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創稿
近年來,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柳源村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條件,以“菜—稻—菜”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調優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走進大河鎮柳源村堯基壩區,金黃的稻田裡,村民們正抓緊時間採收成熟的紅薯和晚稻,為冬季蔬菜栽種做好準備。村民鄧明義去年發展蔬菜種植嚐到了甜頭,眼下,他們一家人也正在自家田地裡收割紅薯,為種植蔬菜做好田間管理。
“開始種辣椒,然後種紅薯,挖完紅薯之後種菜,得千把兩千塊錢,拉完這點可能還有1500斤左右。”大河鎮柳源村村民鄧明義說。
近年來,柳源村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立體氣候明顯的優勢條件,以及群眾已有的農業技術,統籌規劃,在壩區推廣“菜—稻—菜”一年三熟產業發展模式,帶動群眾發展秋冬菜薹種植。
“我們採取‘菜—稻—菜’模式,把我們農閒的這個田也用起來,增加群眾經濟收入,我們的早春辣椒結束後我們就種稻谷,稻穀收後我們就種秋冬蔬菜菜薹產業。”大河鎮柳源村村支書陸朝輝說。
據瞭解,柳源村透過黨建工作引領,因地制宜整合土地資源,大力發展“菜-稻-菜”種植模式,目前發展“菜-稻-菜”共1300畝,不僅保障冬季“菜籃子”不斷,還提高田地綜合生產。(圖/文 王殷富、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