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在五代十國中是國祚最短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只有僅僅四年時間。然而在這短短的四年時間裡,卻對中國歷史的走向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在後漢建立之初,後漢高祖劉知遠帶領軍閥擊敗了南下入侵中原的遼太宗耶律德光,阻斷了契丹人入主中原的勢頭。在後漢滅亡時,樞密使郭威起兵攻打後漢隱帝劉承祐,奪取了後漢政權,為後來趙匡胤陳橋兵變的篡位模式打了樣。從這是史實來看,後漢是個承上啟下的朝代,雖然短暫,卻也有著極大的研究價值。尤其是在對後漢亡國原因的探討中,可以發現很多值得後世借鑑的地方。
後漢亡國的過程,從直接原因來看是後漢隱帝劉承祐在剷除朝廷權臣過程中引發了動亂,進而激起以郭威為代表的各地藩鎮軍閥的反抗,最終釀成了亡國之禍。可是仔細地分析其中的原因,可以發現這個禍患在後漢建國初期便已經存在了,並不是劉承祐即位之後才有的。劉承祐處理不當引發政治鬥爭,固然是後漢亡國的直接原因,但劉知遠在臨死前的佈置更是為兒子埋下大患。這個大患使劉承祐在面對郭威大軍時處於眾叛親離的境地,就連他的親舅舅李洪義和姐夫宋偓都紛紛投靠郭威,毫無抵抗的將朝廷朝廷大權拱手讓人。
很多人在討論後漢亡國之時,都會把罪責推在劉承祐的肆意妄為身上,實際上這是不公平的。劉承祐提出削除朝廷權臣,收攬各地藩鎮的軍權,這是他作為皇帝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他不做這些,後漢不至於馬上亡國,他也可以做個安心的傀儡皇帝,但這對於國家而言只是維持了四分五裂但藩鎮割據態勢。這樣的態勢對國家和百姓都是無益的,常年的藩鎮內戰只會使中原王朝越來越衰弱,也會給遼國的契丹人留下第二次南下的機會。但是劉承祐的處置也是存在問題的,他的冒失和急功近利卻成為了國家滅亡的導火索。
與別的王朝都是開國皇帝帶著一幫忠臣良將打天下不同,後漢太祖劉知遠的稱帝是天下大亂後的時勢使然。當時後晉與契丹人發生衝突,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集結舉國之力南侵,攻破了後晉都城東京汴梁,便在此建立遼朝稱帝。契丹人入主中原後引發了一系列混亂,尤其是契丹軍隊四處劫掠百姓和打草谷的傳統引發了中原百姓的公憤。再加上耶律德光沒有遵守與中原藩鎮的承諾,又沒有及時收攏各地軍權,於是引發了中原藩鎮集體起兵驅逐契丹軍隊的戰爭。劉知遠在戰爭中脫穎而出,作為最大的藩鎮軍閥攻佔東京汴梁,成為驅逐外族的首功。
由於劉知遠在這些藩鎮軍閥中實力最強,功勞最大,於是被各地的藩鎮軍閥推舉了新的皇帝,於是建立了後漢。可是建國不到一年,劉知遠便匆匆去世,不但沒有把這些藩鎮軍閥的問題處理好,還給兒子留下了大患。由於劉知遠不是中原藩鎮軍閥的首領,只是推舉出來的盟主地位,所以對於各軍閥並沒有強制權力。即便他登基稱帝,但在各藩鎮軍閥眼裡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的角色。可以說當時的後漢就是一箇中原軍閥組成的聯盟,而不是真正的中央集權的王朝。各藩鎮手裡還保持著強大的軍隊,和極高的地方政務自主權。
對劉承祐最為不利的是,他並不是地方藩鎮軍閥眼中最為合適的皇帝繼承人,而是趕鴨子上架的傀儡。本來劉知遠是準備把皇位交給自己的長子劉承訓的,而且已經授予了開封尹、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的官職,距離儲君的地位只有一步之遙。可是劉承訓突然的重病去世打亂了劉知遠的佈置,也使得劉知遠傷心過度得了重病,這才給了劉承祐繼承皇位的機會。當時推舉劉承祐繼承皇位的不是中原的藩鎮軍閥們,而是以宰相蘇逢吉為首的文官集團,這些官員與藩鎮軍閥常年不和,政治鬥爭非常激烈,使得劉承祐站到了藩鎮軍閥的對立面。
實際上劉承祐的哥哥劉承訓才是藩鎮軍閥們最支援的儲君,也是劉知遠最看重的皇位繼承人。在劉知遠起兵攻打契丹人時,劉承訓作為鎮守太原的主要人物,得到了各藩鎮軍閥的支援。從劉承訓的風格來看,他並不會急於從軍閥手中奪會朝廷和地方大權,而是會繼續沿用皇帝和藩鎮合作執政的政治格局。這也是劉知遠臨死前所佈置的,他任命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等人為託孤大臣,就是為了延續原來的政治格局。可是劉承祐打破了這個政治格局,引發了激烈的政治鬥爭,也就將後漢推上了滅亡之路。
在劉承祐登基之初是由託孤大臣們把持朝政的,這些託孤大臣大多數都是中原藩鎮的軍閥,只有蘇逢吉是文官集團的代表。藩鎮們手握軍政大權,對朝廷治國策略指手畫腳,使得文官集團非常不滿。而劉承祐卻又因為大權旁落而憤恨中原藩鎮,於是產生了激烈的政治衝突。在以蘇逢吉等人為首的官員支援下,劉承祐突然發動政變殺死了掌控朝政的史弘肇、王章、楊邠,掌控了後漢朝廷的大權。但是他的這一行為相當於撕毀了劉知遠與各藩鎮之間的協議,引起的各地反正憤憤不滿,軍事衝突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
