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線下移動支付剛剛冒出萌芽,支付寶成為了先鋒者。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支付寶只是被作為與淘寶捆綁的線上擔保工具來使用。
因此,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是個陌生的存在。
南寧一位有遠見的酸嘢店老闆成為了第一個使用支付寶條碼收款的線下商家。他還預言,這將是未來的主流付款方式。
他的洞察在當時遭到了諸如“脫褲子放屁”的謾罵。
如今,事業有成,坐擁四十多家連鎖店,身價也已千萬。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梁橋是一名退伍軍人。2004年退伍後,他當過水泥工、裝修工、做過銷售,卻始終沒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事業歸屬。
2012年的一天,梁橋回老家都安喝喜酒,第一次嚐到了一種叫做“酸嘢”的美食。
這是一種將各色各樣的新鮮瓜果蔬菜進行醃製後,變成的酸味小吃。
於是梁橋決定拿這個來嘗試創業。此後,他專程回都安拜師學藝。
學成後,這個年輕的小夥在南寧的一條老街,租下了一間僅有三平方米的門面,啟動了自己小小的事業。
忙前忙後地準備,梁橋終於迎來了開張的第一天,但是那天他只收獲了四十二元的慘淡營業額。
盛夏的酷暑,讓酸嘢難以長久儲存,到晚上仍賣不出去的食材,梁橋捨不得扔,都會自己吃掉。
萬事開頭難,在部隊待過的梁橋,敢闖敢拼,毫無退縮之意。
後來,他想出了很多提高銷量的新奇點子。
他在小小的店裡實行了會員制,每月不定期設定幾次屬於會員的折扣價。
要是當天的酸嘢賣不完,他還會在夜市快結束時宣傳著買二送一。
在梁橋的嘗試下,生意逐漸踏上了正軌。
不過,對於後來成為網紅店,梁橋也沒有料到。
2011年9月,在公眾生活中還非常陌生的支付寶宣佈正式應用“條碼支付”,進軍移動支付領域。
此前,支付寶一直是作為淘寶的線上擔保工具,並沒有線下使用者。
這一訊息的釋出,顯得過於冷淡,當時的官微上僅僅只有兩條的轉發量,並且現實中也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商業方面的任何響應。
2012年初,這個新奇的移動支付工具被梁老闆注意到。
琢磨一通後,他決定在店裡推出支付寶收款服務。
敢於嘗試的梁橋成為了全國頭一個嚐鮮的小商家。
梁橋在其三平米的小店拉起“本店支援支付寶手機付款”的紅色橫幅。
考慮到這種付款方式很少有人知道,梁橋還細心地研究製作起詳細的支付流程圖。
“方法一,點選條碼付款;方法二,點選我要付款;方法三,點選手機轉賬。”
這是梁橋張貼在店內冰箱醒目位置的攻略。
一時間,來梁橋店裡湊熱鬧的人很多,也有人向梁橋瞭解起這一新奇的玩意。
不過,實際使用者卻寥寥無幾。
一週過去,梁老闆只收到了四筆透過支付寶獲得的收款,而且每一筆都是帶著獵奇的性質支付的。
這時,梁橋的親人和朋友開始對於他“吃螃蟹”的行為提出了不認同的態度。
朋友認為本本分分地做好酸嘢的買賣就足夠了,沒必要搞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他的父母也開始勸他:“其他酸嘢店都沒有搞這個,經營得也好好的,你搞這個是幹嘛,沒事找事做嗎。”
梁橋也承認,在推出手機支付寶付款的方式後,直接效益並不可觀。
但梁橋始終保持著自己內心的看法,他覺得剛開始群眾的接受度自然不會高,這是符合常理的,可以不必過於在意目前大不如人意的效果與外界的批評施壓。
“對我來說,這是件可以堅持的事情,好事還在後頭。”
