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眸玉爪目懸星,群獸聞知盡駭驚。怒懾熊羆威凜凜,雄驅虎豹氣英英。”——夏言《獅》
獅子對古代中國來說,是一種外來物種。
後來,獅子透過絲綢之路由周邊國家朝貢給中原王朝,獅子對我國社會的習俗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如我們有了舞獅這樣的民間傳統藝術,每到佳節慶典,都少不了請舞獅隊來助興。
在古代的宮殿、寺廟、園林中也不乏石獅子和獅子元素的建築出現。
然而,其實在我們的祖先最早見到獅子時,對他卻是一種有些輕蔑的態度,當時的皇上看不起湖人進貢的動物,讓人拿去喂老虎,誰知老虎卻趴著不敢動。
貢獅的歷史
獅子作為一種奇珍異獸,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傳入中原。
最早有記錄的貢獅始於東漢時期,據《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記載:
“西域長史班超擊莎車,大破之。月氏國遣使獻扶拔、師子。”
對於這次的貢獅,在《後漢書·班梁列傳》中也有詳細的記載:
“初,月氏嘗助漢擊車師有功,是歲貢奉珍寶、符拔、師子,因求漢公主。超拒還其使,由是怨恨。永元二年,月氏遣其副王謝將兵七萬攻超。”
對於獅子的外形,古人最早是這樣說的:“師子形似虎,正黃,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鬥。”
在古人眼中,獅子有三個特點:形狀像老虎、顏色是黃色的、尾端的毛很大。
到了唐代,康國向唐太宗進貢獅子時,唐太宗詔虞世南為之做賦。
在這篇賦中,虞世南是這樣描寫獅子的:
“其為狀也,則筋骨糾纏,殊姿異制,闊臆修尾,勁豪柔毳,鉤爪鋸牙,藏鋒畜銳,彌耳跪足,伺間借勢。”
因為身負皇命,所以在虞世南的描寫中,獅子的形象幾乎是被無限地美化以華麗辭藻修飾而誇大了。
到了馬歡在《瀛涯勝覽》中介紹阿丹的獅子時說:
“其獅子身形似虎,黑黃無斑,頭大口闊,尾尖毛多,黑長如纓。聲吼如雷,諸獸見之,伏不敢起,乃獸中之王也。”
這個記載就與東漢時期最初的獅子形象相差無幾了。
然而,別看古人對獅子外形的描述好像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字裡行間透露著對這種猛獸的敬畏,在歷史上多次的貢獅事件中,曾經發生過一件趣事。
東魏年間成書的中國古代佛教史籍《洛陽伽藍記》中,就記載了這一件關於貢獅的趣事。
虎皆瞑目,不敢仰視
這隻貢獅,是北魏時期波斯獻給洛陽的獅子,但是卻有一番曲折的經歷。
公元五二四年四月,高平鎮人赫連恩等聚眾起義,推敕勒酋長鬍深為高平王。
胡深從此佔據高平地區,派遣他的大將万俟醜奴、宿勤明達等攻打北魏徑州,屢戰屢勝,勢力發展很快。
兩年後,北魏西行道臺和大都督崔延伯調集步兵十二萬,騎兵八萬,圍剿起義軍。
万俟醜奴率軍奮擊,打敗數倍於己的魏軍,獲得空前大捷。
又過一年,高平王胡琛遭到殺害,万俟醜奴“並其眾”,成為高平起義軍的新領袖。
公元528年七月份,万俟醜女自封為天子,還在佔領的城池效仿北魏設定了百官。
當時,波斯國為北魏洛陽準備了一頭貢獅,送獅者帶著獅子正好途徑万俟醜奴所在的高平地區,這頭貢獅便被醜奴截留了。
醜奴將此獅子稱為建元神獸,他的年號也是依據這個設立的。
兩年後,醜奴聚集了自己的大部分兵力圍住了陝西岐州,想要攻略關中地區,從而奪取長安。
於是,醜奴便命令大行臺尉遲菩薩、僕射萬侯僕自武功南渡渭水。
而這時,北魏政權已撲滅河北起義,騰出手來鎮壓隴東起義軍,也就是万俟醜奴所率領的起義軍,形勢對起義軍漸趨不利。
同時,北魏政權的控制者爾朱榮遣其從子爾朱天光為雍州刺史,遣大將賀拔嶽、侯莫陳悅為左右大都督,入關圍剿經過幾次交手之後,爾朱天光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揮師北上,打万俟醜奴一個措手不及。
万俟醜奴節節敗退,先是棄平亭,後又丟高平,終於被擒住,押解送往洛陽。
當時那頭被万俟醜奴截獲的波斯國進貢的獅子從528年開始就留在了原州,万俟醜奴被抓之後,獅子也被送往了洛陽。
《魏書·西域傳》記載:“於正光末(524)譴使貢獅子一,至高平,遇万俟醜奴反,因留之。醜奴平,送京師。”說的便是這件事。
當時的皇帝北魏孝莊帝看到獅子之後,心中略有些失望。
