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詞,在歷史上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裡面既有“中央之城”、 “都城”、“京師”、“國之中心”、“天下之中心”等地理涵義,更有諸如“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的文化涵義。
那麼問題來了,我國曆史上的那些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者們,又是如何認識“中國”的?我查閱了一下資料,接下來跟大家簡單聊聊。
1)少數民族政權的“中國觀”
一直以來,中原(漢族)政權的統治者們,幾乎均以“中國”自居。有趣的是,很多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者們,也喜歡標榜自己的“中國”身份。
1)“炎黃子孫”與匈奴
關於匈奴的“起源”,司馬遷引用了“匈奴傳說”,即“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傳說為夏桀之子)”的觀點。在後世的《漢書》、《後漢書》以及更晚的《資治通鑑》中,均認可並沿用了這一觀點。換言之,在不同朝代的官修文獻中,匈奴一直被認定為“夏桀後裔”。
有趣的是,儘管在很長的時間內,匈奴一直與漢朝紛爭不斷,但他們不僅從未對“(匈奴)先祖夏后氏之苗裔”的觀點予以否認,並一直以自己的“炎黃後裔”身份,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304年,匈奴首領劉淵以“兄亡弟紹”為名,建立“漢國”,設年號為元熙,這便是“十六國”中的“前趙”政權。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建國”之前,他不僅拒絕了叔父劉宣恢復“匈奴”國號的建議,還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並建造了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公開祭祀。
簡言之,身為匈奴人的劉淵,以“吾又(是)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且可稱漢”為口號,搖身一變成為了“劉邦後裔”以及“漢朝的合法繼承者”。
劉淵(?~310年)匈奴鐵弗部人,十六國時期漢趙開國皇帝,冒頓單于後代
2)後趙政權的“中國觀”萌芽
實際上,很多活躍於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其最高統治者不僅以“炎黃後裔”為榮,還將自己的政權成為“中國”。
羯族首領石勒建立後趙政權後,不僅以“西晉繼承者”自居,並試圖讓新政權躋身“中國正統”的行列。
據《晉書》記載,石勒“建國”後,一度擔心“吳蜀未平,書軌不一,司馬家猶不絕於丹楊,恐後之人將以吾為不應符籙”。對此,大臣徐光勸慰他說:“魏承漢運,為正朔帝王,劉備雖紹興巴蜀,亦不可謂漢不滅也。吳雖跨江東,豈有虧魏美?陛下既苞(包)括二都,為中國帝王….”
簡單地說,面對石勒“不能統一中原”的惆悵,徐光以“將二都(長安和洛陽)收入囊中”為論據,“安慰”他“完全有資格”做“中國之君”。原因很簡單,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哪個政權佔據了中原(尤其是長安和洛陽二都),便能約定俗成地獲得“中國”的資格。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上黨郡武鄉縣(今山西省武鄉縣)人 ,羯族,十六國時期後趙開國皇帝
3)慕容鮮卑氏的“中國觀”
根據《晉書·慕容廆(guī)載記》中的記載,“(慕容鮮卑)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號曰東胡”;《十六國春秋·前燕錄》認為,“昔高辛氏遊於海濱,留少子厭越以君北夷,邑於紫蒙之野,世居遼左,號曰東胡”。
一言概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官們普遍認為,慕容鮮卑是高辛氏(帝嚳)的幼子厭越的後裔。因為帝嚳是黃帝的後代,因此,慕容鮮卑氏“炎黃後裔”的身份,也得到了“蓋章確認”。
於是,慕容鮮卑氏的首領們,不僅以“炎黃子孫”自居,並將建立的政權視為“中國正統”。比如前燕政權的“開國皇帝”慕容儁(352年即位),底氣十足地對到訪的東晉使者說,“汝還白汝天子,我承人乏,為中國所推,已為帝矣!”,擺出了一幅“中國正統”君主的高姿態。
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昌黎棘城(今遼寧省義縣)人,鮮卑族,十六國時期前燕開國皇帝
4)前秦政權的“中國觀”
身為“五胡”之一的氐族人一直認為,自己是“有扈(大禹之子)之苗裔,世為西戎酋長”,進而“推導”出了自己是“炎黃後裔”的結論。
關於前秦自稱“中國”的記錄,最早出現於滅亡前涼政權之後。“秦人既克涼州,議討西障氐、羌。秦王(苻)堅曰:彼種落雜居,不相統壹,不能為中國大患。”這裡的“中國”,很顯然指的就是前秦政權。
383年初,前秦進軍西域,苻堅特意囑咐主將呂光:“西戎荒俗,非禮義之邦。羈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國之威,導以王化之法,勿極武窮兵,過深殘掠”。其中,“示以中國之威”一句,表達了他以“中國帝王”自居的心理(拓展閱讀:前秦苻堅的“中國夢”:1500年前的“民族團結”大實踐)。
