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氏三姐妹,想必都不會陌生,她們的生平可以用精彩兩個字來概括。
宋家三姐妹,大姐宋靄齡成為了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二姐宋慶齡選擇和革命者孫中山,一起為國家的發展奉獻犧牲。而小妹宋美齡則嫁給了蔣介石,在政治和外交上都頗有成就。她們三位的傳奇故事也被載入了歷史史冊。
由於宋氏三姐妹過於耀眼,就使宋家的三兄弟顯得有些暗淡。
不過,在後來宋子文也生下了三個女兒,繼續著宋氏三姐妹的故事,儘管她們的人生並沒有像三位姑姑們一樣做出耀眼的成績,但她們的人生也同樣精彩。
那麼,第二代宋氏三姐妹又是誰?她們的人生又經歷了怎樣的事情?
宋子文感情史
1927年,剛剛到南京任職的宋子文,因天氣炎熱來到廬山避暑。在宋子文親自體會到了廬山的清涼舒適後,便想要給母親在廬山上建造一棟別墅,讓她在天氣炎熱時來廬山避暑。
但是,初來乍到的宋子文對申請選址手續的流程並不清楚。於是便向廬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打聽。
工作人員向宋子文推薦了張謀之,他是營造廠的老闆,並且還告訴宋子文,張謀之對於建造這一方面非常熟悉。隨即,宋子文便帶著自己的秘書來拜訪張謀之。
兩人經過交談,宋子文發現張謀之對於建造很有自己的想法,於是便將建造別墅的事情,全權委託給張謀之。
張謀之對於宋子文很是欣賞,便邀請他留下吃頓便飯。原本宋子文是想要拒絕,但是架不住張謀之的再三邀請,只好答應留下。
隨後,張謀之便將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張樂怡也叫出來,向她們介紹宋子文。
彼時的張樂怡正是花樣年華,如花似玉的面容,再加上嬌小的身材,愈發顯得楚楚動人。
宋子文一見到花容月貌的張樂怡,便愣住了,直直地盯著張樂怡看。直到張謀之出聲,宋子文才意識到自己失禮了。
席間,張樂怡舉止表現落落大方,讓宋子文感到如沐春風。飯後,張樂怡又為宋子文端來一杯熱茶,讓宋子文細細品嚐。
初次見面,張樂怡就給宋子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這樣一位容顏似玉的美麗姑娘,宋子文很難不心動。於是便對張樂怡展開了追求。
宋子文的猛烈追求,讓張樂怡有些害羞,她將這件事告訴父母后,張謀之夫婦聽到女兒的話非常高興,他們原本就對宋子文很欣賞,他跟自己的女兒兩情相悅,正好成就了一樁美事。
1927年的秋天,宋子文和張樂怡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結成了一對恩愛甜蜜的夫妻。
婚後沒多久,便相繼為宋子文生下了三個女兒。宋氏三姐妹的名字裡都有一個‘齡’字,與姑姑們一樣宋子文的三個女兒的名字裡也都帶著一個‘頤’字。
至於,為什麼會有一個‘頤’字,這就與宋子文的愛情有關了。
在和張樂怡結婚之前,宋子文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那就是與盛家七小姐盛愛頤之間的愛情。
當時,宋子文剛剛留學回來,在大姐宋靄齡的介紹下,宋子文來到了清末重臣盛懷宣創辦的公司裡工作。
因為宋靄齡擔任過盛家五小姐的家庭老師,因此宋子文與盛家上下也都很熟悉。
但是由於盛家老四經常要在酒會上應酬交際,因此生活作息經常是不規律,有時候凌晨三四點鐘才回到家,一直要睡到中午才起床。
而宋子文又是按時按點的來盛府彙報工作,見到盛家老四還未起床,只能坐在客廳裡等候。
有好幾次,盛夫人和盛七小姐盛愛頤都過意不去。盛愛頤去房間裡叫哥哥起床,可無論怎麼喊,盛家老四還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無奈,盛夫人和盛愛頤會時常出來招呼一下宋子文,跟他談論一些事情,打破這中間的尷尬。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機緣,宋子文與盛愛頤也漸漸熟悉起來。
宋子文儀表堂堂,不僅工作上認真細緻,而且談吐舉止也很紳士,很快便獲得了盛家的信任和好感。並且,盛愛頤還向母親提出建議,讓宋子文擔任她的英語教師。