只見那個獅子雖然個頭很大,但是經過這幾年的關押,早就沒了之前的神氣。
獅子棕黃色的毛髮看起來也掉了不少,此刻雖然在對著大殿上的人怒吼,但是可以看得出它是又焦躁又恐懼的。
於是,孝莊帝就對侍中李彧說,這所謂的獅子看起來病懨懨的,莫非波斯國在糊弄我們。
聽說老虎看見獅子之後一定會低頭順從,就找個老虎來試試這獅子吧,如果它是假的,把它為給老虎當食物也不錯。
侍中得令之後立即傳話下去,讓各個地方的官員去抓老虎給皇帝。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一聽說皇帝要各個地方進貢老虎,不管當地有沒有老虎,官員們都紛紛行動起來,都想要憑著這次的供奉得到朝廷的青眼,讓自己加官進爵。
在歷史上,福建、江西、湖南、陝西、河南等地的地方誌都有記載著老虎的存在。
儘管捕虎非常困難,當時陝西的山陽縣和河南的鞏縣還是為孝莊帝進貢了兩頭老虎。
除了老虎之外,為了討孝莊帝的歡心,他們還多送了一隻豹子。
聽說吩咐下去要找的老虎已經找到,孝莊帝馬不停蹄放下了手中的政務,傳令下去讓他們速速準備。
不久之後,老虎和獅子都被帶到了皇家園林——華林園。
孝莊帝在一眾侍從的簇擁之下,遠遠地坐在旁邊。
他們先是把兩隻老虎和豹子都放了下去,只見老虎兩隻前掌搭在石頭之上,仰天長嘯一聲,驚得周圍的鳥兒都紛紛飛了起來。
孝莊帝讚許地點點頭,這才是叢林王者的王霸之氣,那胡人進貢的東西,怎麼比得上北魏的猛獸。
隨後,讓孝莊帝頗為看不起的那隻獅子也被放了下去。
孝莊帝本以為老虎會一躍而起將獅子撲倒在地,誰知道老虎並沒有這樣做。
它先是警惕地繞著獅子轉圈,隨著它的走動,獅子也動了起來。
二者就在場上左右地來回行走,都在避免對方繞到自己的背後,免得遭受到襲擊。
獅子抖了抖自己的鬃毛,發出陣陣的低吼,開始在地上摸自己的爪子,亮出兇猛的獠牙。
老虎和豹子見此都閉攏了眼睛,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也不抬頭。
孝莊帝見狀站了起來,想著這老虎實在不爭氣,本是想拿著波斯小國送的獅子給你加餐,你卻害怕了起來。
在華林園裡,養著不少奇珍異獸。
有侍從和皇上說,園子裡還有一頭盲熊,長得很是兇悍,拿它來試一試,或許這波斯國的獅子會害怕。
孝莊帝點點頭,讓人趕緊把盲熊牽出來。
不一會兒,馴獸師帶著盲熊走了過來。
誰知這頭高大威猛的盲熊一聞到獅子的味道就開始逃竄,馴獸師牽也牽不住。
看到這個景象,孝莊帝哈哈大笑,直呼稀奇。
不久後,孝莊帝去世,由廣陵王接替了帝位。
當時,那頭獅子還被豢養在宮中。
已經即位的廣陵王知曉之後,下了一道詔書。
詔書中寫道,把禽獸囚禁在深宮之中,是違反了禽獸的本性,我們應該把他們都放歸於山林之中。
於是,那頭從波斯送來的獅子又被北魏派人送回波斯。
但是波斯國距離洛陽實在是太過遙遠,領了這個差事的人覺得根本就不可能送到,於是在半路上便把獅子給殺了。
本以為這件事處理得很好,雖然還沒到波斯,但在那麼遠的地方把獅子殺了應該也不會有人知道。
但是卻有官員察覺到了此事,還把這件事上報給了皇帝。
當時的皇帝知道之後卻沒有追究那個人的罪責,反而說,哪有因為獅子而判人罪的。
後來,這個送獅者的罪責便被免除了。
這隻波斯來的獅子雖然死了,但是貢獅的傳統一直延續了下去。
到了南朝的劉宋時期,除了貢獅之外,還有貢獅子皮的現象。
歷史上著名的柔然就曾經向南朝齊進貢過獅子皮,當時柔然和北魏常常發生戰爭,獻獅子皮也是為了聯合齊攻打北魏。
獅子皮能夠成為貢品,而且還有人用扶拔皮冒充獅子皮,說明當時的獅子時十分珍貴罕見的。
到了唐朝,貢獅就更加頻繁了,唐太宗貞觀九年康國獻獅、唐高宗顯慶二年吐火羅獻獅、武后萬歲通天元年大石獻獅、唐玄宗開元七年拂菻和火辭彌獻獅、開元十年波斯獻獅……
到安史之亂之前,足足有八次貢獅,可知唐朝皇帝所看到的奇珍異獸,是比北魏孝莊帝多多了。
作為“異獸”的獅子
古代人認為獅子威猛高大,所以將其當作保護神,具有去兇辟邪的效果,石獅子和舞獅都有這層予以。
有學者認為,獅子對於古人來說,只是“異獸”或者“奇獸”,並不是“瑞獸”。
就像孝莊帝對待波斯獅子的態度一樣,一開始並不相信這頭異獸有多大的能耐,之後老虎的反應才讓他確信,可知獅子在古人心中最開始是沒有神化的。
參考資料
《万俟醜奴與波斯獅子》
《洛陽伽藍記》尚榮譯註 第241頁
《中國古代貢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