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略陽臨渭(今甘肅省秦安縣)人,氐族,前秦第三位國君
5)拓跋鮮卑的“中國觀”
拓跋鮮卑氏建立北魏後,統治階層不僅以“炎黃子孫”自居,還時刻標榜自己是“中國正統”。
《魏書·序紀》記載,“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簡單地說,拓拔鮮卑人不僅將黃帝之子昌意視為自己的“直系祖先”,還依據“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託,謂後為跋”一句,有效強化了族屬的“華夏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即中國”的觀點,得到了其他少數民族政權的認可。比如更北方的柔然汗國,在豆侖可汗統治時期(402—410),“其臣侯醫垔、石洛候數以忠言諫之,又勸與國通和,勿侵中國”。這裡的“中國”,就是北魏政權。
6)“五代”與“中國”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三個政權的領導人,均是身為“西突厥別部”的沙陀人。不過,他們同樣視自己建立的政權為“中國”。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稱帝。他不僅沿用“唐”為政權國號,還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並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者”。
石敬瑭滅亡後唐後,建立了後晉政權。因為不齒其“父事契丹”的行徑,親信劉知遠憤慨道,“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兵,不必許其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顯然,劉知遠認知中的“中國”,就是後晉。
947年,劉知遠“居於太原,及得中國,自以姓劉,遂言為東漢顯宗第八子淮陽王昺之後,國號曰漢”。簡單地說,劉知遠不僅以“東漢皇室後裔”自居,還刻意為自己建立的政權,擬定了“漢”的國號(拓展閱讀:什麼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中國”)。
7)遼金宋時期的“中國”
到了宋遼和宋金對峙時期,不僅北宋自稱“中國”,金遼兩朝同樣自稱“中國”。
根據契丹文的文獻記錄,遼朝的國號為“大中央契丹遼國”或“大中央遼(國)契丹國”。有語言學家認為,“大中央”就有“大中國”的含義。另外,契丹文字專家劉鳳翥認為,契丹小字中“契丹”,其原義很可能就是“中央”(拓展閱讀:讀書筆記:契丹人眼中的“中國”、“華夷”和“正統”)。
與遼朝一樣,金朝也一直以“中國”自居。在《金史》中,“中國”一詞共出現14次,除了3次指中原地區以外,其餘均指金朝。
另外,即便是南宋的一些知識分子,也主動視金朝為“中國”。如大臣陳亮曾勸告宋孝宗,“(不要)忘君父之大仇,而置中國於度外”,“(建議經略荊襄)以爭衡於中國”。顯然,這裡“中國”,就是金朝(拓展閱讀:金人眼裡的“中國”、“華夷”和“正統”)。
更為有趣的是,除了遼金宋之外,雄踞西北的西夏政權,國號本身就有“繼承華夏”的內涵。
有學者認為,西夏文獻中記載的西夏國號,分別為“大白高國”和“白高大夏國”,均有“繼唐王朝土德之後,取金德為正統”的內涵,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以中國正統自居”的心態(拓展閱讀:讀書筆記:西夏文化的“一體多元”和“相容幷包”)。
更為西北的喀喇汗王朝,統治者一直以“桃花石汗”自居。其中,“桃花石汗”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國之汗”。
在《突厥語大詞典》中,“上秦”指代宋朝,“中秦”指稱遼朝,“下秦”指代。換言之,在喀喇汗王朝的學界,上述幾個政權均有“中國”的內涵(拓展閱讀:讀書筆記:喀喇汗王朝對中華文化的主要歷史貢獻)。
8)元清的“中國觀”
對於完成了事實大一統的元朝,更是當仁不讓地以“中國”自居。在忽必烈寫給日本的國書中,不僅將包括元朝在內的所有中原政權統稱為“中國”(“朕惟日本自昔通好中國”),還將日本和高麗等國,盡數視為“外夷”。
拓展閱讀:
- 忽必烈的執念:為什麼要一門心思“征服”日本?
- 讀書筆記:元朝不同民族知識分子的“中華認同”
- 讀書筆記:明朝日常生活中的“蒙古風”
至於清朝的統治者們,更是將“中國”一詞的內涵演繹到了極致。1689年,清朝在同沙俄簽訂《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時,正式使用“中國”一詞來指代“清朝”。至此,“中國”正式成為清朝的代名詞。
拓展閱讀:
- 什麼是“中國”:清朝皇帝眼裡的“中國”
- 讀書筆記:什麼是“中國”?滿語文獻中的“中國”
總而言之,一直被視為士大夫階層視為“夷狄”的各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者們,從未將“中國”一詞,視為中原(漢)王朝“獨有”的概念。他們會根據政治需要,採納“中國”一詞的不同內涵以達成“統戰”目的,甚至經常以“中國正統”昭告天下。
2)如何理性認識“中國”?
