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虎可怕,白老虎可怕……”
這句話,是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反覆在嘴裡唸叨的,他口中的“白老虎”,是指白花花的銀子,也是指白花花的生絲。
“生絲”,正是纏死胡雪巖的最後一根線,他的悲劇根源就是這一根“線”。
胡雪巖不是一般的商人,他頭戴二品頂戴花翎,他所依附的是晚清重臣左宗棠。相比晚清其他官員,左宗棠有很深的愛國主義情懷。
人都說“物以類聚”,一直捆綁著前進的胡雪巖也和左宗棠一樣,很有情懷。左宗棠率兵收復新疆時,胡雪巖曾出面擔保借款,以解決經費問題。也因此,他不僅得了“紅頂”,還被左宗棠稱讚:“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
胡雪巖既是紅頂商人,他做事自然要與普通商人不同。這種“不同”的體現就是,晚年時,他出手往往會考慮清政府的利益。
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將讓他更襯得上自己頭上的“紅頂”。
終於,機會來了,這個機會,就是那根絲!胡雪巖發現湖州生絲都是買方市場,價格很受大量收購生絲的洋人牽制。他們轉手將中國的優質生絲賣到國外,而謀取超高利潤。
胡雪巖眼睛一亮,他想:若他利用自己的財富和影響力抬高國內生絲價格,和洋人鬥一鬥,生絲的主動權,不就可以掌握在華商手中了嗎?
“想到,就做到!”這,歷來是胡雪巖的人生哲學,他決定放手一搏!
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他開始大量囤積生絲。這年的胡雪巖雖年已59歲,卻依舊壯心不已。
下決心一搏時,他正處於興盛時期,所以,他對形勢的預估明顯過於樂觀了,他的預估裡:若他真憑一己之力對抗了列強資本,他不僅能為民族謀利,還可讓自家財富翻倍。
興盛中的胡雪巖,顯然沒有料到當時他的周遭已經險象環生,且不說列強不肯任人宰割。單說這國內的形勢,就非常複雜。
胡雪巖所依附的左宗棠一直與名臣李鴻章不合,他們之間的爭鬥一直不斷。李鴻章老謀深算,一年前,他因母病逝被迫回家丁憂三年時,左宗棠幾次欲趁機扳倒他。這輪較量中,左宗棠差一點就將李鴻章的大哥李瀚章給“法辦”了。
此後,兩人更是明裡暗裡各種較量。
“大神打架,小神遭殃”,左宗棠和李鴻章揮刀拿棒一頓較量後,李鴻章確定了“倒左先倒胡”的理念,左宗棠背後的胡雪巖就這樣陷入了險境。
李鴻章正醞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胡雪巖卻未有絲毫察覺。在已經成為李鴻章對準的靶心之時,他看到的卻是誘人的景象:
“若李鴻章被左宗棠徹底打倒,李鴻章在兩江的勢力也必被徹底掃除,那他在大上海乃至兩江的商業權勢必將發展到無人能敵、無人敢敵的理想境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商戰一開始,胡雪巖就透過左宗棠手中的權力給了洋人一刀子:加收“繭捐”。這一刀下去後,洋人的成本大增。
這一刀,見了血。
緊接著,胡雪巖便正式開始上重頭戲:囤積生絲。他瘋狂地吃各地生絲,他想一舉把中國生絲的出口壟斷在自己的手中。
胡雪巖的動向如此大,李鴻章想要不發現著實很難。他也迅速開始反應,並開始囤積生絲。不過,他囤積生絲卻並非為自己,而是“幫”胡雪巖囤。
李鴻章當然不會好心突然調轉頭幫助胡雪巖,他這樣做,實際是在為胡雪巖挖墳墓。
老謀深算的李鴻章早就看出了胡雪巖的意圖,但他更多的是看到這場商戰裡胡雪巖可能面臨的危機。而這個危機,對他而言,恰恰是機會。
李鴻章明白:胡雪巖這賭局,一旦贏就立馬上了天;可一旦輸,他將有傾家蕩產的可能。李鴻章斷定,胡雪巖並不清楚自己的處境,畢竟,他正一門心思忙著囤積生絲。
李鴻章生怕胡雪巖反應過來,而不肯繼續囤積生絲,所以,他得幫著屯,他得讓胡雪巖壓根兒沒有尋思的機會。
若要讓一個正在做事的人不思考,很簡單:不讓他受挫折就可以。因為人性從來是:順境的時候不喜歡思考,而只有遭受挫敗並感到痛苦時,才會停下來思考。李鴻章料定,只要他們讓胡雪巖一直膨脹,他終有一天會自己爆炸。
