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唯一與俄羅斯接壤的非北約歐盟成員國。
1939年11月26日,蘇聯軍隊製造了“曼尼拉炮擊事件”,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的死亡,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25公里。
面對蘇聯的無理要求,芬蘭政府強硬拒絕。隨後蘇聯在11月30日以此為藉口廢除1932年簽訂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23個師共45萬軍隊從上千公里的蘇芬邊界向芬蘭發動猛烈進攻,震驚世界的蘇芬戰爭爆發。
蘇芬戰爭爆發的直接背景,是1939年8月23日,蘇德兩國在莫斯科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彼時的納粹德國為稱霸歐洲甚至世界,極力避免一戰時期兩線作戰的可能性。在確定橫掃西歐的戰略目標後,德國與被英法“綏靖政策”傷透了心的蘇聯越走越近;而此時的蘇聯為全力解決東部的日本侵略問題,也迫切需要西部邊境的安定。更重要的是,尚未從“大清洗”運動中恢復元氣的蘇聯亟需更多時間養精蓄銳,以應對未來必然爆發的蘇德戰爭。
於是蘇德兩國一拍即合,以《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秘密劃定了兩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蘇德兩國瓜分波蘭,在成為鄰國的同時也明確了彼此的邊界。
隨後納粹德國揮師西進,依託蘇聯的資源支撐橫掃西歐諸國,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而蘇聯則趁納粹德國瘋狂西進時不斷將國界線向西推進,增加對德縱深,在已有的“斯大林防線”的基礎上,又在新的國界線修建了同樣規模龐大的“莫洛托夫防線”,也就是“東方戰線”,
因為納粹德國的高歌猛進,蘇德戰爭的危機不斷迫近,於是蘇聯加快了向西推進的腳步。佔領波蘭東部後,蘇聯開始同芬蘭進行交換領土的談判,意在增加列寧格勒縱深,同時獲得漢科半島等芬蘭領土。儘管蘇聯交換芬蘭的土地要遠遠大於其索取,但這種盛氣凌人的“強買強賣”姿態徹底激怒了芬蘭。
畢竟歷史上的芬蘭曾長期被沙俄帝國統治,對俄國的認識,芬蘭最有發言權。所謂交換,不過是強取豪奪的一個美好的藉口罷了,而且用於交換的土地,無論其區位還是價值都遠不能同現有領土相比。所以面對如此不上道的芬蘭,斯大林決心君子動手不動口。
戰爭是殘酷的,更是一邊倒的。畢竟當時的蘇聯人口高達1.6億,領土2000多萬平方公里。而同期的芬蘭國土面積僅為33.8萬平方公里,人口440萬,所以戰爭的一邊倒根本毫無懸念。
但令全世界都大跌眼界的是,咄咄逼人的蘇聯軍隊,在小小的芬蘭面前,竟被揍得毫無還手之力。依靠高昂的反侵略鬥志,本土作戰的優勢,芬蘭軍隊神出鬼沒,令尚未從“大清洗”中緩過勁來的蘇聯傷亡慘重,傷亡人數高達375491人。最終在掙扎了4個多月後,蘇聯用慘烈的傷亡堆出了一個貽笑大方的慘勝,並大大刺激了納粹德國發動蘇德戰爭的決心和信心。
1940年3月12日,蘇聯與芬蘭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失去了佔全國10%的耕地和佔全國12%的人口。
蘇聯方面,蘇聯不僅在蘇芬戰爭中人員傷亡慘重、物資損失驚人,更被國際聯盟開除,在國際社會空前孤立。
更可怕的是,雖然透過種種手段將國界線平均向西推進了300~400公里,大大增加了對德縱深,但也將蘇軍精銳幾乎全部置於德軍炮口之下,這是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蘇聯軍隊一潰千里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蘇聯的不擇手段徹底激怒了芬蘭等東歐鄰國,導致蘇德戰爭爆發後,這些國家紛紛加入納粹德國陣營,形成了打擊蘇聯的強大力量,尤其是被奪走比薩拉比亞的羅馬尼亞,成為法西斯陣營中打擊蘇聯最狠的國家。
而蘇芬戰爭也直接將芬蘭推向了納粹德國的懷抱,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芬蘭在納粹德國號召和支援下發動“繼續戰爭”,奪回了在蘇芬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不過,儘管芬蘭在收回失地後見好就收,但卻仍然無法阻止蘇聯反攻後的“秋後算賬”。
1947年,蘇聯與芬蘭簽訂《巴黎和約》,在確認1940年《莫斯科和平協定》內容的同時,也增加了新的條款,最終的結果是:
芬蘭徹底失去了在蘇芬戰爭中失去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佩察莫等地,尤其是佩察莫地區,使芬蘭徹底失去了北冰洋出海口。而卡累利阿地峽等要地的失去雖然保證了列寧格勒的安全,卻讓芬蘭長期處於膽戰心驚之中。
可以說,儘管芬蘭在保家衛國的戰鬥中捨身忘死,但卻依然難以阻擋蘇聯的意志。而芬蘭的遭遇也成為諸多蘇聯鄰國的縮影,在俄國“大俄羅斯”主義的傳統下,俄國從來“噬土成性”,周邊國家即便不被生吞活剝,也基本都是遍體鱗傷、奄奄一息,芬蘭雖然保持了最終的獨立,但不僅失去土地,更蒙受了巨大恥辱。所以理論上說,一旦有機會,芬蘭必將重新重新發動“繼續戰爭”,用復仇捍衛自己的土地和尊嚴。
