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我對2022年網際網路中概股的基本看法如下:
- 在3-5月之間將出現最後一波下跌,勢頭不一定很兇猛,但足以讓許多投資人喪失信心;此時,絕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將非常便宜。
- 在8-10月之間將出現急劇反轉,不一定有明顯的訊號,投資人會在遲疑中逐漸入場;但是,這次上漲的幅度絕不會有2020年的那麼大。
- 10月以後,網際網路行業將明顯分化:如同現在的美股科技股一樣,強者恆強,商業模式得到驗證的公司享受高估值,大部分公司被冷落。
- 今後多年,優質的產品型、內容型公司將崛起,在資本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能完成產品/內容轉型的平臺型公司將逐漸落伍。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我無法詳細解釋上述判斷的邏輯。但是,有些事實我們還是可以複習一下的。我一直認為,只要認清了事實,我們就能看清大部分未來。此時此刻,對於整個網際網路行業,最重要的事實無非是如下幾條:
首先,平臺經濟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抑制資本無序擴張的政策,是在2020年底至2021年逐漸成型的,至今也就推行了一年左右。這樣一套複雜的產業政策一旦成型,不可能在短期內轉向,至少也要以2-3年為一個週期。當然,資本市場的轉向可能早於政策週期,但不可能早太久。凡是認為對網際網路行業的監管會在未來1-2個季度內明顯放鬆的看法,顯然是不現實的。
從2022年1月的公開資訊看,主管部門希望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加大對硬科技的投資、履行社會責任、促進財富分配的公平性,這個方向沒有任何變化。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主流網際網路公司將不會以利潤為主要考核指標,從而不會交出特別好的財務報告。
其次,作為一個整體,網際網路中概股只是抹去了2020年2月以後的全部漲幅而已。一些熱門公司才跌到2020年4-7月的水平,估值水平也談不上多低。有人認為,騰訊、阿里僅有20多倍的動態P/E,已經算很低了;然而,美股的蘋果、Facebook的動態P/E也僅有20倍出頭。目前的網際網路中概股估值只能說是“合理偏低”,還談不上“非常低”。
曾經經歷過2001年第一次納斯達克泡沫破滅、2008年金融危機的投資者肯定會記得,股價很便宜,並不構成抄底的理由——因為總有更便宜的時候。在牛市中賺到錢的投資者,絕大部分會死於熊市期間的反彈抄底,就像從2021年3月以來反覆發生的事情。
再次,許多網際網路公司,尤其是成立時間較晚、上市較晚的那些,還沒有適應從“野蠻生長模式”到“精耕細作模式”的轉型——前者只注重使用者增長和收入增長,並不關注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後者則注重投資回報率和風險收益比。在一個人口紅利尚未耗盡、潛力很大的市場,“野蠻生長”是正確的道路;可是現在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已經不屬於這種市場了。
許多新興網際網路公司仍然天真地認為,一旦資本市場稍有好轉,它們就可以繼續過去那種“融資、燒錢、砸使用者”的遊戲。可惜,這個遊戲已經永遠結束了。資本市場不會再給它們錢,它們燒錢也砸不到太多使用者,僥倖砸出使用者也不能形成良性迴圈。等到所有公司都認同這一點時,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才能進入一個新階段。
最後,我們還需要考慮國內乃至全球的宏觀經濟。我不是經濟學家,在此就不獻醜了。但我必須強調,2022年的宏觀環境顯然不站在網際網路行業這一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網際網路);宏觀事件、宏觀資料不給網際網路公司挖坑就很不錯了,不太可能構成反轉的推動力。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還認為,在8-10月之間,網際網路中概股能經歷急劇的反轉,也就是觸底回升呢?答案很簡單:鐘擺總是在兩個方向反覆擺動,本次擺動始於2020年11月,至今已經擺過了一大半的路程。根據過去的經驗,以及常識邏輯,鐘擺向一個方向的擺動大致會在24個月內結束。所以,我們可以暫且把今年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視為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即便上述判斷稍有錯誤,也無傷大體——鐘擺可能向一側多擺動兩個月,從而在今年年底達到極值。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而言,早一兩個月還是晚一兩個月入場,不會有太大區別。
在此,我想表達我本人的一個堅定信念:網際網路公司,尤其是海外上市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仍然是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佳投資物件,或許要加上“之一”兩個字,但仍然是最佳投資物件。這些公司積累的人才、經驗、資源,與生俱來的行動效率,以及樸素務實的行事作風,遠遠優於其他大部分公司(但不是全部公司)。只要在主流網際網路公司工作過,或對它們進行過全面、深入的研究,你就會贊同我的上述說法。
悲觀的投資者會認為:網際網路行業增長最快的時期已經永遠結束了,所以估值中樞也將永遠下降。這個觀點很有道理。但是,在一個增長率普遍放慢的環境裡,如果有一個比較寬鬆的產業政策環境,網際網路行業仍然能貢獻比其他行業更快、質量更高的增長。我相信這一點,與其說是因為相信網際網路公司,還不如說是因為相信網際網路行業的那些人。
假設在2022年8-10月之間,網際網路中概股真的實現了反轉,接下來的主題詞將是“持續分化”。眾所周知,2020年的中概股牛市是雞犬升天——幾乎所有公司都大漲了,即便年初不漲,到了年底也會補漲。一些商業模式明顯較差、抗風險能力明顯較低的公司(名字就不點了),漲幅甚至遠遠超過了那些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公司。可是,下一次牛市會大不相同。
看看最近五年的美股科技股就知道:大的公司越來越大,成功的公司越來越成功;總而言之,強者恆強。因為資本市場所關心的無非是利潤和故事,優秀的大公司既能拿出更亮眼的利潤,也能講出更令人信服的故事。對正常的投資人而言,這種市場環境很好,只用認真研究一小撮優質公司就行了;不正常的投資人則會被市場消滅。
此外,我相信產品型、內容型公司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們相對於平臺型公司的估值折扣將逐漸消失。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產品方、內容方上市。這一點與上文提到的“強者恆強”並不矛盾,因為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公司也將“產品化/內容化”。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但不是本文的討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