宋子文經常會向盛愛頤講述自己在留學時的趣事,還會跟她描述大洋彼岸的風光。這讓從來都沒有出過國的盛愛頤感到十分的好奇,對於宋子文也漸漸心生仰慕之情。
兩個的彼此愛慕少男少女相戀,本應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兩人的戀情卻遭到了盛家的極力反對。
宋家的家底也算豐厚,但是跟財大氣粗的盛家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盛家看不上宋子文,覺得宋家那樣的小門小戶根本就配不上自家的女兒。
為了棒打鴛鴦,盛家還特意把宋子文調到了武漢。宋子文去往武漢之後,便與盛愛頤談起了異地戀,兩人經常寫信通電話,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後來,宋子文思念愛人,便回到上海打算帶盛愛頤離開。
然而,盛愛頤卻拒絕了宋子文提出的要求,因為過慣了嬌生慣養的生活,盛七小姐並不想離開自己富麗堂皇的家。
在宋子文臨走的那天,盛愛頤交給他一把金葉子,說道:“我等著你功成名就之後來娶我。”
盛愛頤知道宋子文去往南京的路費不夠,才會給他一把金葉子。在那個年代,上流社會的人想要給比人送錢財,並不會直接給鈔票,而是用金葉子代替,在上流社會看來這樣更高雅一些。
世事無常,盛愛頤在上海等著宋子文功成名就之後回來娶她,而宋子文在南京遇見了張樂怡,並與她結為夫妻。
盛愛頤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個樣子,自己與宋子文之間的山盟海誓終究是化成了一場空。自此,盛愛頤便整日悶悶不樂,大病了一場,一直到幾年後才嫁給了自己的表哥。
儘管宋子文與盛愛頤的這段戀情無疾而終,但在宋子文心裡,盛愛頤一直都是他心中皎潔美好的白月光。
或許是為了彌補年少時的遺憾,所以宋子文三個女兒的名字裡才會都帶著一個‘頤’字。
宋氏名門閨秀
在三姐妹出生時,宋家已經是家境豐厚的名門望族。因此,在三姐妹小的時候,生活條件都非常的富裕。在那個局勢混亂的年代,宋子文擔心女兒外出上課時會遇到危險,因此在家裡專門設立了一個學堂,並且聘請了名師來家裡為三個女兒上課。
宋子文在西方留過學,接受過先進的西方教育,並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他把三個女兒都當成自己的掌上明珠,對她們極盡呵護。不僅教授她們知識,還更加註重她們的內心想法。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中,普通老百姓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我黨的領導人的子女因為戰亂不得不寄養在農村中。與三姐妹的優渥富裕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偶爾,母親張樂怡還會帶三姐妹到處去遊玩,讓她們放鬆心情的同時,還能增長見識。宋子文擔心自己的妻女外出遊玩時有危險,便專門請了保鏢來保護她們的安全。
長女宋瓊頤在之後的回憶中說道:“母親有時候會帶著我們坐飛機,去南京和蘇州去往。平時沒事時,我和妹妹就在院子裡玩耍,父親總是會派幾個保鏢跟著我們。”
就這樣,三姐妹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慢慢長大了,她們出落得亭亭玉立,氣質也不亞於她們的三個姑姑。也正是因為父母從小給了她們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她們對於婚姻的看法和要求也會更高一些。
長女宋瓊頤
1937年,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國內的局勢變得十分混亂。宋子文為了不讓三個女兒受到傷害,便將她們送往美國。
9歲的宋瓊頤先是被父母送往香港,隨後又託人將她送到了美國繼續唸書學習。
長大後的宋瓊玉蕙質蘭心,氣質溫婉可人。在美國唸書時,宋瓊頤結識了馮彥達。
