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我們不能在製造問題的層級來解決問題。
所以,想要真正地解決難題就要學會升維思考,從而找到問題的底層邏輯。
而且思維越底層,思考的維度就越高。
聽有道君這麼說,你一定在想,我知道要升維思考,但是到底該如何升維思考、建立底層思維呢?
關注我,本期內容給你分享:
1.什麼是底層思維和升維思考,
2.掌握底層思維進行升維思考的4個方法論
建議關注收藏後,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啟發。
01 什麼是底層思維?
一隻在路上爬行的螞蟻,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獵食的蜘蛛和人類的鞋跟來到了跟前,它才能看見危險、只能無奈的接受命運的審判,根本的原因在於,小螞蟻只能在二維平面爬行,人類卻可以從第三個維度上俯瞰全域性。
對人類來說,底層思維指的是:
跳出眼前問題的限制與常規解法,
透過層級、時間、視角、邊界、位置、結構的變換,
讓我們看待問題變得更加全面完整、更加的有廣度和深度,
從而不會被現象層面的問題所困,
最終從根本上改變行為和人生的思維方式。
為什麼底層思維如此重要?
這是因為掌握底層思維、進行升維思考,不僅能夠給我們帶來行動上的切實改變,更重要的是很多問題不進行升維思考根本無解。
底層思維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改變行動和解決問題,
最本質的原因在於這種思維可以提升對自我的認知,
讓我們擁有更加宏大的人生觀和更高階的世界觀,創造我們真正想要的人生。
02 掌握底層思維、升維思考的4個方法論
第一 層級思考法
普通人思考問題主要看行動,而卓越的人思考問題卻善於洞察背後的願景。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先問你兩個問題。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非常負責任的人,你會如何工作?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灑脫自由、無拘無束的人,你又會如何工作呢?
我相信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肯定不一樣。
因為決定我們行為的並非行為本身,而是比行為更底層的東西。
羅伯特迪爾茨把思維分為兩大層級:第一層處於高維度,主要包括價值觀、身份和願景三個方面。第二個層級處於普通的維度,主要包含環境、行為和能力。
願景層級處於最高層,他超越個人的身份,是關於我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或者說我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
身份層是關於對自己的認識,涉及到我是誰或者我希望成為誰的認知。而價值觀是關於什麼最重要以及為什麼最重要的認知。
能力層是關於我們的技能、狀態、策略和處事模式的認知。
行為層則是關於我要做什麼、我已經做了什麼,以及具體行為和步驟的認知。
環境層,指的是你所處的環境究竟是怎麼樣的。
所以,僅僅將思維停留在環境或者行為層上,你思考的只是如何改變環境、改變固有的習慣。當你能聚焦到願景、身份或價值觀上時,你的行為就會順其自然地發生改變,更重要的是你將充滿激情、動力十足。
層級思考法也可以運用在企業上,馬雲就把公司的戰略分為上三路和下三路,上三路是使命、願景、價值觀,而下三路是組織、人才和KPI。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層級思考法。
第二 時間軸思考法
時間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維度之一,卻經常被我們大部分人忽視。
一旦將時間維度引入到思考中,眼前的很多問題就會變得不同。
上學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慢,轉身才突然發現人生已過半場,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有些時候你可以站在時間的終點上,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年,你還會做現在的工作嗎?你還會那麼關注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嗎?那些曾經讓你夜不能寐的困惑還重要嗎?
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但當我們面對一件真切、實在、具體事情的時候,卻不能太著急拿到想要的結果。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轉換一個時間維度,只有給自己和這件事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在投資上就叫做時間的玫瑰。
長按點贊,或許會有驚喜。評論轉發,關注收藏,後面的內容會更精彩。
第三 視角思考法
很多時候你面對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其實不是問題本身無解,而是你的世界觀沒有升級。
所謂的世界觀其實就是你觀察這個世界的角度。
獵豹的CEO傅盛就說過,一個創業者想要取得成功,就要用上帝視角。
所謂上帝視角,就是既能讓自己深入其中,又能隨時抽身其外,讓自己變成旁觀者從而能夠清晰地洞察事物的底層邏輯。
有一段時間,每次有人離開公司,傅盛的情緒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後來他調整了心態,從上帝視角來觀察公司,突然發現公司其實是一個生命體,人員的進進出出才能保持公司的活力,員工和組織才可以保持良好的進化。轉換視角之後,傅盛說不僅他自己得到進化,還帶動團隊和公司一起跟著進化,最終讓獵豹成為創業公司的典範。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我也經常站在上帝視角觀察問題,為什麼還是很困惑呢?
這是因為你的位置雖然升級了,但是你的世界觀並沒有升級。
比如一個很自信、自我感覺很強大的人,總會覺得自己很與眾不同,內心無法真正地吸收別人的不同意見,總以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特別的一個。
但如果你瞭解進化論,就會發現人類最開始的時候也認為自己是這個宇宙的中心,但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終於瞭解到,其實人類並不特殊,只是地球上微不足道的一粒塵埃,和另外一粒塵埃的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
當你的世界觀發生改變之後,你也許更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更能打心眼兒裡尊重對方,更客觀地面對不同的意見。
而以往困擾你的問題都將變得不再重要或者不復存在,因為世界觀的升級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你看待問題和世界的方式。
第四 無邊界思考法
關於這一點,有一個很經典的說法,叫做有限與無限的遊戲。
從本質上來說,
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最大的區別在於,有限的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則以延續遊戲為目的,一個有邊界一個沒有邊界。
小的時候,每個中國人都在參加一場“好好學習,爭奪第一”的有限遊戲,每次都排名都彼此競爭,少數人成為了贏家,大部分人成了輸家。
後來遊戲愈加殘酷,上重點小學、擠進重點初中、考入重點高中,一輪又一輪的有限遊戲讓我們失去了對世界探索的興趣,讓每個獨特的自我迷失在一個禁錮的方圓中。上了大學,你還沒來得及喘息,又陷入考名校研究生、找好工作的遊戲當中。
接著又被裹挾著陷入升職加薪、買房子的有限遊戲中。就這樣,玩著同樣的遊戲,過著同樣的生活,所有人都活成了同一種人,被限制在同一個狹小的方框裡進退維谷。
這是現實的殘酷也是人的悲哀。
而擁有無邊界思維的人,更傾向於選擇無限的遊戲。
羅素說,三種純粹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他的一生,那就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的憐憫。
通俗地來講,人生最應該求的是對知識的探索、對智慧的追求,對“美”的嚮往,對自我的覺知以及對他人的幫助,因為這些東西沒有邊界、不存在競爭和上限,從本質上來說是對我們人生觀的拓展和重塑。
當你的人生觀從侷限和狹隘變得寬廣無限的時候,很多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而這正是底層思維的厲害之處,有時你根本無需解決問題,問題會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自然消解。
所以說,思維的深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掌握底層思維、學會升維思考的人註定可以看到獨特的人生風景。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請給我點贊關注,我是有道君,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