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網站9月17日發表題為《新的澳英美聯盟對東南亞來說意味著什麼》的文章,作者系塞巴斯蒂安·斯特蘭焦。文章稱,東南亞國家一直對美國建立地區反華聯盟的努力並不熱心,而且它們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做。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新宣佈的軍事夥伴關係——即所謂的澳英美聯盟協議——給亞洲未來的戰略平衡帶來何種影響尚不清楚,但這種影響很可能是深遠的。或許三方夥伴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澳大利亞將擁有一支新的核動力潛艇艦隊。
澳英美聯盟也很可能對東南亞產生重要影響,這個地區位於“印度洋-太平洋”這一地理區域的中心,是新夥伴關係的主要關注點。該地區的各國政府對這一新倡議的反應將是極其矛盾的。
任何加劇衝突可能性的舉動都可能使該地區感到不安。如果爆發衝突,澳英美聯盟會讓這種衝突的破壞性大得多。而位於“印度洋-太平洋”中心的東南亞地區無疑將成為最前線。
東南亞地區肯定也會擔憂這種夥伴關係給其帶來的影響:這可能把該地區納入更大的戰略競爭之中,把它從自稱的地區“中心地位”趕走,並削弱它來之不易的戰略自主性。
自冷戰結束以來,東南亞的地區集團——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功地在亞洲的外交架構中確立了自己的中心角色。作為東亞峰會和東盟地區論壇等大型國際峰會的主辦方,東盟一直能夠透過制定議程的能力發揮一定的能動作用。
但東盟發揮最大能動性的時期恰恰是冷戰結束後的相對戰略平靜期,這一點倒也不足為奇。在世界回到激烈的戰略競爭時代後,“東盟中心地位”的光輝是否能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倖存下來還有待觀察。正如雅加達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埃文·拉克斯馬納所說,印尼最擔心的是,這種新的安排會令其成為“戰略旁觀者”,任憑其控制範圍之外的力量擺佈。對整個東南亞地區來說也大致如此。
拉克斯馬納在談到印尼可能對澳英美聯盟作出的反應時說:“公開而言,官員們不大可能強烈表明任何一種立場。”他說:“我們知道,面對地區動盪,我們無法提供一個嚴肅的替代選項。我們還知道,該地區的國家正在提出非東盟選項。”
從這個意義上說,不難看出,澳英美聯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國對該地區明顯的“戰略騎牆”行為感到失望的一個表現。東南亞國家一直對美國建立地區反華聯盟的努力並不熱心,而且它們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做。儘管與中國的關係存在一些緊張之處,但他們從與北京的貿易中獲益匪淺,而且越來越多地受益於中國企業的外國直接投資。
此舉還可能強化人們的看法,即美國與該地區的接觸過於偏向於安全接觸,從而損害東南亞國家應對其他挑戰,包括從新冠肺炎疫情和氣候變化到該地區面臨的嚴峻經濟前景。
在更深層次上,東南亞和美國在中國到底構成何種挑戰的問題上,看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並且對美國就與中國的競爭所持的主要看法也沒有太大興趣。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1年9月1日,美國珍珠港,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離開基地。視覺中國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