巧的是馮彥達的父親馮執正與宋子文年輕時是好友。因此,宋瓊頤初到美國時,馮執正便對宋瓊頤多有照顧,也就是那時,年幼的馮彥達第一次見到了宋瓊頤,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
在長時間的相處中,兩人慢慢產生了感情。在宋瓊頤24歲那年,嫁給了兩情相悅的馮彥達。
婚後,馮彥達經常會帶著宋瓊頤外出遊玩,夫妻兩人恩愛甜蜜,偶爾也會把宋子文夫婦接到美國小住。宋子文對於這個大女婿也是很滿意,二人之間有很多共同語言,經常坐在一起邊討論,邊吃下午茶。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滿。
不久之後,宋瓊頤相繼為馮彥達生下了大兒子馮英翰與小兒子馮英祥。
次女宋曼頤
宋曼頤是三姐妹中性格最為活潑的,如花似玉的容貌也是最像母親的。宋曼頤聰明伶俐,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有著自己的主見。
宋曼頤出生時,宋子文因為工作繁忙併沒有對她過多的疼愛和照顧。但是,母親張樂怡和姐姐宋瓊頤對宋曼頤卻是極其疼愛。
宋曼頤在小時候經常跟在姐姐的身後,無論宋瓊頤到哪裡,總是能在她的身後看到宋曼頤的身影。
因為,從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養成了宋曼頤熱情活潑的性格,她經常會抱著自己的姐姐和母親,對她們說道:“姐姐我愛你,媽媽我愛你。”
對待愛情,宋曼頤也是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幼年時,宋曼頤和姐姐宋瓊頤一樣,都被送往美國唸書。受到父親的影響,宋曼頤對於中國史也是略通一二。等到成年之後,宋曼頤便去了新加坡讀大學。
在那裡,宋曼頤認識了餘靜鵬。兩人認識時,宋曼頤便被餘靜鵬深深地吸引。雖然當時的餘靜鵬的家境不如姐夫馮彥達那樣殷實。
但好在,餘靜鵬有商業頭腦,肯吃苦,不怕累,努力上進。
因此,宋曼頤十分堅定的選擇嫁給藥材大亨餘靜鵬,兩人結婚後便定居在香港。
婚後,宋曼頤為餘靜鵬生下了一兒一女,兒女雙全,對於宋曼頤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後來,經過兩人的共同努力,這家百貨公司也慢慢做大,餘靜鵬也成為了香港的有名的富商。
宋曼頤和餘靜鵬一家人居住在香港,生活和睦美滿。晚年時,宋曼頤膝下兒女雙全,日子也是平淡而幸福。
么女宋瑞頤
宋瑞頤是在兩個姐姐被送往美國後出生的,因此也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寵愛,這也使她形成了天真爛漫的性格。
與兩個姐姐不同的是,宋瑞頤對於祖國完全沒有影響,因為從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因此宋瑞頤的性格敢愛敢恨。
在宋瑞頤18歲那年,她前往密歇根大學讀書。在這裡,宋瑞頤遇見了自己的一生所愛楊竹成。
楊竹成的家境比兩個姐夫的家境都要殷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家貴公子,家裡的生意產業也是經過幾代人的打拼才有了今天這樣的成就。
在和宋瑞頤結婚後,楊竹成便回到了菲律賓接管了家族生意。
此後,楊竹成憑藉著自己的經商頭腦,將家族生意進一步壯大。不久後,宋瑞頤相繼為楊竹成生下了四個兒女。楊竹成對宋瑞頤也更加的貼心和愛護。
宋瑞頤從宋家不愁吃穿的千金小姐到家產萬貫的豪門富太太,繼續著之前無憂無慮的生活,兒女雙全,夫妻恩愛和睦,宋瑞頤可謂是羨煞旁人。
在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第二代宋氏姐妹的童年生活,滿是歡聲笑語。或許比起她們在政治上有著巨大成就的姑姑們來說,二代宋氏姐妹的生平並沒有那麼出彩,但是卻也比他們的姑姑要幸福的許多。
二代三姐妹不僅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所愛,享受著愛人帶來的呵護和平靜的生活。
在晚年時膝下兒孫環繞,享受著天倫之樂,即便是沒有出彩的政績,將生活過得幸福快樂何嘗不是一種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