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北大中文系教授洪子誠,日前在抖音進行了他的直播首秀。
老先生普通話不太標準,但分享頗具含金量。兩個小時裡,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次達14.4萬,不少網友感嘆:蹭了一堂好課。
洪子誠希望藉助抖音直播,讓更多人願意親近文學經典,讀懂文學經典。他說:“閱讀是自我教育、自我培養以及自我提升的過程,我們都是從閱讀裡面不斷更新我們的思想與情感,建立比較完備的認知世界的方法。”
近年來,高校學者教授紛紛觸網。法學教授羅翔、文學教授戴建業、美國問題專家沈逸等,都在網路平臺開課,吸引了許多粉絲的追捧。影片平臺正打破知識的邊界,讓大師走向大眾,構建一所開放的大學,為“全民學習”鋪設平臺。
打破知識傳播的壁壘
除了洪子誠,參加“方寸之間 遇見知識——抖音開學公開課”的,還有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柳冠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建中等8位教授學者,圍繞文學、電影史、物理學、生物學等領域直播分享通識知識。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公開課主題是《探討地球之外的人類歸宿》。他借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情節來講述行星、黑洞、地外生命等知識和新發現,生動有趣。短短兩個小時,觀看量就達到12.7萬。
直播公開課還讓師生之間的交流變成可能,在有著“中國工業設計之父”之稱的柳冠中直播課程中,網友踴躍提問:“如何看待國潮、漢服等碎片化元素復興現象”“城市為什麼會流行大景觀、形象廣場、獵奇雕像”……兩個小時內觀看量達15.8萬。
參加“開學公開課”的知名學者的課程,許多連本校學生都很難選到。每堂課,教室和走廊裡總是擠滿了旁聽生。但如今,不論年齡、地域、身份,觀眾透過網路直播和回放就可以“蹭課”。直播打破了大學的“圍牆”,打破了知識傳播的壁壘,讓越來越多的知識觸手可及。
這種熱搜可以多來點
這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首次在抖音直播。2007年,曹則賢在《物理》雜誌上發表文章《關於物理學》。此後,他撰寫了總計100篇的“物理學咬文嚼字”系列,內容涉及夸克、量子、溫度、熵等重要概念的起源。2019年底,他的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風靡網路,眾多網友隨之開啟了一次“硬核”跨年。
這一次,曹則賢公開課主題是“一個讀書人的讀書感悟”。在他看來,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讀書人,第一要做到家裡有書,身邊有書。光有書還不行,曹則賢還建議年輕人“要儘可能去讀一些讀不懂的書”。
很快,“如何理解中科院曹則賢‘年輕人讀些讀不懂的書’的觀點,讀不懂的書要怎麼讀? ”登上知乎熱搜。
北大教授戴錦華在公開課直播中的言論上了微博熱搜。她在直播中向網友分享她對電影的熱愛和見解,一向言辭犀利的她稱,“不能讓流量、資本主導文化生產”,立刻引發網友熱議。
幾位學者的公開課,都獲得了10萬+的觀看量,這證明短影片使用者對於知識的渴望。有網友評價:“好像當了一回北大的學生”。短影片平臺不只是記錄生活的地方,更是傳遞知識的重要途徑,也吸引越來越多學者加入知識分享的隊伍。
文/吳桐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