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家房子的“壽命”是多久嗎?
70年×(這只是住房產權)
50年√(這才是一般民居的設計使用年限)
*設計使用年限: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建築壽命一般要高於設計使用年限。
如果精確到零件上呢?
房屋各物件設計使用年限(示意圖)
建築主體結構(框架柱、框架屋面、框架樓面、剪力牆面、懸挑板) |
50年 |
電梯 |
15年 |
防水層 |
10-15年 |
保溫層 |
25年 |
水電暖 |
20-50年 |
屋頂漏雨 被電梯困 下水道堵 牆體脫落
可你知道嗎,這樣的老房並不少。
截至2019年5月底,
各地樓齡2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
有17萬個,建築面積40億平米。
而且,這種老房幾乎都沒物業。
維修難、環境差、社群服務全沒有…
寸土寸金的北京,也有很多這樣的“老房”。
20世紀50年代 百萬莊住宅區
在百萬莊的諸多區塊中,申區簡直是百萬莊的靈魂。這是一片二層小樓的高階住宅區,裡面的住戶級別最低的也是副部級幹部。——《血色浪漫》
20世紀70年代 前三門大街住宅樓
這是1949年至1975年以來北京市統一建設規模最大、高層建築最多的工程。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 勁松居住區
這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成建制的樓房住宅區,東三環附近,這樣的老舊小區還有很多。
怎麼辦?這些房子都不能住了?
當然不!“城市更新”瞭解一下!
2021年,北京印發《城市更新行動指導意見》,提出對城市建成區(規劃基本實現地區)城市空間形態和城市功能的持續完善和最佳化調整,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更新。
這之中,有一個繞不過的名字:首開。
2015年 圍繞在城市建設存量資源,首開集團提出“城市復興官”的戰略轉型思想,以“復其所有,興其所無”的發展理念指導轉型業務發展;
2019年 首開集團與房地集團合併重組,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賦予新首開集團“成為城市有機更新綜合服務企業”的發展定位;
2020年 首開集團公司設立城市更新事業部,集中力量探索城市有機更新新模式,踐行首開集團作為國企的社會責任。
首開“城市更新”業務分佈
首開集團特色業務:文物建築修繕;
北京市城市更新六大類:首都功能核心區平房(院落)更新改造、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改造、老舊樓宇與傳統商圈改造升級、老舊廠房與低效產業園更新改造、城市棚戶區更新改造
城市產業運營導向:健康養老產業
首開“城市更新”進行時
光華里5號樓、6號樓原拆重建
*北京市首例危舊樓改建專案,拆除重建、合居變獨居等,是北京危舊樓綜合整治史上的新突破。
老山東里北社群、古城南路社群、冬奧社群改造
*首提“有機更新”概念,從簡單的物質環境修補,轉變為以綜合改造、精細化治理與服務提升為重點。
百萬莊小區疫情便民服務
*線上“社群早市”售賣蔬菜,送貨上門;開設便民驛站、專業維修、家政保潔服務,購置擺渡車為居民提供代步服務……
三眼井片區申請式退租專案
*全市首個市屬國企參與的申請式退租專案,整體簽約率達62.3%;皇城景山街區二期專案整體簽約率達75%。簽約後,居民可申請政府提供的共有產權房,更好實現“安居夢”。
不是簡單改造,而是有機更新。
你知道,首開是怎麼做到的嗎?
“城市更新”的首開做法
業務型別(手繪示意) |
首開做法 |
文物建築修繕 |
特色施工、全國領先、名城保護 |
首都功能核心區平房(院落)更新改造 |
街區一體化更新 |
老舊小區改造 |
統籌小區和集團周邊資源,實現資源大統籌、政策大整合和要素大平衡,硬設施與軟服務有機結合。 |
危舊樓房改建 |
產權方和實施主體“雙重身份”,一戶一策。 |
老舊樓宇更新 |
自主運營、基金投資、股權合作、輕資產管理相結合。 |
老舊廠房改造 |
|
城鎮棚戶區改造 |
踐行責任地產,形成“動遷一批、熟化一批、出讓一批、滾動開發”模式 |
健康養老產業 |
健康養老+城市更新;健康養老+物業服務;健康養老+房地產開發 |
去年年底,“首開經驗”還被寫入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持續推進老舊小區、危舊樓房、棚戶區改造,推廣“勁松模式”“首開經驗”,引入社會資本參與。
“首開經驗”是一系列生動實踐和鮮活做法的集合,與時俱進地不斷完善,在不同時間、不同區域持續發揮助力民生改善和社會發展的關鍵作用。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