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美股盤後,改名Meta後的臉書公佈業績以及相關指引,儘管營收比去年四季度有20%的增長,但是每股收益不及預期,更重要的是,使用者指標以及一季度的營收指引疲軟,讓市場更加擔心。根據公司的指引,一季度營收預計同比增長3%,比去年同期增加接近50%。對於廣告定價能力以及使用者等核心指標的擔憂,以及元宇宙相關投資的持續虧損,核心業務影響以及新拓展業績的雙重壓力,使得公司股價在盤後重挫23%,市值蒸發超過2000億美元。
而近期公佈財報後,另外一家受挫的網際網路巨頭是奈飛,其股價在1月20號公佈業績後兩天大幅度下跌達到30%,作為FANNG的核心標的,股價短期暴跌也的確拖累了市場的信心,引起市場的短期劇烈調整。
從這兩家公司的近期業績報告來看,2年的疫情使得大家受夠了居家隔離的生活,人們或許更加願意享受能出去走一走的生活,從而減少對於這些內容的需求。作為疫情最受益的行業之一,網際網路企業在過去的2年股價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無論是國內的美團,拼多多還是B站等漲幅都接近10倍,而海外的FANNNG更是引領了20年3月以後這輪全球股市的大漲。如果單從全球疫情逐漸的達到群體免疫,居民生活逐漸的迴歸到疫情前的狀態看,短期的需求減弱視乎不會對公司的遠期產生特別巨大的影響,但是實際上過去1-2年的變化來看,並不是這麼簡單。
除了疫情影響導致居家隔離以外,過去兩年最大的影響就是大幅度放水帶來的通貨膨脹的急劇飆升,歐洲美國的通脹紛紛創出近30-40年的新高,儘管我們的CPI沒有大幅度的走高,但是PPI的大幅度上漲,也確定對國內的經濟產生影響。在疫情發生之前,全球經濟就面臨著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變大,老齡化加速等多方面的影響,從而拖累世界經濟的發展,經過這麼一輪大放水,引起資產價格與物價的膨脹,部分中產以及以下的人群,在疫情中不僅沒有受到放水帶來的資產膨脹的好處,反倒是劇烈的通貨膨脹在不斷的洗劫其財富。於是我們看到了更多國家對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反壟斷調查以及最低的企業所得稅制度的逐漸誕生。
在保障民生穩定與巨大的貧富差距面前,過去20年受益於產業急劇變革帶來劇烈膨脹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了更大的回饋實體經濟的過程,無論是全球的反壟斷調查還是數字稅穩步推進,都只是剛開啟行業的變革,而在變革的同時,也不得不面臨更加內卷的現實——全球網際網路滲透率的逐漸見頂。
毫無疑問,過去的20年是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快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尤其是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中美兩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急劇的成長膨脹,無論是PC端還是如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企業似乎都能以超高的增速成長,這是伴隨著全球網民的逐漸提高,行業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這種增速或許已經逐漸的碰到了天花板。全世界就這麼多人口,除了工作吃飯,剩下來無論是看短影片,還是一般的社交軟體應用,亦或者是觀看電影電視的時間都很難出現總量的增長,只能是此消彼長。於是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啟了相互的競爭,相互深入彼此原來最擅長的領域,流量的爭奪意味著單個客戶獲取成本的增加,這將會成為必然。
於是,在Google以及Tiktok的雙重擠壓下,Facebook只能是選擇 ALL IN 元宇宙,改名Meta,巨頭們的業務視乎也越來越多元化,而在這背後競爭只會更加的激烈。15年之前,國內的電商企業上規模的只有淘寶以及京東,但是伴隨著拼多多的興起,蛋糕成了三分天下,而抖音電商火爆起來以後,自然的爭奪另外三家的市場份額,當總量不再增加的時候,行業從寡頭變成了壟斷競爭,這種競爭格局帶來的商業模式也逐漸變化。以前巨頭透過收購小的創業企業,從而能夠保持原有的競爭以及商業模式,但是伴隨著反壟斷的加強,巨頭在對新型的商業模式進行收購從而維持壟斷的成本就大幅度的增加。
蘋果活得相對好是因為少了華為的競爭,但是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全球網際網路巨頭的充分競爭也正在拉開帷幕,這既是趨勢也是無奈。當然對於使用者來說,競爭能夠得到更優質的,價效比更高的服務,對於企業來說想要繼續維持非常高的增長那必然需要拓展新的業務模式。決心最大的依舊是臉書,網際網路巨頭競爭越是劇烈,那麼對於新業務的渴求與投資就會更加地重視,鉅額的資本開支越會帶來更大的機會,我相信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亦或者是蘋果亞馬遜,對於新的商業模式都會有更大的渴望,畢竟大家都在盯著5G帶來的新一輪的紅利。
巨頭們的競爭日益的激烈,很多人對中概互聯指數或者恆生科技都比較看好,我承認,他們現在確實比較便宜,但是這是在過去幾年大漲的情況下。而當下看到的是整個商業或者競爭格局的鉅變的開始,而在5G或者6G的數字化的浪潮中,這些巨頭也會面臨不小的新入行企業的競爭壓力,或許能夠提供底層架構的賣鏟子的企業,相比於在新的業務模式還沒確定之前的巨頭,是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