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有限,又不與亞歐大陸直接接壤,在漫長的農業文明時代,無論是每一個日本人還是日本這個國家的發展都很容易看到天花板,盤子就那麼大,發展潛力就那麼多,在迅速釋放完後,接下來就是無休無止的內卷。
日本被鎖死在孤島上,這是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的宿命。
資源就那麼多,又被上層人士牢牢把持,日本底層人被捲了上千年,這讓日本人形成了一種雙重性格:沒有機會時可以忍受森嚴的等級制度,但一旦有機會,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點,他們都願意以最瘋狂的方式去爭奪,每一個日本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德川家康和一個織田信長。
這種局面持續了上千年,動亂,統一(或平衡)然後是無盡的內卷,週而復始,但有一件事一度讓日本人看到了結束這一切的希望。
1853年7月8日(嘉永六年六月三日)美國海軍准將培裡率領艦隊強行駛入江戶灣的浦賀及神奈川(今橫濱)。這件事後來被稱為“黑船事件”。
美國以堅船利炮開啟日本大門,日本人被動的開始睜眼看世界後,他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日本興奮不已,如果他們的構想成立,那麼也許,以後就不用這麼捲了。
日不落帝國
以往,日本的視線僅僅集中在自己周邊的一畝三分地,作為一個位於亞歐大陸邊上的島國,日本的命運註定悲慘。
但是,如果把視野放大,日本驚訝地發現,有一個國家也是個島國,區別僅僅是它在亞歐大陸的另一面,而那個國家的命運不但不悲慘,反而是當時獨步天下的世界第一強國,那個國家就是英國,當時,它還有一個綽號:日不落帝國。
英國的本土僅由英倫三島組成,國土面積還不如日本,但是,在日本開始睜眼看世界的19世紀中葉,這個島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強國。
這個發現讓日本興奮不已,日本的精英人士認識到:之前數千年的農業時代,是陸權時代,只有內陸大國(確切的說是亞歐大陸上的內陸大國)才可能站在世界中心,島國沒有任何機會。
而當下工商業文明的蓬勃發展讓一切發生了根本改變,海權壓過陸權,而島國在過去上千年的劣勢反而會變成一種巨大的優勢,島國英國可以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中心,那麼理論上講,島國日本也可以變成亞洲的中心,
於是,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速改革,全面向西方尤其是英國學習,發展工商業,開拓海外市場,組建新式海軍,各式各樣的改革在日本如火如荼的進行,明治維新後的幾十年裡,日本社會朝氣蓬勃,國力蒸蒸日上。日本全力以赴,積極脫亞入歐。
或許,那是日本少有的不那麼內卷的時代,無論是整個日本還是日本人似乎都能看到一個光明的未來。
但是,就在日本全國上下都沉浸對未來的幻想中時,時間老人或許已經露出了嘲諷的笑容:明治維新釋放的發展潛力即將耗盡,而日本不是英國,也永遠成為不了英國。
大陸均衡,光榮孤立
英國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戰敗後,不再追求歐洲大陸上的領土,而是將目光投向大海,在新航路開闢的大背景下,作為島國的英國開始了自己的海上擴張之路,英國組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然後以海軍開道,在世界各地進行海上貿易和佔領殖民地。
即便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後,英國也沒有再對與其隔英吉利海峽相望的歐洲大陸提出過任何領土述求,因為英國的利益不在大陸,而在海洋。
但是,不直接提出領土述求不代表英國不試圖向歐洲大陸施加影響力,相反,即使在英國尚未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時候,英國就從未停止干涉歐洲大陸事物。
當初為了遏制拿破崙,英國組織了6次反法同盟。
作為一個維護海權的國家,英國對於歐洲大陸的外交策略目的相當明確:阻止歐洲大陸上形成一個單一的強權。
這就是英國一直奉行的所謂“均勢外交”,英國自己則“光榮孤立”。
多年以後,美國這個更大的島國取代了英國這個相對較小的島國成為世界霸主,奉行的依舊是這一套,只是其範圍變成了全世界,當然,這是後話了。
當時,作為島國的日本正全方位地向英國學習,當然也包括外交策略,日本也一度想在東亞地區搞“大陸均衡”,事實上,他們也確實這麼幹了。
但是,日本面臨一個問題:英國對面的歐洲大陸上,是很多個實力不及英國的國家,但在東亞,日本面前的只有中俄兩個體量是其數倍的巨無霸。
正常情況下,日本想跟中俄兩國玩“均勢外交”根本就是痴人說夢,但當時,中俄兩國的特殊情況給了日本一個機會。
當時的大清國政治腐敗,社會矛盾突出,體量雖大但沒多少力量,而俄國改革不徹底,社會現代化程度也不及傳統歐洲列強。
當時中俄兩國的特殊情況讓日本在本不能玩“大陸均衡”的東亞地區玩了一出“大陸均衡”。
豪賭
1894年,日本與清政府開戰,由於國內政治腐敗,朝堂之上各派勢力相互掣肘,日本這場以小博大的戰爭居然贏了。
這是日本第一次賭國運,而且賭贏了,並且在戰爭中獲得了相當的利益,這一切在日後大大激勵了日本的戰爭野心。
