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看典”直播間開展了一場關於北京生態治理成果和變化的直播活動。
風景秀美的野鴨湖。視覺中國供圖
官廳水庫中上游、長城腳下,是北京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野鴨湖。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副主任劉雪梅說,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1997年開始進行退耕、退牧、退漁,建立起北京第一個縣級溼地自然保護區。2000年升級為市級溼地自然保護區,2006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試點在保護區的試驗區建設北京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2012年建成北京首個國家溼地公園。目前,已提交國家重要溼地申報材料,並準備申報國際重要溼地。
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科普宣教科科長李昀倩說,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溝岔縱橫,庫灣眾多,廣袤的溼地面積與品類繁多的動植物種類使其成為國際鳥類遷徙路線“東亞-澳大利亞路線”的中轉站。每年9月底起,野鴨湖保護區都會迎來成千上萬只候鳥在此中轉、棲息,補充體力。
在野鴨湖,還有一處專為越冬鳥類開設的“食堂”,放眼望去,全是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蕎麥等候鳥喜愛的農作物。目前,這裡已觀察到大鴇、鐵爪c、豆雁、銀雀、角百靈、鳳頭百靈等近十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小傢伙們來到野鴨湖,有吃有喝有地兒住,生物多樣性逐漸豐富,良性生態迴圈逐步建立。
野鴨湖的故事只是北京水生態環境顯著提升的一個縮影。北京425條河流中,很多都流經市民身邊。從2017年開始,北京啟動了優美河湖評定,5年來,營造出了全社會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2021年優美河湖評定工作評委之一、北京日報報業集團記者葉曉彥說,優美河湖評定工作從一開始的專業化逐步向大眾化轉化過渡,從一開始的專業人員水質監測、專家考核,到現在的群眾參與、公眾投票、面向社會,讓更廣大的群眾能夠參與到優美河湖評定工作中來,對推動河湖治理保護和拓寬公眾參與河湖保護建設渠道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北京,美麗河湖越來越多的背後,河長功不可沒。亮馬河河長及朝陽公園湖長李霄說,河長要巡查河道及周圍存在的環境問題,排程處理反饋相關問題,督促社群河長按要求進行巡查,處理河道周圍的環境問題,協調指揮做好河道的亮化、綠化、美化工作。“治河難點還是在排汙,最主要的還是汙染源的溯源比較難。”李霄說,雖然經過雨汙分流治理,很多汙水都收進了管網,但仍有一些小範圍小體量的汙水,透過雨水管線或者廢棄管線向河道排汙,這些溯源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及時從根源上制止或進行相應改造。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冬奧會刊。
客戶端 冬奧會刊 | 記者 陳強
編輯 韓燁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