同時,他還作出了一個在當時無人相信的大膽預言:“數字支付,這麼便捷的支付方式,我覺得未來幾年,將會是一個主流的付款方式,它會改變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
網紅與非議
狹小的酸嘢店,被梁老闆設計得十分精巧,門面約兩米寬的位置擺滿了酸壇,而上面掛著的是大大小小的紅色橫幅。
那段時間,有不少路過的顧客將這家酸嘢店拍照上傳到了網際網路,吸引了不少南寧本地的群眾。
酸嘢店前開始變得人潮湧動,梁橋在店裡忙碌地夾著水果。
也有不少記者前來走訪。他們發現顧客對新潮的支付方式在精神上給予著很大的支援,而在行動上卻仍處於猶豫的觀望狀態。
所以絕大部分顧客使用的依然是現金購買,對於掃碼支付這種方式,他們通常是看一眼就沒有下文了。
梁橋面對鏡頭時也直言:“他們只是覺得新鮮,沒多少人用的,因為很多人覺得不安全,他們現在也暫時不會輕易相信這個陌生的支付環境的。”
記者還採訪到了與梁橋相鄰的店鋪老闆,這位老闆提到:“梁橋的這個小酸嘢店開張才一年多,就把附近另外一家賣酸嘢的店擠垮了。很多人都是好奇,衝著他這個支付寶,來他這買酸嘢的”。
酸嘢店的附近是一所中專學校,這所學校的學生放學後便成為了梁橋店裡的主角。
“感覺很新奇很好玩,這裡離我學校很近,我班裡的同學們都知道,有的同學還說如果忘記帶錢了,可以試試用支付寶付款的新方法。”一位在酸嘢店門前排隊的學生說道。
媒體的光臨讓梁橋登上了本地的新聞,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門店的獨特。
網際網路上議論紛紛,許多網民發表了對梁橋讚賞的言論:“梁老闆真有創意,賣酸嘢也能搞出新花樣來”;
“這家酸嘢店我經常光顧,老闆賣酸嘢都一年四季變著法子搞,現在他成為第一個實行支付寶條碼收款的商家,在我看來一點也不奇怪”;
“瞬間覺得南寧才是大城市,吃酸嘢都可以用上支付寶了”……
梁橋的酸嘢店最後還被網友評為“南寧最潮酸嘢攤”。
“酸哥”梁老闆也一時間成為了“網路紅人”,也享受著身份帶給生意上的紅利。
不過熱度持續而猛烈的高漲,非議聲也隨之而來。
支付寶在一開始時,並不能像現在這樣能一鍵付款,在實行快捷支付之前,每筆交易都要有三次的跳轉頁面。
於是有人開始冷嘲熱諷:“這種方式不可能普及,就是個噱頭”;
“這人就是在那炒作,這麼付錢,哪能有從兜裡直接掏錢安全”。
甚至還有人挖苦道:“買幾塊錢的東西,還要花掉幾分鐘的時間,要輸密碼,還要慢慢核對店家賬號,搞得這麼麻煩,直接用零錢不方便嗎,簡直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梁橋面對這些非議,仍然保留著他果敢而執著的想法。
他回應道:“我承認我為了自己的生意帶有少許營銷的成分,但我發自內心地覺得未來幾年移動支付會成為主流,我相信支付寶的潛力。”
從三平小店到身價千萬
從2011年首次推出條碼支付以來,過去了11年。
如今的梁橋坐擁四十多家門店,已經是事業有成的大老闆了。
梁橋始終保持著對新事物的洞察和學習,眼界也決定了他越走越發達的生意之路。
2013年,有了資金的儲備,梁橋在南寧的一處鬧市開起了第二家酸嘢店。
這家店的空間寬敞了非常多,也配上了豪華的裝修,而店裡不變的是,依舊支援著支付寶掃碼付款。
自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支付寶成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廠商,中國也成為移動支付最普及的國家。
如今,支付寶的功能與模組越來越豐富,與我們的生活也更加息息相關。
日常的消費已經隨處支援支付寶付款,就連水、電、煤、通訊等繳費只需在支付寶輕觸頁面即可完成,徹底地免去了來回奔波的勞累。
