上革命道路,延安魯藝戲劇系學習後曾任八路軍前方總部實驗劇團團長,1946年奉調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即“長影”),編導了我黨直接領導下建立人民電影事業後的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1950年又與呂班聯合導演了北京電影製片廠第一部故事片《呂梁英雄》,1952年出任中央電影局藝術處處長,曾赴越南幫助培訓電影藝術幹部,指導拍攝越南北方解放後第一部故事片《同一條江》,回國後參與珠影籌建。為拍好本片,在人物、時代、環境、細節的真實感和典型化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力求做到粗中有細、主次相宜、情景交融、脈絡清晰,賦予全片大江巨浪、蕩氣迴腸的格調。攝影師劉錦棠原為上海海燕廠副攝影,拍攝過《綠洲凱歌》《兩代人》等影片,剛從新疆電影製片廠調入珠影。作曲車明畢業於延安魯藝音樂系,曾任長影、中央新聞紀錄片電影製片廠作曲。製片主任胡重華是珠影廠第一位女製片主任,抗戰時即投身抗戰戲劇工作,解放後在廣州話劇團任導演,1961年調入珠影。
因片中人物眾多而又面目各異,珠影當時演員隊伍還不健全,遂採取本廠與外請結合方式選擇與配備,按照角色性格、形象、氣質特點及演技等要求,力求與演員本色貼近。“四兄弟”中的老大哥顧達明忠厚中庸,處處以和為重,是非觀念有些模糊,由原廣東省話劇團演員、1960年調入珠影的簡瑞超飾演,其生活中就是個“老好人”;老二靳恭綬激越倔強,怒殺地主惡霸為父報仇出身,接受共產黨教育最堅決,在革命洪流中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特意邀請已是著名演員的北影於洋飾演。老三餘宏奎自私狡詐,富足家庭逃婚出來,在金錢地位利誘下投奔國民黨,挑選了湖南省話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劉冠雄飾演,雖是第一次拍電影,但有話劇表演經驗,而且形象與所飾人物氣質非常接近;老四楊如寬浪漫純真,革命高潮時十分活躍,革命失敗卻退縮回家,由剛從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畢業的杜熊文飾演,其眉宇透顯青春活力,表演尚顯生澀,恰吻合人物初涉世事的盲目與輕率。
◆《大浪淘沙》演員定妝照 。
影片於1963年7月開拍,直至1966年4月結束,前後歷時3年多。固然與攝製精細有關,因涉及早期大革命時代,需參證相關歷史材料,熟悉當時社會狀況,無論演員準備還是美工製作,都很花費時間與氣力。導演藝術處理嚴謹,每一場戲均經排練,加之劇情迭經軍閥統治下濟南、北伐軍取得勝利時武漢、“馬日事變”後長沙等時空大轉換,外景戲很多,又都是實景拍攝,週期相對較長。更為主要的還是拍攝正值政治形勢變動之際,反覆較多致使延宕。如為突出階級鬥爭,強調與工農結合,原有的愛情描寫,即靳恭綬與謝輝、楊如寬與劉芬的情感戲就被刪減,政治鬥爭方面的戲則不斷加強,如長沙軍校門房老頭之子張大榮及其在湖北領導農民鬧革命等都是後添的。
不合時宜遭禁
《大浪淘沙》的拍攝,得到時為中南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陶鑄的關注與支援,這不僅因珠影地處廣州隸屬中南,而且與其個人革命經歷有很大關係。原作者朱道南系黃埔軍校六期學員,所記述的雖是在長沙、武漢等地分校的經歷,但真實再現了那一代人激情燃燒的歲月,令出自黃埔軍校五期總校的陶鑄為之感到親切並動情,因而對影片拍攝傾注了真誠關心。他曾親蒞拍攝現場看望勉勵主創人員:“你們搞了個很有意思的劇本,希望大家把這部電影拍好,這是第一部反映國內第一次革命戰爭的影片,能把這樣的電影拍出來,呈現給廣大的群眾、青年同志,讓他們看看有好處。你們做了件很有意義的工作。”他還應攝製組要求,介紹了1927年大革命前後經過,結合自己所在黃埔軍校警衛連耳聞目睹情況,詳盡講述了廣州起義過程,對如何真實拍好影片給予具體指導,包括人物造型、穿戴和行為等。
殊為難得的是,隨著國內政治形勢發生變化,文藝領域“左”傾思潮愈加嚴重,給該片攝製帶來困惑,陶鑄依然堅定不移大力扶持。就在1964年8月拍攝接近完成,遇到操控中央文教領導大權的康生把《逆風千里》定為反革命影片,下令“停止發行,徹底審查”,珠影上下面臨巨大壓力,《大浪淘沙》劇組亦不例外。陶鑄除據理力爭,以《逆風千里》“可以改一改發行”、“不要追查創作人員的思想”應對,還抓住召開中南區各省省委書記會議之機,親率中南五省一把手視察珠影,當場交待書記們要在各方面支援珠影,併到《大浪淘沙》拍攝現場參觀。當樣片出來後,陶鑄立即仔細審看,並積極而明確地做出表態,首先肯定影片描寫大革命時期的生活和鬥爭有意義,同時指出一些情節不合理,不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要求廠裡多請些瞭解當時歷史情況的同志看看,一定要把歷史事實搞清楚,慎重一點,把影片改好再拿出去放映。
◆電影《大浪淘沙》劇照。