1)秦漢時期的“中國”
將秦和兩漢視為“多民族大一統”政權,想必沒有人存在異議。那麼問題來了,一直以來與秦漢兩朝對峙,且從未接受國中央直接直轄的匈奴,算不算“中國”的一部分?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前面提到,匈奴人一直認可“炎黃子孫”的身份。因此,秦漢兩朝以及以北方匈奴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政權,均應視為“中國”的一部分。
2)三國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
到了三國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進入了“大分裂”時期。
三國時期,魏國一直以“中國”自居。至於蜀國和吳國,儘管沒有自稱“中國”,但它們均為晉朝(中國)所繼承。因此,沒有人對魏、蜀、吳三國的“中國”身份產生懷疑。
同樣,東晉和入主中原的十六國政權,共同構成了“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北兩朝”,同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何況,這些大小不一的地方政權,為後世的大一統王朝,即隋唐兩朝(中國)所完全繼承。
3)隋唐時期的“中國”
多數學者認為,隋唐時期的“中國”是統一的。原因很簡單,很多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主動向隋唐“納貢稱臣”,稱之視為“附屬”的地方政權,也並不為過。但是,一些勢力比較強大的地方政權,並不歸屬隋唐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以唐朝為例,在安史之亂結束後,兩國關係從“臣屬”調整為“兄弟”(拓展閱讀:一文概述:回鶻人是誰?)。吐蕃儘管一度以“駙馬國”的形象示人,但在很長的時間裡,與“老丈人”分庭抗禮(拓展閱讀:吐蕃的“唐朝印象”:中原漢人在西藏的魔幻漂流)。
但是,這兩大政權,均與“中國”有著很深淵源。
今天維吾爾族源流之一,就是遷徙至西域的回鶻人(拓展閱讀:讀書筆記:畏吾兒文化是如何“往上帶”蒙古人的?)。至於吐蕃的源流,與古羌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而在古羌族的傳說中,一直流傳著“大禹出於西羌”的說法。因此,吐蕃固然沒有以“中國”自居,但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言概之,倘若真“較真起來”的話,隋唐兩朝也沒有完成“中國”的完全統一。
4)五代十國和遼金宋時期的“中國”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再一次進入了短暫的“群雄割據”時期。
作為“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政權無一例外,均以“中國”中國,而吳、南唐、吳越等地方政權,儘管沒有自稱“中國”,但均為“中國”(宋朝)所繼承。因此,它們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於遼金宋時期,各政權均以“中國”自居。因為前面有重點提及,在此不做贅述。
5)元朝:事實上的“大一統”
一直以“中國”自居的元朝,首次完成了事實上的“大一統”。忽必烈即位後,明確提出了“天下一家”的思想。他在致日本國書中說道,“日本密邇高麗,開國以來,時通中國,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
在《元史·地理志》中,這種“大一統”的觀念,表達得可謂淋漓盡致。“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踰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
另外,也正是從元朝開始,西藏正式成為了中央政府直轄的一部分(拓展閱讀:一文縱覽:西藏是如何加入中華大家庭的?)。
當然,儘管一些士大夫持“華夷之辯”的理論不放,一度不承認元朝為“中國正統”,但大多數學者普遍認為“元朝即中國”。因此,無論是《元史》,還是近人纂修的《新元史》,均被列入“中國正史”。
6)明清時期的“中國”
元明更替後,儘管很多蒙古人退至漠北,但他們一直與明朝保持著時戰時和的對峙關係。值得玩味的是,也先篡位後,一度以“大元天盛達可汗”自居;至於“中興之主”達延汗的名號,實際上就是“大元汗”的音譯。
拓展閱讀:
- 一文概述:為了做蒙古大汗,也先動了哪些“小心思”?
- “來去自如”的朝貢:任性“小王子”達延汗時期的蒙古與明朝
清朝統一中原後,不僅以“中國”自居,並實現了近代國家版圖的最終奠定。在平定了準噶爾和大小和卓之後,清廷於1764年編成《大清一統志》500卷,不僅明確了統治疆域的範圍,並進一步鞏固了國家領土的完整和統一。
與此同時,清朝將“夷狄”明確劃分出了“內藩”和“外藩”兩大部分。其中,“內藩”被視為“中國”內屬,“外藩”被視為“中國”的外圍。在“中”和“外”被明確劃分後,統一的多民族“中國”及其疆域,最終形成並確立了下來。
3)小結
總而言之,縱觀我國曆史,不僅有少數民族政權自稱“中國”的現象,更存在多個地方政權均以“中國”自居的現象。經過近千年的發展,到了元朝時期,“中國”從“多元”首次迴歸“單一”,並在清朝最終得以“終極確認”。
我想說的是,當下中國疆域內所囊括的所有民族的歷史,均應該視為“中國史”;由其先民所建立的封建政權,也理應視為“中國歷史中的政權”。也就是說,我們不要被一個時期的中原王朝的疆域範圍“框住”,對於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同樣應該有全面且包容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