李鴻章暗地裡幫著胡雪巖囤積生絲後,他果然被順境衝昏了頭腦,他甚至生出了“天助我也”的感慨。胡雪巖顯然忘了:太順的路,往往都是陷阱。
極短的時間內,胡雪巖就囤積了8萬包生絲,總耗銀2000萬兩。這筆錢砸進去以後,胡雪巖手裡能用來週轉的資金就很少了。這麼多生絲,胡雪巖每天請人翻一翻,就得耗銀5兩。
此時的胡雪巖依舊沒有停下來並冷靜反思。
胡雪巖繼續膨脹著,他不斷和買不到生絲而只能登門造訪的洋商們博弈著。洋人想用市價加高額佣金讓他“吐絲”,日本的新機株式會社為吃進胡雪巖的生絲,甚至開出了市價外加1000萬兩佣金的總價。
原本,若胡雪巖在這時候“見好就收”,他至少也能賺三分之二。可胡雪巖偏偏就真的膨脹了,他提出:要市場價,外加1200萬兩佣金。
生意場上都是人,既是人,勢必會有情緒。胡雪巖的行為徹底惹怒了外商,可面對外商的憤恨,胡雪巖卻泰然自若:他知道,自己壟斷了生絲。
胡雪巖這一路太順了,順境中走來的人,多半會過於高估自己,而低估別人。胡雪巖不可避免地低估了洋商,也低估了眼前的一切。
胡雪巖一次次與洋商叫板後,他們關心的就不僅僅是自己的生意了,他們開始關心:如何讓胡雪巖一敗塗地。他們清醒地認識到:胡雪巖今天可以在生絲上壟斷,進而掌控生絲價格,明天,就可以壟斷其他,到時候,局面將越來越不利於他們。
李鴻章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便迅速出手了。很快,洋商們便看到了如上帝一樣從天而降的商人盛宣懷,此人,正是李鴻章扶持的大商。他走到洋商面前說(大意):“我可以給你們搞到生絲,但我有個前提,你們從此以後不得再從胡雪巖那兒進生絲。”
眾洋商一聽,頓時激動異常。這種既能拿到生絲,又能扳倒胡雪巖的法子,不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嗎?
黃雀暴露了,螳螂終於反應過來了,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
胡雪巖發現洋商陸陸續續吃到生絲後,並未意識到背後是李鴻章和盛宣懷在動作,他只是把生絲商戶們聚集到一起。
生絲商戶們來了後,胡雪巖告訴商戶們:“我們應該團結對抗洋商,那樣生絲的價格以後就可以操控在我們自己手中了。那就是我們賺他們的錢,而不是他們剝削我們了。”
胡雪巖哪裡知道,此時的生絲商戶們都已經被眼前的利益衝昏了頭。和眼前看得見的利益相比,誰還會在乎其他呢?
更為重要的是,生絲商戶們都能算清那筆賬:如果他們真的與胡雪巖共進退,即便好了,大頭也是被胡雪巖賺了,他們賺得並不多。而一旦不好了,他們損失的可就多了。
胡雪巖和生絲商戶們碰面的目的是團結他們,可團結從來有基礎,這個基礎只能是利益。胡雪巖已經不能保證他們的利益,這樣的“團結”,自然只能是一句空話了。
胡雪巖繼續博弈,可這戰線拉得越長,戰事便越對他不利。畢竟,他手上已沒有可流轉的資金,一旦哪個環節需要用錢,他就將陷入危險之中。
恰在這時,中法戰爭爆發,左宗棠主戰,李鴻章主和。節骨眼上,暫時無法籌措軍餉的左宗棠只得想老法子,讓胡雪巖籌錢。
左宗棠和胡雪巖要的錢數並不多,只四十萬兩。原本,胡雪巖可以拒絕,可他歷來要強,所以,他絕不可能當著自己恩人的面說一個“不”字。不說“不”,也是幾十年來,胡雪巖對左宗棠的一貫態度。
“請左大人放心,我會盡力想辦法。”這句話,是胡雪巖經常說的話。這一次,他也硬著頭皮這樣說了。
胡雪巖正為這筆四十萬兩的款子發愁時,一張大網正向他步步逼近,而這張大網的操控者依舊是李鴻章。
李鴻章早就知道胡雪巖為清政府擔保借的一筆洋款,即將到還款日,款子的數額為八十萬兩。錢已經匯到了,可李鴻章卻打了招呼,於是胡雪巖便被通知:須再等二十天才可拿到錢。
他們推遲還款的理由是:備江海關協餉未到。這時候,胡雪巖明明可以跟左宗棠說明緣由,左宗棠還可以出面責令相關人員“不得延期”。
胡雪巖想不到這一層嗎?當然不是,他不肯請左宗棠出面的原因是:他心裡存了個想法。胡雪巖覺得:自己是在給左宗棠籌錢,這種時候讓他為錢的事出手,會讓左大人覺得自己在向他訴苦。
要強不是壞事,可若什麼都要強,那就真要壞事了。四處拿不到錢,又不肯拉下臉的胡雪巖動了“變賣蠶絲”的主意。而這一步,正是李鴻章想要的。
