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具有悠久的歷史,在眾多古代文獻中都有關於儺的記載。儺起初是一種祭祀儀式,是在人類認知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祛病攮災的一種手段。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儺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在江西的南豐、上饒等地,儺依然活躍在鄉間的土壤。每逢新春佳節,當地人便會自發組織演儺。
儺是什麼?這篇文章帶大家揭開儺的神秘面紗,一起感受數千年前的神秘氣息。
一、久遠而盛大的儺儀
在《論語·鄉黨篇》中,有“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的記載,說明在春秋時期便有儺的存在,足見儺的歷史之悠久。
到了唐朝,儺是官方祭祀活動中的重要部分,史書中對儺有詳細的記載,對於跳儺者的選擇標準、演儺時的人數、不同人員在演儺過程中的職責以及跳儺的儀式流程等內容均有介紹。說明儺在唐朝是備受重視的一項活動。
在宋代,儺即是官方的祭祀活動,同時也在民間流傳。在皇宮在,有專門的舉行儺儀式的機構,在演儺時,他們頭戴面具,身穿繡畫的雜色服裝,手裡拿著武器、旗幟等物品,裝扮成將軍、判官、鍾馗、土地、灶君等各種神仙。演儺場面宏大,從宮中一直到宮外。
與宮廷儺儀相比,民間的演儺規模較小,而且民間的演儺者主要是為了解決生計問題。到了相應的時節,“街市有貧者”,他們三五個人組成一個隊伍,裝扮成鍾馗、判官等各種神鬼形象,一路敲鑼打鼓,以此賺取錢財。
二、江西儺的歷史起源與發展
江西的儺,相傳與漢代長沙王吳芮有關,在撫州南豐的地方文獻中,有吳芮帶兵駐紮軍山的記載,在駐軍的時候,吳芮向附近的民眾,“祖周公之制,傳儺以靖妖氛”。
吳芮是什麼人?
吳芮是江西餘干人,在秦末漢初時是百越地區的首領,有地方誌記載他是吳王夫差的後人。在劉邦稱帝后,被封為長沙王,封地包括豫章、長沙等地。吳芮在帶兵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病死,是漢代少數得到善終的異姓王。
江西南豐的地方文獻記載中,儺舞便源於吳芮在駐軍過程中的傳授。
在宋明清乃至建國初期的時候,江西南豐等地的儺十分興盛,宋明清時期在江西南豐等地廣泛流傳,而在建國初期有機構專門組織儺舞活動,逢年過節的時候,眾多儺隊集中在一起進行比賽,熱鬧非凡。
如今,儺雖然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甚至很多人都不認識儺這個字,但在江西南豐、上饒等地,每當新年到來,一些鄉鎮便會熱熱鬧鬧的開始儺的表演。
儺的表演過程中,有敲鑼打鼓的,有戴著神仙和武將面具的,比如灶君、鍾馗、關羽等,也有戴著面具裝扮成小鬼的,整個儺的表演過程主要是祈福消災,祛除災病,或者祈求子孫繁衍。
儺的表演實際上沒有什麼花哨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古樸、自然,充滿原始氣息,但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作為新年的一種民俗活動,儺的持續時間很長,不僅單次表演的時間長,整個儺儀完成也需要十餘天的時間。
如今,儺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並且被搬上舞臺。
除了江西南豐、上饒等地有儺外,湖南、貴州、江西、重慶等地也有儺的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