但當時,日本的高層仍然認為應該奉行“均勢外交”原則,在打敗清帝國,獲取鉅額利益後,日本向清帝國示好,希望繼續正常通商,還表示會幫助清政府共同對付俄國。
雖然方式比較蹩腳,但是日本的做法總體上來說確實體現了“均勢外交”的精神:清帝國受到重創後,日本要做的不是繼續擠壓清帝國,而是防止另一邊的俄國一家獨大。
當時清政府對日本恨之入骨,不但沒有與日本聯合,反而尋求與俄國聯合,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切錯得離譜,俄國的野心更大,而且方法也更直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俄國軍隊直接賴在我國東北不走,大有要直接佔領東北的意思,這嚴重損害了中國利益,也同時損害了日本利益,自知實力不濟的清政府當時不敢與沙俄直接開戰,只得尋求日本幫助,條件當然是讓日本獲得大量東北的利益。
於是,日本開始了第二次賭國運,這次對手是沙皇俄國。
1904年2月,日本向駐紮在旅順的俄國海軍發起進攻,日俄戰爭爆發。
這是日本這個亞洲小國向俄國這個歐洲大國發起的進攻,當時的俄國雖然在歐洲列強裡實力不濟,但其綜合國力仍穩居日本之上,日本敢這麼幹也不全是盲目的賭國運。
當時的清政府由於實力不濟,不敢得罪任何一方,所以幹出了宣稱發生在中國國土上的日俄戰爭,中國政府保持中立的荒唐事,但這只是表面,暗地裡,清政府一直在幫助日本。
在中國東北作戰,又能獲得清政府的支援,日本相當於獲得了“主場”優勢,另一方面,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事實上當時美德的綜合國力依舊不在英國之下了,但霸主仍舊是英國)直接站在了日本這邊,具體表現就是在英國的授意下,俄波羅的海艦隊在繞半個地球前往東亞與日本決戰的漫長航程中一直加不到煤。
在各方的暗中幫助下,1905年2月,日本海軍在對馬海戰中全殲了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自此,日本創造了第一個黃種人打敗白種人的神話,日本得以擠進列強行列。
兩次賭國運的勝利讓日本陷入癲狂,但是,日本很快發現,雖然自己擠進了列強行列,但是列強中,也有等級,列強們也會內卷。
列強內卷
英國這個本土僅有英倫三島的島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是一系列特點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的催化下,英國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才一步步成為日不落帝國。
以蜀漢政權為主角的《三國演義》告訴大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三國這段歷史的結局卻恰恰相反:曹魏政權佔據天時,無論佔據人和的蜀漢政權如何折騰,都沒能改變最後的命運,倒是憑藉地利躺平的東吳政權支撐的更久一點。
有時候,入局的早晚真的可以決定很多,日本入局時,世界殖民體系已經建立,列強們的勢力範圍已經幾乎瓜分完畢,日本再想獲取海外利益不可能像當初英法那樣容易了。
而日本自身,又因為發展晚,底子薄,改革不徹底,工業和技術方面對農業國有優勢,與歐美列強相比毫無優勢可言,這種的背景下,日本能夠成為一個二流列強已實屬不易,但當時的日本並不滿足於此。
在世界利益已經基本劃分完畢的情況下,日本基本上被鎖死在列強的第二梯隊,這是列強間的內卷。
而在日本國內,明治維新的發展潛力基本被釋放完畢後,日本國內再次陷入無休止的內卷之中,明治維新並不徹底,官僚、富商們構成了統治階級牢牢地掌握著日本上流社會的全部資源,日本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依舊窮困潦倒,而且,這種貧窮是如此的牢固,底層人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日本這個國家和日本國民都陷入了內卷,上文已經提到,日本人對於等級制度的容忍度很高,但是,一旦有機會,他們又會以最瘋狂的方式去爭取。
日本人(主要是底層人)很少自己的爭取機會,但是一旦有人給他們提供一個機會,他們又會無比瘋狂的去爭取,這就給了日本政客們留下了豐富的可操作空間。
印度
一戰之後,俄國變成蘇聯,新成立的蘇聯社會組織效率大幅提高,而且高度團結,日本再想對這個國家搞些小動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繼續在中俄兩國之間所謂“大陸均衡”已經不可能,但此時的中國陷入軍閥混戰,一個四分五裂的中國正是搞“大陸均衡”戰略最好的時機。
日本高層中的一部分當時也是這個想法,儘可能利用的中國的混亂多撈一點好處,而且要耍一些手段讓中國繼續分裂下去,但手段依舊是以經濟、政治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
但在日本國內,也有另一派觀點,這些人的觀點是:英國人能夠成為世界霸主,靠的不僅僅是“均勢外交”和海洋戰略,更重要的是英國有大量的殖民地,最重要的無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印度。
這些人認為日本之所以不能像英國那樣成為一流列強,原因僅僅是因為英國有一個印度,而日本沒有。日本人急於去獲得一個自己的印度。
