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陸軍是“師改旅”的始作俑者,中俄等國也隨後跟進進行了“師改旅”。而隨著全球安全格局的徹底轉變,美軍已不再視恐怖主義為其最大安全威脅,開始將中俄兩國尤其是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美軍經過多次的兵推顯示,面對合成化改革後的中國陸軍,美軍已不能保證相對優勢。這讓美國五角大樓改變了多年的陸軍建設思路,開始著手“旅改師”,重歸重型化。在去年底,美國陸軍公佈了一份指導檔案——《路線圖2028-2029》,指出未來美國陸軍將組建三種不同型別的師級單位來應對相應戰略方向的潛在威脅。這其中戰力最強的便是“重型突破師”。
美軍重型突破師
“重型突破師”是美國陸軍為應對大國競爭所提出的全新設計理念,旨在與中俄兩國陸軍進行大規模地面作戰行動,定義為未來美國綜合能力最強大的陸軍師。美軍重型突破師的編制包含師部營、3個裝甲旅、1個師屬騎兵中隊、1個戰鬥航空旅、1個炮兵旅、1個工兵旅、1個防禦旅、1個師保障旅,總兵力在1.2萬人左右。一共裝備了261輛M1A2 SEP V2主戰坦克、363輛佈雷德利步兵戰車、288輛AMPV裝甲車(替代M113裝甲車)、54輛155毫米XM1299自行榴彈炮、54輛M1287型120毫米自行迫擊炮,以及130架各型直升機。
其中XM1299自行榴彈炮是美軍採用了一門155毫米的58倍徑XM907榴彈炮,最大射速為10發/分鐘,在使用標準炮彈時最大有效射程約50公里。發射155毫米衝壓或者滑翔炮彈時的射程可超過100公里以上,用以提供遠端火力壓制,以對抗更強大的中國炮兵。
另外,在戰時還會加強一個師屬遠端火箭炮旅,編有2個多管火箭炮營,配備32套M270A1多管火箭炮系統,用於提供遠端覆蓋火力。
重型突破師裡負責反裝甲作戰的除了主戰坦克、步戰車和阿帕奇直升機之外,師屬騎兵中隊配備了“CROWS-J”標槍導彈遙控武器站的電動輕型偵察車同樣可以用於反裝甲作戰。
美國重型突破師有一個新設的單位就是機器人作戰車輛連。一共3個連,裝備RCV無人坦克。這款無人坦克有輕中重三個版本,分別是RCV-L(小於10噸),RCV-M(10~20噸)和RCV-H(30噸)。分別裝備反坦克導彈(10噸以下)、中小口徑鏈式機炮(10~20噸)、105毫米或120毫米口徑坦克炮(30噸級),其中RCV-H具備正面對抗主戰坦克的能力。
防禦旅是美軍重型突破師中另一個新設的單位。作用和我軍合成化部隊的防空單元一樣,負責為重型突破師提供掩護支援。防禦旅編制為1個工兵營、1個憲兵營、1個機動近程防空營、1個核生化防護營和1個旅支援營。其中機動近程防空營將裝備輪式底盤的“早期型機動近程防空系統”與“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為重型突破師提供伴隨式近程防空。
“早期型機動近程防空系統”是在斯崔克A1裝甲車上加裝以色列RADA電子工業公司的“多工半球雷達”、L3威斯康姆的MX-GCS電光/紅外感測器和穆格集團的“可重配置綜合武器平臺”研製而成。標配的武器為4聯裝"毒刺"防空導彈、雙聯裝“地獄火”反坦克導彈、一門M230型30毫米鏈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主要負責8公里範圍內的近程防空。
“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是一款50KW的高能鐳射武器,主要負責提供持續的反無人機以及反火箭炮、火炮、迫擊炮火力。同樣採用了斯崔克A1底盤,集成了Ku720小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能有效探測8000米外的無人機、迫擊炮彈等小型目標。還裝備了AN/VLR-1前視紅外系統、自動影片跟蹤裝置和鐳射測距機,具備獨立的目標截獲與跟蹤能力。“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可以捕捉、跟蹤和打擊位於5公里範圍內、飛行高度10-3000米的巡航導彈、直升機或無人機目標。“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最大優勢就是低成本,一次鐳射發射成本僅需30美元,在執行反無人機蜂群作戰時能夠取得比傳統防空武器更好的戰果。
我軍的重型合成師
