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傳統老面饅頭的手藝
文|饅頭髮酵風味資深名匠杜德春
△麥為饃之父:
好饃,必須匹配好麥;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麥、饃之味魂。
①產地~齊魯或新疆麥最好
②麥香~加工工藝與匠心
③麥質~溼性麵筋36-39%;灰粉糊精閾值 1-1.5;其它
④營養指標等。
⑤吸水率
⑥麥膠蛋白與澱粉
⑦物理屬性
⑧糊粉層
⑨麥香風味閾值
⑩麥味、麥醇、麥品、麥質。
△水為饃之母:
好麥匹配好水,則才能蒸好饃。
水質、水品、水醇:
①廣西巴馬長壽村小分子團水
②榆林桃花水
③青島嶗山水
④小分子團水(水機器)。
好水的標準是溯源世衛組織的“好水六項標準”。
我國99%大部分地區的水質,需要改善或者改良。
我國99%的所謂淨化器機器,是不合格的,或者不符合“六項好水標準”的水品。
△鹼是饃之子
中和饃風味,鹼必須匹配;中和Ph值是饃之味魂。
鹼:水鹼;火鹼;焐鹼。
蘇打:小蘇打、羊起之。
△酵(天然老面)為饃之爺
酵面,酵種,酵子,麵肥,老面等是饃味之魂;醪糟菌:恬醇;麥汁:酵香;酒花:饕餮;酸奶:至味;接種:味真……
從春秋戰國時期至今,我華夏之饃、饅頭髮酵風味;不過是野生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丁酸菌、益生菌等在溫度、溼度、陽光、空氣中與小麥共舞蹁躚的香味。
藝為饃之女:
三分做,七分手藝;手藝:就是如何活面、揉麵、揣面、餳面、發麵、壓面、兌面、醒面。
兌鹼、中和、熗面、蒸饃、調味、調麥、調香。
烹小鮮若治大國,製作一個有靈魂、有風味、有價值的饅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道德經曰:治大國如烹小鮮,烹小鮮若治大國。
杜德春:
饅頭髮酵風味資深名匠
麵包發酵風味資深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