日本人的印度在哪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事實上,將中國比作日本的印度是非常滑稽的,英國人到來前,南亞次大陸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文化認同,而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已經形成了數千年。
且英國殖民印度花了上百年的時間,且更多的是透過政治、經濟手段而不是軍事手段。
但是,這些事實都被陷入瘋狂的日本選擇性忽略了,日本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一條毀滅之路,而且,這個過程在不斷加速。
從九一八到全面侵華
一戰之後,面對正在發生變化的世界局勢,日本國內形成兩套理論:一套是南下與美國爭奪東南亞的控制權,一套是北上與蘇聯爭奪遠東利益。
前者的對手是當時世界第一海洋強國,因為需要大力發展海軍,後者是當時世界第一陸地強國,所以需要大力發展陸軍,“海軍馬路”與“陸軍馬路”之間的矛盾由此展開。
於是,當時的日本國內海軍陸軍都大舉增兵,大量國家財政被運用到軍事上,本來就陷入內卷的日本國民生活更加困苦。
那麼困難中的日本國民是否會因為不滿政府而進行反抗呢?很遺憾,大部分不會,因為以日本人的性格,他們眼中的機會不是從財閥與官僚手中要回權益,而是參與到高層發起的戰爭中來,在戰場上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
日本地域狹小,物資匱乏,很多戰略物資要大量從美國進口,這種情況下,日本根本不具備與美國翻臉的條件,所以日本強烈的希望獲得一塊能夠提供大量戰略物資的海外殖民地,他們首先看中的當然是中國東北。
雖然奪取中國東北已經幾乎成為了日本全國上下的共識,但是要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奪取東北日本國內仍舊舉棋不定,相對而言,高層文官集團還相對謹慎,而陸軍的中下級軍官卻表現的尤為積極。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就是由部分日本中下級軍官發起的,事實上,當時包括日本國內的文官集團在內都不看好這次侵略行動,畢竟當時有20萬東北軍,裝備精良,但沒想到,這次日本又賭贏了,20萬東北軍並未做像樣的抵抗就撤出東北。
三次賭國運,日本都贏了,這讓日本人產生了一種錯覺,只要繼續賭下去,自己就能一直贏下去。
而嚐到甜頭的日本下級軍官開始頻頻擅自展開軍事行動,“下克上”之風在日本盛行,對於下級軍官來說,戰事越擴大,他們就越容易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日本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決定了,為了這所謂的機會,他們可以不顧一切,性命都可以不要,更別說人性了。
於是,佔領東北後,日本的野心很快擴大,將侵略的魔掌伸向華北,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事實上,在日本,甚至在軍界,仍有很多人不支援全面侵華,剛剛佔領東北立足未穩,好好消化東北豈不是更好?
就連當初強烈鼓吹要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石原莞爾都認為日本直接全面侵華是不明智的。
但此時的日本已經成為一輛被拆下了剎車裝置的戰車,只會更快更瘋狂地發動下一次行動,1937年全面侵華後,1941年又對美國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當時的日本全國上下均已經陷入瘋狂,這樣的日本,也只有原子彈才能讓他們真正冷靜下來了。
新的內卷
戰後的日本運氣還算不錯,靠著朝鮮戰爭幫美國生產戰爭物資完成了最初的積累,而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同時,國內的幾次產業升級做的也算不錯。
憑藉這些,日本在80年代一度威脅到美國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但是,體量的限制註定了日本的經濟規模也是有天花板的,虛假的繁榮只能是建立在泡沫之上。
樓市崩潰後,日本產業升級陷入停滯,經濟與社會發展也陷入停滯,這是日本正在面臨以後還很有可能繼續面臨的內卷。
如今大量的日本年輕人進入了“低慾望社會”,不消費、不結婚、不社交,將慾望壓制在最低水平,從動漫遊戲中獲得最基礎的滿足。
年輕人這樣做是因為日本社會的大部分資源都被財富壟斷,面對這種無從獲得社會資源的局面,大量日本人選擇以這種低慾望的方式過活,事實上,這種對於森嚴的等級制度的容忍與他們的先輩並無二致。
低慾望的日本年輕人讓日本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
好處是一個由大量老年人組成的國家發生劇烈社會動盪的可能性較小,畢竟老年人大多趨於保守,但壞處是日本社會大機率會一直這樣卷下去,誰也不知道日本人對於這種內卷的忍耐的臨界點在哪裡,以及一旦越過這個臨界點日本人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
總之,一切都有可能發生,因為沒人敢保證,在這短短的數十年間,那個在日本人心中活了幾百年的織田信長已經徹底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