目前我國陸軍現有的編制裡,在規模上與美軍重型突破師類似的是新疆軍區的合成師,人員總數在1.2萬人左右,坦克和步戰車的裝備數量分別為252輛,還擁有集團軍級別的大口徑榴彈炮和火箭炮。不過新疆軍區的合成師負責是高原地區的作戰,因此在武器裝備上與重型合成旅有所區別,比如未裝備99A主戰坦克,而是大量裝備15式輕型坦克,而且也沒有固定配套的直升機(歸軍區管),因此與美軍的重型突破師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
而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我軍合成化改革的高瞻遠矚之處,我軍合成化改革是以“合成營”為編組的“基本單元”,可以根據需要靈活組成合成團、合成旅、合成師和集團軍甚至其他編組模式。自然,快速組建一個與美國重型突破師同類型的“重型合成師”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那麼這樣一個“重型合成師”將會擁有什麼樣的配置呢?下面我們來簡單猜想一下。
首先我們知道,美軍重型突破師的兵力規模相當於我軍兩個重型合成旅加一個陸航旅,也就是說我軍的“重型合成師”也差不多可以認為是由兩個重型合成旅和一個陸航旅組成。而我軍重型合成旅下轄4個合成營、1個防空營、1個偵察營,1個炮兵營和2個支援保障營。總兵力在6000人左右。裝備有112輛99A主戰坦克和相同數量的04A步兵戰車,這也是合成旅地面進攻的核心。在支援火力方面,合成旅裝備有27門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9門122毫米履帶式火箭炮、9輛重型紅箭-10反坦克導彈發射車,還有24門12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榴炮。另外在戰時還可以根據需要臨時加強一個05A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或者同口徑的PCL181卡車炮營(18門)。
防空營由自行高炮連、防空導彈連、行動式導彈連和指揮保障連組成,主要裝備為09式雙35毫米自行高炮和紅旗-17近程防空導彈。除了能夠有效對付傳統的直升機、低空固定翼飛機之外,還能夠有效對付越來越氾濫的各類小型無人機和巡飛彈。其中紅旗17在緊急情況下還能執行C-RAM作戰,用來攔截近程火箭彈、航空炸彈和迫擊炮等廉價彈藥,就是成本上會很不划算罷了。
合成旅下轄的偵察營負責偵察任務。主要裝備為某型履帶式武裝偵察車,除了裝備有傳統的光電、紅外和雷達偵測裝置外,還裝備了小型無人機,具備空地一體的偵察能力。支援保障營則負責指揮通訊保障、後勤保障和電子對抗等,對於合成旅同樣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
我軍的空中突擊旅則下轄7個營,包括兩個武裝/武裝偵察直升機營、兩個武裝運輸直升機營和三個突擊步兵營。裝備有各種直升機96架,人員在3000人左右。
那麼這樣算下來,我軍的重型合成師的總兵力應該在1.5萬左右,裝備有224輛99A主戰坦克和相同數量的04A步兵戰車,54門122毫米自行榴彈炮,18門122毫米火箭炮、18輛重型紅箭-10反坦克導彈車,還有48門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在戰時還可以根據需要臨時加強一個05A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營或同口徑的PCL181卡車炮營(18門),以及一個遠火營,裝備12輛300/370遠火,直升機數量為96架。
美軍重型突破師與我軍重型合成師戰力誰更強
從規模上講,美軍重型突破師裝備的坦克和步兵戰車要更多一些,尤其是步兵戰車更是要多一半以上。當然我們也可以給重型合成師裝備更多的坦克和步戰車,在搭配的靈活性上我軍其實要比美軍更高,因為我軍的編制是以合成營為基本構成單元,能夠快速靈活拆分,而美軍則不行。
在裝備質量上,美軍的重型突破師與我軍的重型合成師各有優劣。例如主戰坦克這一塊,美軍最新的M1A2 SEP V2主戰坦克技術水準其實也就與我軍最新的99A主戰坦克相當。但是在加裝了TUSK城市作戰生存套件和以色列的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後,其整體生存能力和綜合戰力就要超過我軍的99A主戰坦克一大截。在這裡也希望我軍的99A主戰坦克能儘快裝備屬於自己的城市作戰生存套件和主動防禦系統。