胡雪巖主動去找洋人了,生意場上,一旦你變得被動,一切就都不好說了,何況,胡雪巖還在之前和他們“硬槓”過。
洋商非常硬氣,他們告訴他:要賣絲可以,但只能六折,否則一根不買。胡雪巖花2000萬兩買的絲,六折只能賣1200萬兩,胡雪巖心如死灰。
洋商為何如此硬氣?因為:他們並沒有那麼需要生絲了。原來,就在胡雪巖聯合蠶農抵制洋商時,西方正經歷一場經濟危機,生產能力迅速下降。正是基於此,洋人代理商才沉住了氣:一兩年內,未從胡雪巖手裡買一根絲。
這一輪,胡雪巖吃了訊息不靈通的虧。若當時交通和通訊發達,胡雪巖定能提早知道這一訊息,並早做打算,也就不會吃這麼大的虧。
胡雪巖主動找洋人的訊息很快被李鴻章知道了,他判斷:時機已經成熟。李鴻章敏銳地認定,胡雪巖已經拿不出錢了,他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了。這種時候,只要扯開一個口子,他就將萬劫不復。
至於這個口子怎麼扯開,那就很容易了——
李鴻章踩點一般地,在最佳時機派人到市面造謠說:胡雪巖已經破產了,錢莊馬上要倒閉了。
第二天一大早,胡雪巖位於上海的阜康錢莊門口排起了提款的長隊,提了大半天款後,到下午三點,阜康錢莊倒閉。緊接著,杭州的阜康錢莊也遭到了擠兌。
然而,這一次,胡雪巖總算遇到前來搭手的人了。時任浙江藩司的德馨一直與胡雪巖交好,他第一時間去庫中取出白銀兩萬兩,並在阜康錢莊門前張貼文書。
這一番操作後,胡雪巖位於杭州的錢莊總算穩住了。然而,大廈將傾,終將無人能阻擋。
經過這一輪以後,胡雪巖的漏子便越來越大了:八十萬兩洋款要還,加上三天擠兌和許給左宗棠的四十萬兩,他需要兩百萬兩銀子才能打住。
德馨打了一個如意算盤:請左大人出面,把胡雪巖的絲以九折賣給官府。胡雪巖聽了直道:“不說九折,就是七折,有了一千四百萬兩的現銀,眼前的恐慌也能壓下去。”
可話音剛落,胡雪巖就自己先搖頭了,他這時候才猛然想到:朝廷裡,有人巴不得他速死。
的確,李鴻章這一次,是想致胡雪巖於死地,在他的操控下,洋商竟還在之後結成“不買胡雪巖生絲聯盟”。
胡雪巖走到了僅靠一根絲維繫的地步,可這根“絲”竟賣不出去了。被逼無奈的胡雪巖最終將手裡的生絲,以兩百萬兩的價格賤賣了。胡雪巖以為:自己的漏洞,總算能被這根“絲”穩住了。
胡雪巖並不知道,正是因為自己賤賣生絲,外界關於他已破產的傳聞愈演愈烈。很快,各大錢莊的擠兌愈演愈烈。此時的胡雪巖面對的境況是:到處有人取錢,自己借出去的錢一分不見回。
左宗棠也得到了訊息,他想幫忙,可這個漏洞已經太大。
事情鬧到了朝堂上後,因為眾多官員都在胡雪巖的錢莊存有錢款。於是多數人的利益便達成了一致,他們都確信:只有儘快查抄胡雪巖的家產,才可以挽回一些損失。
胡雪巖以驚人的速度破產,又以驚人的速度被下令查抄。左宗棠唯一能做的,只有一個:上奏摺請求緩期處理。
左宗棠親自到了杭州的阜康錢莊坐鎮,之所以是這一家,是因為統一計算,大額存款必須到杭州錢莊取。而這些存大額錢款者,十有八九是各省大員。
在此之前,賬本已經被德馨處理過,他把其中的公款私款勾稽得一塌糊塗。他那一勾一劃後,胡雪巖所欠的公私款項減去了六成多。
左宗棠拿到這本賬簿後,便心裡有數了:賬本被人動過。左宗棠隨即以賬簿有問題為由,拿著賬本與官員一一現場對賬。官員們一見左宗棠,紛紛心裡打鼓:這數目說多了,會引起左宗棠嚴厲詰問存款的來源。於是,每個官員都只能忍痛把存款數額往小了說。
左宗棠這麼走了一趟後,幾百萬的欠款,只用三十幾萬就全部了結了。
德馨處理胡雪巖的剩餘財產時,再次出手相助,他以慶餘堂房屋作為抵押,賣出了20多萬兩銀子,他七算八算,給胡雪巖留了10萬兩養家餬口。
曾經富可敵國的胡雪巖,破產後一直處於抑鬱中,他將家裡的姬妾全都遣散了,只留下了羅四夫人和九姨太。
在貧病交加中苦撐了一年後,自知時日無多的胡雪巖曾留下遺囑給後人:“第一不要經商,第二勿近官宦,第三胡李世代不通婚!”
從胡雪巖的第三句遺囑可知:他恨透了背後使刀子的李鴻章。
留下囑咐後不久,胡雪巖便悽然辭世了,死時,他嘴裡一直喃喃念著“白老虎可怕……”
然而,真正可怕的,卻並非“白老虎”,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