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充滿不確定性,唯有“相信”,方能篤定。中國新聞週刊及旗下有意思報告推出春節特輯“你永遠可以相信______”,邀請10位嘉賓坦露信念、真誠書寫,為這個挑戰更多又機遇不滅的時代,帶來一份堅定,一份明朗。
這是春節特輯的第四篇,聽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講述,你永遠可以相信光。
今年是格力電器成立三十週年,也是我們投身光伏的第十年。
2012年,我作為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兩會時,看到北京深受霧霾影響。有人開玩笑道:“董小姐,你掙錢的機會要來了,應該抓緊去做空氣清淨機,肯定能夠搶佔市場先機”。我想,作為製造業龍頭,格力電器是不是能從源頭入手,在減少能源消耗、清潔產品研發中做些什麼?
傳統的暖通行業是耗電大戶,對於能源消耗與環境影響是巨大的。經過與技術部門的無數次開發研討後,我們將方向瞄準到了光伏與空調的結合上:能不能顛覆傳統的空調形式,研發出“不用電費的空調”,以緩解環境汙染。如今,我們的光伏研究已經十年耕耘。
十年磨一劍,難嗎?難。難的是未曾涉及的領域和從零開始的嘗試。
剛開始研發的時候,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反覆的試驗。電機總是燒壞,一個電機幾十萬元,一天燒10個都是常事,燒到研發人員都覺得有點害怕。1億元投進去卻看不到結果,大家心裡覺得沒底。
面對一次次的失敗,有幾個研發人員逐漸沒了當初的信心,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我對他們說,“不計較成本,我只要結果,你只要做成,哪怕一個億、兩個億也是值得的。”
“將光伏發電與空調相結合”,在當時的國內是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涉及過的領域。說好聽點我們是先行者,說得不好聽點我們就是在撞南牆,沒有人知道牆後面是什麼。
那為什麼要堅持做下去,一做就是十年?
面對能源變革這場硬仗,總要有人主動去做某個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會被螃蟹劃破,我們要總結以後吃螃蟹時嘴不被劃破的經驗,然後繼續去啃這塊硬骨頭。
正是因為相信,相信我們的研發人員,相信我們的技術實力,相信光伏空調技術對於能源變革的重要影響,在一次次失敗後,我們仍然篤定向前。
還記得我出席活動時,經常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工業製造企業怎麼理解綠水青山理念?”
我的答案是:資源總有消耗殆盡的時候,我們要考慮的不僅是當代,還要是未來千秋。我們要把綠水青山的理念體現在工業發展過程中,要用綠水青山的理念來改造製造業,儘可能追求不消耗資源,不破壞環境。
光伏空調技術做的便是“開源節流”。將光伏發電與空調耗電相結合,以新的形式在實現清潔能源轉型的同時提升傳統空調能效,不僅是綠色製冷技術的突破,同時也將成為國家能源變革下的一份切實解決方案。
這也正是我們開展光伏研究的初心所在。
歷經十年沉澱,格力光伏研究在一次次“被劃破”的過程中逐漸走向成熟,如今歷經多次迭代,“零碳源”技術也從當初的一個想法變成了多個行業在推行能源改革時的樣本參考。
2021年,我們在光伏與儲能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創新推出“零碳源”空調技術,從全球94個國家的210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全球製冷創新大獎賽最高獎,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企業。組委會實驗資料顯示,“零碳源”空調技術能夠使得空調對氣候的影響降低85.7%。
組委會的實驗資料出來後,我們的研發人員紛紛歡呼雀躍,這樣的成績是對我們十年默默耕耘的最大肯定。我們期待著“零碳源”空調技術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更大範圍的推廣、使用,讓消費者在衣食住行中輕鬆實現“零碳”生活。
在外界看來,我馬上就往70歲跑了,但我覺得我的心態很年輕,才25歲。我願意同我們的研發人員一道,從零開始,嘗試更多可能性。
今年,帶著外界的爭議,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透過不斷探索穩定可靠的儲能產品,構建安全高效清潔的新能源體系,為綠色發展助力。這對於30歲的格力與“25歲”的我而言都是一次新的挑戰,我也希望能夠在爭議和嘗試中同格力一起迎來新的成長。
走一條他人未曾走過的道路,註定會披荊斬棘。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願意以敢為人先的勇氣與自主創新的底氣去打磨、沉澱每一項技術,為推動綠色發展提供切實解決方案。或許在外界看來,這樣做會走得慢些,但我們的每一步也走得更穩。
2022,我選擇繼續相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