劉承祐年輕氣盛,他身邊的都是以李業為首的一幫文官,於是準備繼續用暗殺突襲的手段處理問題。在劉知遠的託孤大臣中,史弘肇是掌管禁軍的樞密使,而郭威是樞密副使。史弘肇被殺死後,郭威便成了後漢軍隊的第一人,同時也是各地藩鎮的首領。劉承祐和手下商量派人處死郭威和其他的禁軍將領,以此來奪回軍權。而負責這個事情的人之一便是他的親舅舅李洪義,可是李洪義卻沒有遵照命令處死郭威,反而給郭威通風報信,這使得郭威起兵攻打東京汴梁。後來在郭威進軍的過程中,以李洪義為首的將領又臨陣反叛,讓局勢急劇惡化。
可以說後漢的亡國是從李洪義投靠郭威開始的,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雪崩效應。由於李洪義的特殊身份,他的投降具有極高的示範作用,讓絕大多數藩鎮軍閥站到了劉承祐的對立面。李洪義當時是鎮寧節度使,也是中原藩鎮之一。他還有個身份就是李太后的弟弟,劉承祐的親舅舅。同時他也是宋偓的老丈人,而此人在後漢藩鎮軍閥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宋偓的第一個老婆是劉承祐的姐姐永寧公主,第二個老婆才是李洪義的女兒,所以宋偓還是劉承祐的姐夫。從劉知遠到劉承祐,他們都對宋偓給予了極大的權力。
劉承祐即位後,便授宋偓為檢校太尉、昭武軍節度使,兼任使持節利州諸軍事、行利州刺史及利、巴、集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然後將其進封廣平縣開國公,獲增食邑五百戶、實封食邑二百戶,改賜號為開國奉聖保定功臣。從如此多的頭銜來看,可見劉承祐是賦予了他多麼大的權力。然而在李洪義的示範效應之下,宋偓對郭威的大軍絲毫不抵抗,完整地繳械投降,這讓劉承祐失去了戰爭中最為重要的戰力。失去了李洪義、宋偓這樣的掌握軍權的至親的支援,劉承祐完全無法與郭威抗衡,最終兵敗後死於亂軍之中。
那麼問題來了,李洪義、宋偓都是劉承祐的親戚,又被授予了軍政大權,為什麼還會背叛劉承祐,投降郭威的大軍呢?從各種歷史文獻來推測,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當屬劉知遠的皇后李三娘。對於兒子上臺後的做法,李太后是處於強烈反對態度的。劉承祐和李業等人多次密謀削除宰相的權力,但都被李太后所阻止。儘管李業是李太后最小的弟弟,但李太后也沒有支援他們。從歷史文獻上看,因為這個事情劉承祐和李太后發生過多次衝突,甚至聲稱“何必謀於閨門”。後來郭威起兵,李太后提出和解方案,劉承祐也拒絕了母親的建議。
由此可見在奪取皇權的過程中,李太后是處於強烈反對的態度的。她所支援的是劉知遠在世時維持的和中原藩鎮軍閥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對於中央集權並不看好。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中原藩鎮軍閥太強,劉氏一家之力是壓不下來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李家本身就是中原藩鎮的一員,如果採取中央集權,各種權力歸於朝廷,李家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失。李太后的兩個弟弟,李洪信和李洪義都是藩鎮節度使,他們在這其中也是舉足輕重的。關係到國家穩定和自己的利益,李太后對兒子的做法強烈反對,所以母子倆關係並不好。
史書上說劉承祐派李洪義去處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王殷,但李洪義懦弱,於是把事情洩露給了王殷。然後王殷又向郭威通風報信,於是引發了郭威起兵的事情。可是從當時的歷史背景看,這種說法並不成立。李氏也是節度使家族,家裡面掌握的軍隊並不少,李洪義及其兄李洪信都是大權在握的,而且還有李太后撐腰,又為什麼會懦弱呢?如果李洪義真的懦弱,劉知遠又為什麼讓他當節度使?從這些疑點來分析,李洪義向王殷告密,然後向郭威投降,並不是懦弱引起的,極有可能是李太后在背後安排和佈置的。
李太后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借助藩鎮軍閥的勢力來逼兒子知難而退。可劉承祐卻一意孤行,不但拒絕退兵,還殺了郭威留在東京汴梁的妻兒,搞得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最讓李太后想不到的是,郭威擊敗劉承祐後居然借勢奪取了後漢政權,篡位稱帝建立了後周。
可以說劉承祐的失敗,李太后極其一家拖後腿是佔據了主導因素的。如果沒有李洪義和宋偓的投降,各大藩鎮不會雪崩似的向郭威投誠,也就不會導致劉承祐在戰爭中處於眾叛親離的孤立地位。從當時的軍力對比看,僅僅宋偓手中掌握的軍隊就已經不比郭威的勢力小了。
然而李洪義和宋偓的投降卻成了錯誤的政治訊號,這讓局勢出現了一邊倒。由此可見後漢政權的崩潰,國家的滅亡,都是內部衝突所引發的。李太后和劉承祐關於中原藩鎮軍閥的看法不同,為了爭取各自的政治利益,進而對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而郭威只是漁翁得利者,抓住了這個政治上極佳的機會,贏得了中原藩鎮軍閥的支援,最終奪取了皇權。他上任後果斷採取一系列手段削弱藩鎮力量,穩定了國家局勢,逐漸開始實施以文御武的策略。從這個角度看,郭威和劉承祐並沒太大差別,但郭威手段更強,勢力更大,也沒人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