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為盧致儉右邊為盧劍)
撫摸著畫像中弟弟的臉,老人凝視許久後呢喃道:“弟弟,一別70多年了,我們總算有了一張‘合影’。”慢慢的。淚水浸溼了衣衫,想不到70年後兄弟會以這樣的方式同框,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老人名叫盧致儉,是原志願軍27軍80師工兵營的一名戰士,畫像中是他與弟弟盧劍的合影,是安師大美術學院的學生志願者為他們精心繪製的新年禮物。2022年1月28日,一場特殊的畫像捐贈儀式在宿州市蕭縣白土鎮舉行,宿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路具田、蕭縣武裝部政委馬曉勇及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有關同志參加了儀式。
1948年盧致儉參軍走時,弟弟盧劍曾送他到縣裡,一路上聊了很久,誰知那一別便成為了永恆。1950年底,盧劍也參軍入朝,負責通訊保障任務,不幸的是在1953年的一次前沿保障任務中,一枚美軍榴彈炮彈碎片擊中通訊班的掩體,盧劍當場犧牲,年僅21歲。得知弟弟犧牲的訊息盧致儉萬分悲痛,曾在回國前去弟弟犧牲的地方尋找,但是什麼也沒找到。
歲月可以催白容顏,但模糊不了記憶。在盧致儉老英雄的記憶裡,弟弟是一個有文化、勇敢向上的青年,渴望沒有戰爭,開心幸福地生活。正如弟弟暢想的那樣,現在日子都幸福了,對弟弟的思念也愈發濃烈了,再次看到弟弟成了盧老多年的夙願。
2022年初,盧致儉的家人輾轉找到“迎接建黨百年,為百位烈士畫像”活動志願者之一的葉慶華女士,希望能幫盧劍烈士畫一張畫像。接到葉慶華轉來的資訊資料後,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9級學生孫小可立即動筆,經過四天的繪製,幾易其稿終於畫出一張盧致儉和其弟弟盧劍的“合影”。在宿州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協助下,將“合影”交到了盧致儉老人的手中,便出現了開頭那感人的一幕。
市局副局長路具田深情地說:紅色熱土鑄就了紅色精神。也鍛造了蕭縣人民的熱血情懷。據統計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蕭縣籍烈士共201位。參軍前大都沒留下任何照片。此次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與安師大開展的“賡續紅色血脈,為烈士畫像”活動非常有意義,既傳播了英雄的故事,又彌補了烈屬的遺憾。
“我很榮幸盡我微薄的力量,為英雄盧致儉爺爺圓夢,送去溫暖。在繪畫過程中,我反覆修改畫像的表情細節,在刻畫眼睛細節時,彷彿透過畫面與年輕時盧致儉爺爺和英雄烈士盧劍對望,又一次被深深感動了。”在談到參加這次活動的感受時,孫小可說道。
活動組織者表示:遍尋記憶碎片,只為烈屬圓夢。這樣的活動今後還將持續下去,使越來越多的烈士與親人“團圓”。
“每逢佳節倍思親。”半尺生宣、一支畫筆,使這場節前的這場“重逢”變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