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健康時報,春節將近,醫院的門診、急診依然不停歇,這些科室在春節期間反而更忙!
當身體不適時,如何判斷自己該去急診,還是去門診就醫?如果本身不需要救急、救命,就會出現急診不急的現象。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崇巍介紹,判斷是否需要去急診,可以透過一些基本方法幫助判斷。
1、神志意識
如果發生了神志異常,比如意識喪失、抽搐,昏睡、昏迷、嗜睡等,肯定要看急診,這表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發生了問題。
2、體溫
人體溫度一般在36℃~37℃之間;如果超過38℃,甚至超過39℃、40℃應看急診,儘管不需被搶救,但應被緊急處理。
3、血壓
如果收縮壓超過18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10毫米汞柱,此時應去看急診,因為此時的血壓很難依靠口服藥降下來了,需急診醫生給予靜脈用藥降壓。
如果繼續升高或會導致高血壓急症、高血壓腦病等,造成腎衰、心衰;還可能誘發主動脈夾層,易致主動脈破裂,比急性心肌梗死還危險。若血壓過低降到120毫米汞柱建議去急診。
4、脈搏
正常的脈搏是60次/分到 100次/分,超過120次/分甚至140次/分時需要看急診。如果脈搏低於50次/分的話需要去看急診,一般伴有頭暈迷糊冒冷汗。
5、呼吸
一般情況下,一分鐘的呼吸頻率是12~20次。如果超過30次/分或低於6次/分,那就表明過快或過慢,需要看急診。
新年和家人團聚,吃著可口、豐盛的飯菜,可是面板病患者卻因為吃了一些“發物”,導致面板病復發。
山西省中醫院面板科主治醫師吳明明表示,通常所說的發物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的食物。按來源一般分為食用菌類 (香菇、蘑菇等)、海產品 (帶魚、蝦、螃蟹等)、禽畜類 (羊肉等)。
發病與飲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皆可因吃刺激性食物或發物而使病情加重。飲食發物透過刺激感覺神經,強化瘙癢感,同時刺激血管,使血管擴張、充血、皮膚髮紅。動植物中的異體蛋白也可構成過敏原而導致面板病。
發物種類很多,但不是說每個面板病患者都需忌口發物。一般需要避免發物的面板病,具有瘙癢性且大多有皮疹,如溼疹、銀屑病、面板瘙癢症等。
痤瘡患者忌牛奶、甜食、油膩食物;白癜風患者多食含有葉酸、微量元素的食物;銀屑病患者多吃富含維生素 C、維生素 E和維生素 A的食物;黃褐斑患者多食富含維生素 C的食物。
1、忌口因人而異
某些患者只對一兩種食物過敏,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總結出自己過敏的食物。若患者不能明確自己對哪種食物過敏,可以到面板科進行過敏原檢測。
2、避免忌口太過
絕大部分面板病是不需要忌口的,是否需要忌口,忌哪種食物,需要根據患者病情、體質而定。
春節期間、節後,患者會扎推到眼科就診,一是因為寒假期間無節制看電視、玩手機,造成視力下降;二是通宵打麻將、聚會玩,難免乾眼,還可能誘發青光眼等等。
湖南省兒童醫院眼科護師王榕婷指出,春節需重點預防這幾種眼病。
1、近視加劇
春節期間不用學習了,家長往往不讓孩子戴眼鏡,看遠戴,看近不戴。近視眼在不戴眼鏡的情況下,眼睛的焦距就在近處,眼睛可以偷懶不用調節就能看清,但長期偷懶眼睛的調節功能就會下降,並且還會影響到眼睛內聚的能力,讓近視度數增高。除醫生有特殊交代的情況可以不戴眼鏡外,其他時候建議近視的孩子看遠看近均佩戴眼鏡。
2、視疲勞造成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春節喜事多,人的情緒波動也較大,加上春節喜歡約上親朋好友一起通宵來場麻將等,較容易使眼睛因使用過度和外界刺激過強,而產生不適感,且連續熬幾天夜後,易出現精神不集中、情緒激動等反應。不僅容易患上乾眼症,還易使眼壓瞬間升高,導致玻璃體出血,使視神經受壓受損,造成青光眼。若感到頭痛、眼脹、視力下降過快、看東西有紅光等,應及時就診。
3、眼底出血
春節聚會應酬多,走親訪友時,喝酒是免不了的。大多數人都會飲酒、食用辛辣美味、甜品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是屬於眼底出血的高發群體。身患有高血壓、高度近視過度飲酒就很危險,易刺激眼睛。當發現視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飄動的時候就需要提高警惕,儘快就醫。
耳鼻喉科:異物卡喉要注意!
過年餐桌上一定會有魚這道大菜,北方過年還會吃棗饅頭,由此也可能誘發魚刺卡喉、棗核誤卡食管等吞嚥產生的飲食問題,讓耳鼻喉科專家春節很忙。
大連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偉表示,每年臨近過年,氣管異物都會隨之增加。家長們一定要高度警惕小兒氣管異物的危害,不建議5歲以下,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吃堅果類的食物,以免發生卡喉的危險。
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當孩子吃東西時,家長千萬不要逗孩子哭、笑,尤其追著餵飯等;小年齡組的孩子沒有認知能力,到處爬,因此不要放不合適接觸的東西,如硬幣、別針、小飾品、紐扣電池等,儘量把它們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發生危險後急救方法有:
1. 頭處低位、叩背
當孩子一旦出現嗆咳,家長要保持冷靜,讓孩子的頭處於低位,叩背,透過震動試圖改變異物的位置,以便於呼吸。叩背時,頭一定要處於低位,因為嗆入東西孩子會出現嘔吐,在急救時不要再讓孩子將分泌物吸入,造成二次嗆咳,這樣更危險。
2. 每個家長都要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站在窒息者身後,將窒息者雙腿分開形成一個三腳架形;從背後環住窒息者,手放在窒息者的腹部;雙手握拳,拳心向內向上擠壓窒息者的腹部。
雖然東西並不一定能夠被取出,但及時搶救會讓異物在氣管中活動,留出呼吸的空隙,為到醫院救治爭取時間。
3. 及時送醫
一旦發生上述意外,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正規的耳鼻喉科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