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司波圖大大折騰私有云以及軟路由已經兩年有餘,之前也玩過威聯通,群輝,鐵威馬,華碩等一線品牌的私有云,也說得上是個私有云發燒友了,不得不說,看著司波圖大大的影片一步一步配置完後私有云系統真的很有成就感,也跟著司波圖大大入了不少硬體,從剛開始的貓盤到惠普800G1 USDT,再到現如今的極空間Z4,必須承認,這一次入手的極空間Z4在體驗上以及便捷性上真滴秒殺那些自己DIY的私有云,而且作為成立兩年有餘的初創公司,能做出如此精緻的私有云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作為一個喜歡折騰的DIY玩家,鹹魚和淘寶必不可少。不過極空間的產品,嘿嘿,只能自己去囤,別指望淘到二手貨!因為玩過的朋友一定會被他的軟硬結合的系統所折服。
很多DIY玩家估計都和我一樣,看過極空間Z4的評測影片,很容易被極空間Z4的外觀以及獨有ZOS系統所吸引。在京東蹲了好久,終於蹲到一臺4G的極空間Z4,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度體驗,現在和大家聊聊。
極空間的私有云產品總共有兩款,一款是雙盤位ARM單網口的極空間Z2,一款是四盤位x86雙網口的極空間Z4。考慮到自己對於效能以及儲存容量的需求,果斷入手了極空間Z4,但是對於一般的個人使用者,Z2效能也夠用,雖然兩款產品在處理器架構上不一樣,但是在軟體體驗上完全一致的。如果你也是DIY玩家,我建議你選Z4,效能拉滿就完事。
私有云最看重的是系統
在配置上,極空間Z4採用了英特爾的J4125四核心處理器,而且搭載了UHD600核心顯示卡,實測下來可以做到4 K H265實時轉碼,不得不說,在極影視的強大資源整合能力加持下極空間確實是為了影音而生的。
在網口配置上,搭載了英特爾2.5G網絡卡,這對於這個價位的私有云,搭載雙2.5G網口很有誠意,而這兩個2.5G網口可以在私有云的後臺中配置鏈路聚合,也就是說可以將兩個網口併發傳輸資料,理論最大頻寬為5G,可惜筆者手上沒有萬兆交換機,測試不了鏈路聚合後的的效果。筆者購買的這款極空間Z4板載了4G執行記憶體,比較遺憾的是不能自行拓展執行記憶體,而8G記憶體的版本太難搶到了,其實4G也夠用,基本上不會爆記憶體。
作為新興的私有云品牌,極空間的系統目前還是沒有群輝以及威聯通這些私有云大廠完善,也相信極空間會繼續完善,但是經過那麼多天的深度體驗,給我的映象就是簡潔易用,而且每個選項和功能都有相關的說明,這對於私有云的新手小白尤其友好。
值得一提的是,極空間在移動端APP並不像群輝以及威聯通那樣把功能拆分到各個APP中,每次想要執行一個套件就要安裝一個APP,這樣的體驗著實比群輝和威聯通強得多。
極致的觀影體驗
在這段時間的體驗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極影視了,對於威聯通,群輝等傳統一眾私有云使用者而言,影音播放想必是所有玩家必折騰的專案,對於Emby、Plex、Kodi、Infuse、Jellyfin等軟體都不陌生,但是,在我使用過極空間Z4的極影視之後,我可有話說,極影視大概是我見過播放本地影視最好的播放軟體了,沒有之一!
