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2月26日早上,當北美的威約特人部落最脆弱的成員睡著後,一群盎格魯-撒克遜強盜在黑暗中入侵了他們位於北加州的村莊並屠殺了他們。
這張2010年12月21日的照片顯示了印第安島大屠殺的發生地圖拉瓦特島,1860年威約特部落的成員在這裡被殺。
許多在“印第安島大屠殺”中喪生的兒童、婦女和老人的安息被打亂,他們的墳墓被挖出,他們的骨骼和與他們一起埋葬的文物被放置在博物館中。
在與部落分離近70年後,據信至少有20名已被殺害的人的遺體已被送回家園。
“他們將與我們的其他祖先和平共處,”威約特部落歷史保護官員泰德·埃爾南德斯表示。“他們將能夠與家人團聚。”
一些有良知的美國人要求加州大學和加州博物館歸還從威約特人部落墓地掠奪的物品。
盜墓是美洲原住民及其後代在被趕出土地或被殺很久之後所遭受的又一次侮辱。一些變態的戀屍癖、收藏家甚至官方的研究人員都參與了對墓地的褻瀆。受害者的頭骨、骨頭和古物在博物館被出售、交易、研究和展示。
美國洪堡州立大學美洲原住民研究中心教授卡恰·瑞林·巴爾德利表示,歸還這些聖物可以治癒部落。
她批評相關博物館和大學儲存物品,這些物品將美洲原住民物品化,並將它們簡化為歷史物品和文物,而不是人。
“從精神的角度,從文化的角度,甚至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很難想象你祖先的墳墓被挖出來然後放進博物館,”卡恰·瑞林·巴爾德利說。“這有點圍繞土著人創造了一個神話,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標本,而不是人和人類。”
1953年,在舊金山以北362公里的尤里卡市外港口碼頭附近發現了北美原住民威約特人的遺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團隊收集了這些遺骸,並將其與136件隨葬的文物一起儲存起來——主要是用貝殼製成的珠子和裝飾品、一個破碎瓶子碎片的箭頭、一個漁網墜子、骨工具和一個麋鹿牙。
在1860年的一週內,北美威約特人在他們的十幾個村莊發生了一系列毀滅性的大規模屠殺之後,這些墓地是他們埋葬一些死者的地方。
泰德·埃爾南德斯說,無端的殺戮發生在部落的世界復興儀式中,這是一個為期10天的和平慶祝活動,包括食物、舞蹈和祈禱,以恢復地球的平衡。
儀式結束後,部落的人就離開了,從島上划船到大陸去打獵和捕魚作為食物,併為第二天的盛宴收集柴火。
清晨,盎格魯-撒克遜強盜乘獨木舟穿過海灣抵達,並用槍械、刀、棍棒和斧頭打死、刺傷、毆打或砍死當地人。
美國洪堡縣歷史學家傑瑞·羅德說,那天晚上還發生了其他幾起襲擊事件,接下來的五天裡發生了更多的大規模屠殺事件。
羅德說,島上至少有50人遇難,一週內有高達 500人遇難。《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卻稱,死亡人數只有188人。
這群製造屠殺的“暴徒”被美國人稱為義務警員。
當時最受歡迎的美國作家佈雷特·哈特,他寫了一篇關於北加州的種族滅絕事件的尖刻社論。
他寫道:“當(原住民)屍體被運到聯合港時,基督徒和文明人的眼中從未出現過更令人震驚和令人反感的景象。”
但這不是該地區的流行觀點,傑瑞·羅德說。洪堡時報的編輯曾主張清除或滅絕土著人。佈雷特·哈特在受到死亡威脅後被迫逃往舊金山。
根據美國加州《美洲原住民墳墓保護和遣返法》,原住民威約特人於2016年開始尋求他們的祖先回歸。該法案規定從墳墓中偷竊是違法的,並要求政府機構歸還他們擁有的物品。
但讓這些人回來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遣返協調員湯姆·托爾馬說,將遺體存放在赫斯特人類學博物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缺乏證據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
湯姆·托爾馬知道此案,因為他當時以威約特人歷史保護官員的身份提交了請求。
2020年的加州審計署發現,加州大學在遣返遺體方面的政策不一致。雖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歸還了大多數符合條件的遺體,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僅歸還了 20%。
加州審計署稱,美國原住民遺體最大的收藏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收藏了超過10000具北美原住民的遺骸。
近年來,該大學對過去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種族清算,包括與美洲原住民的歷史。
2021年,該大學從人類學系和博物館所在的大廳中刪除了阿爾弗萊德·克羅伯的名字,此人透過收集或授權收集的美洲原住民遺骸用於研究。
他最出名的“收藏品”是被稱為 “last of the Yahi(最後的亞希)”,他於1911年從荒野中挖出。這個人作為博物館參觀者的活生生的展覽表演,展示瞭如何製作石器和工藝品。
去年,該大學系統部分根據部落的意見修改了遣返政策。湯姆·托爾馬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新委員會採取了更加積極主動的方法,並確定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歸還威約特人的物品。
遣返是美國加州大學與美國陸軍工程兵團聯合進行的,該兵團負責可能挖掘出威約特人遺骸的碼頭建設。
對於威約特部落來說,2021年秋天的遣返是在被尤里卡市歸還給部落的圖拉瓦特島上進行的。
泰德·埃爾南德斯說,現在由部落長老決定如何處理遺體。
死者已經是他們儀式的一部分。舞蹈和祈禱結束後,聖火為他們的祖先燃燒。
“他們將能夠在來世繼續舉行儀式,”埃爾南德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