2016年,移動支付大爆發之際,梁橋的酸嘢店也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
反應敏銳的他透過連鎖的方式,以自創的品牌在廣西陸續開了40多家酸嘢店。
這在當時的火爆程度是,當有人一提到酸嘢,便會條件反射到他家酸嘢。
那時,還有許多遠在千里慕名的網友,向他電話訂購酸嘢。
經商頭腦活躍的梁橋沒有拒絕,還索性開起了淘寶店。
他想讓全國各地的人民能夠輕易地嚐到南寧特色美食,同時還能宣揚一下南寧的“酸”文化。
後來,大老闆梁橋還和朋友一起合作經營了幾個高品質的南寧特色食品品牌,也推廣到了淘寶進行線上線下的同步銷售。
多項業務的收入源源不斷地向梁橋流入。
“支付寶實錘預言家”
現在,梁橋的身家保守估計已經超過2000萬,而如今他被人嘲諷的神預言也得到了實錘。
2020年9月8日,世界朋友節前夕,支付寶平臺用一個梁橋當年被採訪的影片,呼喚這個八年前看好它的朋友。
“有沒有一個朋友,在別人都不看好你時,只有他站出來挺你,雖然你們從未見過面。9月9日是世界朋友節,我們想找到這樣一個朋友。”影片的初始是這樣真摯的字幕。
支付寶也透過微博發話:“梁橋,你在哪?聽說明天是世界朋友節,當年相信我的人不多,但你給了我金水,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準備了100瓶金(銀花露)水,想送給你這位8年前選擇相信我的男人。”
支付寶還向網友求助:“大家有認識他的嗎?幫我要下他的地址!”
這個當初被不少網民冷嘲熱諷的“預言家”,如今卻成了支付寶要苦苦尋找的老朋友。
藉助網友的力量,支付寶真的將100瓶“金水”發往了梁橋的地址所處。
同時,支付寶也再一次感謝了梁橋的力挺和預言,還授予了梁老闆“實錘預言家”這一調皮又認真的稱號。
對於支付寶的發獎,梁橋有些驚喜,他表示:“沒想到八年前自己無意間做了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情,感謝支付寶這麼多年了還記得我,也非常榮幸能夠獲此殊榮。金銀花露水我就不客氣啦,祝你們越來越好,也希望你們未來能將更多的不可能化為日常!”
2021年,曾有記者跑到梁橋的酸嘢店去採訪過他,發現梁橋的酸嘢店還開設了外賣服務。
如今成為大老闆的他,甚至比以前還要忙碌,不僅要看店面還要管理網上的訂單。
記者詢問正在購買酸嘢的客人:“你們是第一次吃這家店嗎,認為好吃不。”
他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好吃哦,初中開始就在這家店消費了,也算是看著這家店開到航洋去的,特別是他家酸芒果,吃過都難忘去。”
梁橋前衛的思想、開闊的眼界、敢於嘗試的精神、缺一不可地讓他成為支付寶史上第一個用條碼收款的線下商家,更讓他成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小店支付第一人”梁橋的生活明顯已被數字經營工具所改變。
他不僅驗證了他的預言,也看到了當年堅信會成為趨勢的付款方式成為了主流。
雖說梁老闆手握千萬的財富和支付寶並沒有特別的互利關係,但是從梁老闆願意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使用支付寶條碼付款這一從未出現的工具,充分地彰顯著他是有卓越的遠見的。
獨到的眼光以及勇於嘗試新生的事物,成功對他來說也是必然。
結語:
人們接受新事物總會經過從無知到有知的過程,而在人們“無知”階段中沉澱下來的,是那些敢於直面質疑嘲諷,仍看得見遠方並迎難而上的人。
日後,他們看似被天上的餡餅砸中,殊不知,這就是命運暗中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