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美國不斷打壓中國感到氣憤,尤其是近來美國提出要重塑全球供應鏈,幾乎把所有手段都用上了。
其實,無論美國陰招陽招,幾乎都不太可能傷及中國筋骨,但重塑供應鏈就有點打到中國的七寸的意味了。
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的程序。
十八世紀,蒸汽機徹底拉開了人類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而那個時候,老乾隆只想自己安穩度日,使得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
鴉片戰爭後迎來了以電氣革命為主要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個時候,中國的維新變法人士看到了這個機會,可惜在日本侵略者的襲擾下功虧一簣。
七十多年後,以計算機為標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來了,新中國雖然工業能力已經具備了一定能力,可惜被西方封鎖,錯過了上半程,改革開放後急起直追,基本上能趕上技術的發展。
我們縱觀前三次工業革命,其實都是供應鏈革命促使的。雖然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供應鏈革命的依賴性有所減弱,但依然擺脫不了供應鏈的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了不能繼續推動人類技術突破性發展的地步,人類要想繼續發展,必然會有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同樣離不開供應鏈革命的推動。
近些年,新能源,新材料推動的5g通訊,人工智慧日新月異快速發展,已經具備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礎。
而這個時候的中國無論是在新能源,新材料,5g還是人工智慧除了比美國落後一點,都比其他國家發展快。而中國獨步全球的工業能力和全球第一的貿易使得中國在全球供應鏈始端和末端均具備了強大的控制能力。
美國人提出重塑全球供應鏈,其背後目的就是要奪回一些領域逐漸失去的控制權,從而能夠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繼續稱霸全球。
但美國重塑供應鏈難度很大。
因為中國在供應鏈始端和末端均具備了非常強大的控制能力,而在核心技術端,也正在逐漸突破。
時間始終在中國這邊。
只要中國繼續在新材料技術進行突破,同時利用強大的工業能力和貿易能力繼續強化全球供應鏈的掌控,我們就必然會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這也是中華真正復興的堅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