美軍重型突破師相比我軍重型合成部隊的另一大優勢就是統一了主戰裝備的機動性。除了坦克外,包括“裝甲車、自行火炮、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裝甲救護車”在內的其它履帶式作戰車輛全部採用了佈雷德利步戰車的底盤。這樣一來,原本速度慢一拍的履帶式車輛的機動性全部提高到主戰坦克級別。這樣就消滅了裝甲部隊在高速進攻過程中不必要的拖延和等待,提升了突擊效率。而且,最大程度統一底盤的做法還有利於統一後勤。在統一底盤後,美軍重型突破師的履帶式底盤從以往的4~5種簡化為2種,極大地提高了保障效率,大幅減少了過多維護對裝甲部隊高速突擊的影響。
重灌甲部隊之所以被稱為陸軍的最強戰力,除了擁有強悍的火力之外,防護能力強也是重要原因。但是重灌甲部隊裡不可能只有坦克,還裝備有大量不可或缺的裝甲車輛,這些裝甲車輛的防護一般都很弱,是重灌部隊的“阿喀琉斯之踵”,往往成為對方進攻的突破點。美軍重型突破師的履帶式車輛全部統一採用了步兵戰車底盤,防護性得到了質的提高。更高的防護意味著更高的生存能力,而更強的生存能力又意味著在戰時能夠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戰力,這樣一來重型突破師的戰鬥力也就越強。
而目前我軍在履帶式底盤統一這塊暫時走在了美軍的後面,我軍重型合成部隊裝備的“裝甲運兵車、05A型自行火炮、裝甲偵察車、裝甲救護車和04A步戰車”的履帶式底盤未能得到統一,這一塊我們還需要向美軍學習。
美軍的重型突破師還擁有更強的空中打擊力量。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在載彈量和防護性上相比我軍的直10和直19擁有先天的優勢,如果是面對低一檔的對手,一次出擊空對地導彈投送量是後者的兩倍,生存能力也更強。不過面對中國這樣勢均力敵的對手,阿帕奇卻很難佔到便宜,一方面是我軍重灌合成部隊擁有強悍的伴隨野戰防空戰力,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的直10和直19都具備比阿帕奇更為出色的空戰能力,使用專用的天燕90空空導彈,堪稱是阿帕奇剋星。
相比美軍重型突破師,我軍重型合成師的優勢首先是在步兵戰車上。我軍的重型合成部隊使用的是04A型步兵戰車,防護效能與美軍現役的佈雷德利步兵戰車相當,不過由於更為低矮的外形,綜合生存能力要更出色一些。在武器方面,04A型步兵戰車的“100毫米線膛炮+30毫米機關炮+並列機槍”的組合在為步兵提供支援方面要超過佈雷德利步兵戰車。當然在反裝甲方面,僅裝備100毫米炮射導彈的04A步兵戰車要遜色於裝備陶式反坦克導彈的後著。
此外,我軍的重型合成師在地面支援火力方面更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無論是05A型自行火炮還是PCL-181輪式卡車炮,效能都不比美軍的XM1299自行榴彈炮遜色,而且憑藉我國在火炮領域的技術優勢,打擊精度還要更勝一籌。而300遠火和370遠火在打擊範圍、打擊精確,火力持續方面都要遠超美軍的M270A1多管火箭炮系統。不僅如此,我軍重型合成師還裝備了122毫米自行榴彈炮,122毫米火箭炮、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和紅箭-10重型反坦克導彈,打擊範圍無縫覆蓋了10公里到300公里。而美軍重型突破師的火力支援主要由M1287型120毫米自行迫擊炮、XM1299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M270A1多管火箭炮系統負責。不僅支援火炮種類偏少,火力打擊範圍也只有我們的三分之一。
最後,美軍的重型突破師還犯了一個美軍近些年一直犯的錯誤,那就是冒進。這一點主要體現在RCV無人坦克和高能鐳射武器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軍RCV無人坦克其實和傳統的無人戰車並沒有什麼區別,依然需要兩名控制人員來控制,離具備“自我識別、自我判斷、自我打擊”的人工智慧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而將高能鐳射作為武器的“機動近程防空系統”看起很很高階,但是其整體思路存在很大的問題。“定向能機動近程防空系統”更注重非對稱戰爭下的反無人機、反直升機和反火箭彈作戰,而打擊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彈藥的能力卻十分有限。總的來說,美軍的重型突破師相比美軍現有編制在戰力上有突破,戰法上也有創新。但是想要和我國陸軍正面對抗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