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透過對1992年,2001年,2010年,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冊的對比,來看一下30年來世界的變化。
我們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極洲分國家和地區逐一對比。
第五篇:南美洲—巴西
【國名】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面積】 851.49萬平方公里(來源:巴西地理統計局)。
【人口】 2.1億(2020年)。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64.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2.2%的居民信奉基督教福音教派。
【首都】 巴西利亞(Brasília),人口301.5萬(2020年),年平均氣溫21℃。
【節日】9月7日,獨立紀念日,即巴西國慶。
【地理】 位於南美洲東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國土的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兩季,年平均氣溫18-28℃。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
【歷史】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佈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臺,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85年1月,反對黨在總統間接選舉中獲勝,結束軍人執政。1989年,首次以全民直接選舉方式舉行大選。2002年10月,以勞工黨為首的左翼政黨聯盟候選人盧拉贏得大選,成為巴歷史上首位直選左翼總統。2006年10月,盧拉贏得連任。2010年10月,迪爾瑪·羅塞芙作為勞工黨候選人贏得大選,成為巴西曆史上首位女總統,2014年10月贏得連任。2016年5月12日,羅塞芙總統因彈劾案暫時離職,副總統特梅爾出任代總統並組建臨時政府。2016年8月31日,羅塞芙總統遭國會彈劾,特梅爾正式接任總統。2018年10月,巴西舉行總統大選,社會自由黨候選人博索納羅當選新任總統,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就職。
【行政區劃】 全國共分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裡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託格羅索,南馬託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朗德,南里奧格朗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娜,聖保羅,塞爾希培,託坎廷斯,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64個市。
1990年巴西人口14900萬,人均GDP為2622美元。
2000年巴西人口17479萬,人均GDP為3749美元。
2010年巴西人口19571萬,人均GDP為11286美元。
2020年巴西人口21256萬,人均GDP為6796美元。
【經濟】 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十二位(2020年)。農牧業發達,是多種農產品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石化、礦業、鋼鐵、汽車工業等較發達,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居於領先水平。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近六成,金融業較發達。
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被譽為“巴西奇蹟”。80年代,受高通脹和債務困擾,經濟陷入長期滯脹。90年代,巴西政府推行外向型經濟模式,經濟重拾增勢。受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波及,1999年發生嚴重金融動盪,經濟增速再次放緩。2003年勞工黨人盧拉執政以後,採取穩健務實經濟政策,巴西經濟逐步走上穩定發展道路,2010年曾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近年來,受國際經濟復甦乏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本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等影響,巴西經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博索納羅政府上臺後,經濟上秉持新自由主義路線,推進結構性改革和私有化。
【資源】 礦產、土地、森林和水力資源十分豐富。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520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佔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佔世界1/5。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萬立方米,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工業】 工業體系較完備,實力居拉美首位。2018年工業產值1.22萬億雷亞爾,佔國內生產總值17.9%。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建築、紡織、製鞋、造紙、食品等。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居於領先水平。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藥品、食品、塑膠、電器、通訊裝置及交通器材等行業發展較快,製鞋、服裝、皮革、紡織和機械工業等萎縮。
【農牧業】 可耕地面積逾1.8億公頃,已耕地7670萬公頃,牧場1.723億公頃,咖啡、蔗糖、柑橘、菜豆產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第二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第一大大豆生產國、第四大玉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2020年,大豆、玉米、大米三大農作物產量分別達1.354億噸、1.041億噸和1110萬噸。除小麥等少數作物外,主要農產品均能自給並大量出口。
【服務業】 服務業對巴西經濟發展舉足輕重,它不僅是產值最高的產業,也是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行業。主要部門包括不動產、租賃、旅遊業、金融、保險、資訊、廣告、諮詢和技術服務等。2019年,巴西服務業產值4.59萬億雷亞爾,佔國內生產總值62.9%。
【旅遊業】 2018年巴西旅遊業淨利潤3.187億雷亞爾,同比增長27.2%。2019年上半年,巴接待外國遊客約277萬人。全國主要旅遊城市和景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巴西利亞、馬瑙斯、黑金城、伊瓜蘇大瀑布、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澤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