但現實情況是,芬蘭非但沒有雄起,反而躺平到逐漸佛系。非但沒有臥薪嚐膽秣兵歷馬,反而得過且過隨遇而安。
更誇張的是,在和蘇聯簽訂《巴黎合約》後,揹負恥辱的芬蘭反而開始朝著永久中立努力,併成為世界7大永久中立國之一。
這似乎匪夷所思,卻也合情合理。在靜夜史看來,正是因為認清了自己的處境,芬蘭才活得瀟灑通透。
簡單說來,芬蘭早就認識到了兩點:
一是芬蘭屬於小國弱國,根本打不過其它大國尤其是俄羅斯;
二是俄羅斯雖弱但卻根本不可能被消滅,一旦站隊必然成為雙方角力場。
芬蘭雖然高寒,甚至1/3的國土都位於北極圈內,且人種民族和北歐主流的維京人完全不一樣,但這一點也不影響芬蘭歷史上的多災多難。
在沙俄帝國異軍突起之前,芬蘭從12世紀開始被瑞典統治。由於被瑞典征服之前,芬蘭根本沒有形成國家和民族的概念,所以芬蘭帶有強烈的瑞典特色。
在瑞典的影響下,芬蘭人皈依了基督教,上層人士溝通則使用瑞典語。直到16世紀受歐洲宗教改革思潮影響,芬蘭大主教阿格里科拉用芬蘭語出版了《新約》,奠定了芬蘭語的書寫體系。
文字是一個民族的基礎和紐帶,芬蘭語出現後,芬蘭掙脫瑞典統治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烈。
15世紀俄羅斯開始崛起,並在彼得大帝時期與北歐強國瑞典進行了數十年的大北方戰爭,芬蘭則成為兩大強國對抗的主要戰場。
1721年大北方戰爭結束後,盛極而衰的瑞典退出強國序列,芬蘭獲得了難得的“自由時代”。1808年沙俄與瑞典再度開戰,瑞典不得不在1809年將芬蘭等地割讓給沙俄,從此瑞典成為沙俄帝國的一部分。
沙俄統治芬蘭後,給予了芬蘭高度自治的權利,甚至鼓勵芬蘭貴族使用芬蘭語,並將芬蘭語設為官方語言。但1905年挪威從瑞典的獨立,極大地刺激了沙俄,從此沙俄加快了對芬蘭的“俄羅斯化”程序,而這極大地加劇了沙俄帝國與芬蘭的矛盾。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蘇俄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回莫斯科,芬蘭則於12月16日宣佈獨立。
為退出一戰,保衛革命果實,蘇俄在1918年3月與德國簽訂了屈辱的《佈列斯特和約》,被迫承認波蘭、芬蘭等屬地的獨立。儘管德國投降後,蘇俄迅速收復失地,但隨著1920年蘇波戰爭的馬失前蹄,蘇俄的前進被迫停止。
但蘇聯始終不能接受列寧格勒緊貼蘇芬邊界的現實,這是蘇芬戰爭爆發的重要因素。
戰爭的結局有力證明了:芬蘭在蘇聯面前根本就拼不起,所以“見壞就收”是最好的選擇。畢竟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招式都是徒勞無功,這是芬蘭的宿命,芬蘭得認命。
但芬蘭也深知,雖然團結起來力量大,借力打力手段高,畢竟芬蘭不強,但作為西方國家芬蘭身後的美國等可不是吃素的。不過問題在於,美國遠在千里之外,怎麼作死都沒事,但身在俄羅斯臥榻之側的芬蘭可不能如此“沒大沒小”,畢竟俄羅斯尤其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因為綜合國力的力不從心不能全天候以牙還牙,但對“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芬蘭,俄羅斯有決心有信心讓芬蘭體會到熊掌火辣辣的“撫愛”。
而芬蘭,因為與俄羅斯近在咫尺的區位,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美國的西方國家的兩肋插刀。從當今烏克蘭進退維谷的尷尬表現來看,美國等西方國家需要的是一個城門失火、首尾難顧、疲於奔命的俄羅斯,這使得烏克蘭成為最好用的工具,但烏克蘭的死活,從來不在美國的考慮範圍內,畢竟用完就扔從不節約。所以毫無疑問,與俄羅斯山水相連的芬蘭也逃不過抹布一樣的命運。
所以,為了僅存的土地和殘留的尊嚴,芬蘭必須接受現實,那就是兩方都不得罪。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永久中立。
雖然永久中立從來不是長久之計,比如十月革命推動芬蘭獨立後,芬蘭宣稱永久中立也依然難以逃脫被蘇聯覬覦的命運。但這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芬蘭的安身立命。
畢竟,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俄羅斯雖衰,但依然有令西方國家膽戰心驚的資本。
時至今日,三戰之所以沒能爆發,根本原因在於核武器的恐怖制衡,讓各國尤其是大國學會了三思而後行的理智。畢竟一旦開始核戰爭,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同歸於盡的毀滅。
而核武器作為鎮國神器的作用,保證了俄羅斯不可能被西方國家徹底消滅,畢竟就連美國也無法承受俄羅斯的忍無可忍。
更尷尬的是,為了強化歐盟對美國的向心力,美國還一再強調“俄羅斯威脅論”,透過刻意保留俄羅斯的實力達到制衡歐盟的目的。
因此,芬蘭不趟北約的“渾水”是獨善其身的最明智之舉。而歐盟,作為被美國嚴密監視的經濟組織,在北約和俄羅斯的對抗中顯得越發微不足道,但卻能享受到歐盟的福利。
所以,俄羅斯臥榻之側的芬蘭能夠獨善其身絕非偶然,這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