根據陶鑄指示,導演伊琳專門偕製片攜帶樣片,於當年11月到北京徵詢意見。首先應邀審看的是軍委副參謀長張宗遜、彭紹輝,他們在大革命時代分別參加過北伐戰爭、秋收起義和農民協會暨農民赤衛軍,看完影片後都很激動,表示支援拍這樣描寫大革命的影片,認為片名很好,很恰切,片子搞得不錯,並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繼而在中宣部直接召開的部署次年故事片生產會議期間,中宣部副部長周揚審看了樣片,認為“改一改還是可以的”,並要編導“多聽聽老同志的意見”,並在會上講話強調革命題材還應該寫時,特意提及“珠影廠拍的《大浪淘沙》是革命的歷史題材,我看了樣片覺得還好,這個片子的主題就是大浪淘沙。”此後伊琳根據各方面領導審片意見,擬訂修改提綱送交周揚審閱,周揚批示:“同意照修改提綱修改。回去請示一下省委。”
然而,高層領導中也有持完全相反表態的,如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副總理、華東局第一書記兼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他認為影片與歷史不符,寫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沒有必要。
當時在場的珠影領導向陪同看片的中南局宣傳部部長王匡請示,王匡表示按陶書記的指示辦理。隨後王匡來廠傳達陶鑄指示,決定珠影廠直屬中南局領導,並通知伊琳繼續修改《大浪淘沙》,同時將樣片即送北京請周恩來總理審看。當年4月16日,周恩來審看了樣片,聽取有關同志彙報陶鑄對該片意見後,指示按陶鑄意見修改。隨後中央軍委總參謀長羅瑞卿審看樣片,也表示了同樣意見,他說:“陶鑄同志對當時的情況很熟悉,我當時只是普通一兵。”
◆劇照
鑑於各方面領導意見不一,朱道南、於炳坤、伊琳就劇本修改問題專門給陶鑄寫了一封信,陶鑄接信後於6月17日再次親臨珠影,與他們討論並解答有關問題,具體研究確定影片的修改路子。他說:“你們搞好一些,搞好了,我再看看,不要馬上印複製。周總理說按我的意見改,這意思就是要我負責,那我就負責吧!”
1966年1月18日,陶鑄邀請正在廣州的國務院分管文化副總理陳毅、國務院文教辦公室主任張際春、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農墾部長王震等來廠,共同審看了修改後的影片。張際春說:“片子可以!可以!”陳毅舉起雙手說:“我投贊成票,贊成上映!”隨後,陶鑄又和陳毅一同商議,提出幾處小的修改意見,並說明供導演參考。
同年4月,影片終於攝製完成,易名為《革命洪流》送京審查,豈料即被已控制文藝領域的康生壓住,指責“影片裡寫的都是小資產階級分子,小資產階級根本不懂什麼叫革命,作者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革命”,並說“這是一部壞影片,不能拿出去放,要拿出去,就要批判”,遂打入冷宮。
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先是珠影建廠以來所有藝術片無一例外被斥為“封資修大毒草”,該片亦未倖免,繼而陶鑄成了“中國最大的保皇派”被打倒,該片作為“陶鑄一手扶植的特大毒草”遭受批判,除加上“瘋狂反對毛澤東思想,為資本主義復辟準備輿論”罪名,還誣指“以陶鑄為模特兒進行創作,替陶鑄樹碑立傳”,所謂“證據”就是劇中人“金公壽”名字暗喻“陶鑄”,理由是“金”、“壽”兩字合為“鑄”,再與“公”字相連便是“鑄公”,即為陶鑄也,實乃牽強附會、生拉硬扯。最初這一人物之名沿用回憶錄“公今壽”,劇中軍校女同學稱作“老公、老公”,其飾演者於洋感到很不順耳,而且容易產生誤解,因“老公”在南方是女方對丈夫愛稱,作為劇中女性人物叫起來極不合適,於是建議何不顛倒一下改叫“今公壽”,“老今”叫起來既響亮也順當,後來夏衍指出百家姓中沒有“今”,遂又將“今”改為“金”,因而成為“金公壽”。豈料這純屬技術性的改名竟惹出軒然大波,成為於洋後來在運動中被打成“反革命”的一個原因,導演伊琳亦硬被說成是“陶鑄暗授機宜的內線人物”慘遭批鬥。
直到1977年3月,《大浪淘沙》終於作為“文革”前已完成但未獲發行放映的影片獲准面世,雖然解脫“四人幫”禁錮,原有片名得以恢復,但此時陶鑄尚未平反仍需避諱,而複製對白已定型,便將演員字幕表中的“金公壽”改為“靳恭綬”。影片在全國各地引起極大轟動,受到電影界和廣大觀眾交口稱譽,成為當時票房最高、影響最大的國產影片,在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地區也產生轟動效應,並先後被英國電視臺播放,選送第28屆德國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第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開創了珠影故事片走向世界的歷史。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援: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