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2015年8月,國產東風-26、東風-21D反艦導彈,第一次對外公開亮相,表明國內在反航母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使得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由蘇聯首開反艦彈道導彈研製先河50多年後,終於將這一款劃時代武器應用於實戰,將國內對航母的攻擊手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而東風-26、東風-21D對其他國家海軍發展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劃時代的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
國產反艦彈道導彈雖然在2015年8月才正式公開,但以當時展示的數量來看,在此之前就已基本形成戰鬥力。對於這一點,數十年來一直以核動力航母編隊,為海上作戰核心的美國海軍,反應是最為強烈的。早在2014年就由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牽頭,開始研究海上編隊的新一代發展思路。2015年1月,由美國海軍官方正式提出了“分散式殺傷”概念,經過一年醞釀之後,在2016年2月開始,實際驗證“分散式殺傷”效果,並提出實際規劃。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美國海軍鑑於自身核動力航母,受到反艦彈道導彈這一新興武器影響下,做出的變革。
▲航母一直是美國海軍的核心
在2016年2月,美國海軍對一枚原本用於防空的標準-6導彈進行改造,成功命中一艘退役的護衛艦,完成了“分散式殺傷”概念的首次實彈測試。同月,美國時任國防部長卡特就此公開對外界表示,美國海軍會進一步提高標準-6的反艦效能,預計未來射程會延伸到200海里以上。公開表明了,美國海軍內部對標準-6用於反艦的重視程度。2016年4月,美國海軍組織了三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DDG-73、DDG-92、DDG-111),單獨組成水面編隊,以驗證在不編入航空母艦的情況,由驅逐艦、巡洋艦編隊,獨立完成海上作戰任務的能力。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防空導彈
此外,美國還在其當時正在建造的瀕海戰鬥艦上,加裝了原本並未規劃的反艦導彈,由於是計劃之外,使得反艦導彈的安裝被迫獨立於艦體之外,相比於瀕海戰鬥艦比較科幻並且隱身能力很強的外形,不然出現了一絲尷尬的味道。除此之外,美國對於其新一代“星座”級護衛艦,也提出了加強超視距反艦能力的要求。一改美國海軍之前不太重視中型水面艦艇反艦能力,往往僅搭載8枚射程不到200公里的“魚叉”反艦導彈作為點綴的情況。事實上,如何在不依靠航母力量,透過本身搭載的艦載直升機、無人機,或者是後方的情報、指揮體系,使得護衛艦、瀕海戰鬥艦具備超視距反艦能力,開始成為美國海軍所思考的問題。
▲加裝反艦導彈對瀕海戰鬥艦造成了明顯影響
除此之外,美國海軍也在F-35B垂直起降戰機研發成功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閃電航母”的理念,也就是將F-35B 搭載到現役的“黃蜂”級、“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上,最大約20架的搭載數量,使得以兩棲攻擊艦為核心打造的兩棲戒備群,具備比較強悍的空中作戰能力。並且,美國海軍還在近年來研發了新一代LRASM隱形反艦導彈,並透過B-52、B-1B轟炸機進行測試。最後的理想目標是塞入F-35的隱身彈艙,使其在不外掛,不破壞隱身能力的情況下,具備一定的反艦能力。
▲B-1B轟炸機發射LRASM隱形反艦導彈
總的來說,美國海軍提出的“分散式殺傷”概念。一方面在強調分散性,嘗試放棄以前以航母為絕對中心,聚集6到8艘巡洋艦、驅逐艦,組成大編隊的做法。畢竟航母本身較大的體型和造價高昂、建造時間長的特性,在反艦彈道導彈效能逐漸成熟並投入使用的情況下,受到明顯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在強調進攻性,美國海軍不甘心在航母編隊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失去對海洋的控制,因此,其試圖以造價更低、使用更靈活的兩棲攻擊艦為核心,打造弱化型兩棲戒備群。同時,又以驅逐艦、巡洋艦組建水面編隊,保證更低烈度的需求。甚至連瀕海戰鬥艦、新一代護衛也要保證超視距反艦能力,以便於在有需求的情況下,能夠承擔相應任務。簡單地來說,就是將以往由航母艦載機承擔的反艦任務,下放到所有艦艇共同承擔。
▲航母編隊的目標較大
從2015年提出分散式殺傷概念至今已有6年,從2016年開始實踐,也有5年多的時間,分散式殺傷的呼聲雖然很大,但動作卻有種越來越小的趨勢。美國海軍以兩棲攻擊艦搭載F-35B的規劃確實不錯,就目前來看也很有應用價值。但兩棲攻擊艦能搭載的F-35B數量雖然不少,卻並不意味能像航母一樣能有效運作這些F-35B,在其出動效率不高的情況下,實際上還是隻搭載少量F-35B,執行支援或空防任務,整個編隊仍然是作為執行兩棲登陸作戰任務的核心存在。後續建造的“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又再度恢復了塢艙以強化兩棲進攻能力,大名鼎鼎的“閃電航母”概念,實際上已經半途夭折。
▲滿載F-35B時排程壓力極大
至於巡洋艦、驅逐艦、瀕海戰鬥艦、甚至下一代“星座”級護衛艦,強化反艦能力的做法,事實上也只能說是聊勝於無。這種情況下組成的水面編隊,確實可以憑藉機動優勢和較小的體型,避開反艦彈道導彈的威脅。但問題在於,這些水面艦艇在不依靠航母的情況下,本身的反艦作戰距離已經劇烈衰減到150千米左右,這還是在有艦載直升機的引導下。由驅逐艦、護衛艦等艦艇,獨自承擔水面編隊作戰任務的做法,實際上已很難滿足高烈度海上戰爭的需求。
▲在2021年12月剛服役的DDG-118
再加上近年來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老化情況越發嚴重,預計在2025年左右將會迎來一波退役大潮,為航母執行護衛任務就已經捉襟見肘,實在是沒有太多精力完成分散式殺傷的作戰測試。至於瀕海戰鬥艦則更加艱難,其本身選材及定位的問題,導致最先建造的兩艘已經在今年7月和9月退役,噸位和效能也不足以支援完全反艦任務。至於“星座”級護衛艦,乾脆到目前為止還未開工,談及未來應用實在有些言之過早。
▲艦艇老化開始成為關鍵問題
應該來說,“分散式殺傷”是美國海軍並未經過嚴密規劃的情況下,提出的概念,在當時雖然紅極一時,並且目前仍然被美國海軍屢屢提及,甚至預計到2030年能夠形成有效的作戰體系。但客觀的來說,“分散式殺傷”本身有著非常明顯的妥協性質,無論是以兩棲攻擊艦為核心,還是縮小水面艦艇編隊,實際上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表明了在反艦彈道導彈這款劃時代裝備面前,美國海軍當時有些驚慌失措,以至於拿出了“分散式殺傷”這個明顯應急的方案。相比之下,美國空軍近年來著力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即使由於實際應用經驗不足,導致屢屢失敗,但仍然咬牙堅持,試圖實現一種“以攻對攻”的模式,反而是比“分散式殺傷”更為可行的道路,也是國內更加應該重視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