極影視能夠自動匯入資料夾中的影音檔案,自動匹配好電影的封面,簡介和電影的評分,對於電視劇,還會自動對電視劇集數進行排序,無論是電腦端還是移動端甚至是TV端,影音內容都有很好的呈現,這對於影音發燒友來說可太香啦,要知道現在的影視版權都在愛優騰手上,要找一部電影往往需要下載多個影視APP,更別說現在大部分影音都需要VIP的,將影視內容存放在私有云中,得益於極影視的完美呈現,對於本地影視資源一目瞭然,看片,就要隨心所欲。
極致的圖片管理
筆者同時也是一名攝影愛好者,而且沒有刪除照片的習慣,閒暇之餘看看曾經拍攝的照片也是生活中的享受,久而久之,發現自己手機,相機中的記憶體都快要爆滿了,但卻又捨不得刪除,自從有了極空間Z4,手機中照片有了新的歸屬,透過極空間的APP,手機中的照片能夠自動上傳到極相簿,實測下來,手機在內網中,上傳照片的速度幾乎能跑滿路由器與手機之間的傳輸速率,在外網,也能跑到高速上傳照片,極影視給我帶來的便利不僅於此,手機的相簿備份到私有云中,我的手機,電腦以及iPad都能隨時檢視手機的照片,隨時對照片進行後期處理。
極致的Web端體驗
極空間Z4在web端的的體驗很便捷,配置好私有云的網路以及賬號之後,不用在配置路由器的埠對映以及申請公網IP,只需在瀏覽器輸入https://www.zconnect.cn/即可在內網或者外網訪問自己的私有云系統,換裝置之後進入頁面輸入賬號密碼還不能直接登入到私有云的後臺,需要簡訊驗證碼驗證才能進入後臺,不得不說,極空間私有云對於資料安全部分還是非常重視的。
極致的移動端應用
極空間Z4在移動端的UI基本上和web端一致,但是增加了微信檔案備份,相簿備份以及手機備份,大家關心的極空間在外網備份檔案以及下載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基本上可以跑滿4G的上行速度以及寬頻的上行速度,無論是安卓端UI,還是ipad端,帶來的體驗都無愧極空間之名。
需要指出的是,iPad端的APP還沒適配橫屏以及分屏,真切希望極空間能夠儘快跟進。
軟硬結合重新定義私有云
除了出色的軟體體驗,極空間Z4在外觀上辨識度極高,上下兩塊灰黑色磨砂鋁合金衝壓成型包裹機身,配合中間的黑色機身主體,呈現一個Z字型,而在“Z”的中間巧妙地容納下了一個USB3.1介面和一個typeC介面以及硬碟指示燈,顯得一體性極強,機身正面也是一塊一體磨砂鋁合金擋板,只需輕輕一按就可以取下前置擋板,見到硬碟倉,不得不說,如此設計還是很有質感滴。
機器的硬碟架採用鏤空設計,而且兩塊硬碟的間距很大,非常有利於硬碟在讀寫過程中的散熱,延長了硬碟的壽命。
極空間Z4的硬碟槽做工也是很精細的,採用卡扣來安裝硬碟,開啟兩邊的卡扣將硬碟放上再壓緊卡扣即可完成硬碟的安裝,這樣的設計對於硬碟的安裝還是很方便,而且牢固程度也很高,再加上硬碟槽上貼了四塊海綿以及採用自帶橡膠的卡針,減少了硬碟的共振,保護了硬碟,這一點給極空間點個贊!而且硬碟倉也預留了2.5寸硬碟的位置上,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裝2.5寸硬碟時需要自備螺絲。
由於還沒買私有云硬碟,先用兩塊塊西數紫盤來測試了,整個安裝過程一氣呵成。
極空間Z4採用了外接12VDC電源供電,自帶了一個12V 8A的電源,保障了供電的穩定性,要是能夠將電源整合在機器內部就好了。
作為DIY的愛好者,極空間Z4在在拆卸過程還是非常容易,而且拆機不影響產品的保修,只需擰下底部的四顆螺絲即拿下底部的鋁合金外殼,這塊鋁合金外殼非常有分量,而且一體衝壓成型,足足有兩三毫米厚,可見極空間Z4的堆料豪華。
拆開私有云的上蓋板,可以看到極空間Z4的主機板,黑色的散熱片覆蓋了處理器以及記憶體顆粒,整個主機板的做工非常規整,主機板上還提供了一個m.2 nvme插槽,作為私有云的快取盤,理論最大頻寬為10G,可以有效提高私有云的讀寫的效率,筆者這邊沒有多餘的m2硬碟,快取盤就不做測試了,整個私有云中只有一把14釐米液態軸承散熱風扇來給硬碟和CPU散熱,實際使用下來,極空間的散熱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在工作的過程中幾乎聽不到風扇的聲音,只有硬碟聲,而在私有云不進行讀寫時,機器也會自動休眠。
極空間Z4還在正面加上了一個RGB燈條,而發光二極體卻在主機板上,透過光導纖維導光到前面板上,在私有云中加入RGB的,實屬少見。
總結:作為一個新興的私有云品牌,這一次的極空間的Z4著實是很有誠意,無論是外觀,硬體配置以及軟體生態,確實是國產私有云中的一匹黑馬,在整個使用過程中,極空間Z4的ZOS系統著實易用,就像是資深私有云玩家為私有云新手獨家配置的,對於日常的工作娛樂綽綽有餘,要是能夠開放ZOS系統供第三方開放者豐富生態那將是極空間使用者的一大福音,尤其是能夠支援虛擬機器以及docker。而對於私有云新手使用者,極空間Z4這款產品不容錯過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