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恐怕回不去了!”,1952年9月28日,在金城反擊戰之後,12軍奉命開往後方修整,結果在走到朝鮮谷山郡時,受到美軍飛機轟炸,當時,12軍的文工團正處在空曠的山野,因躲避不及時,傷亡過半。
看著熟悉的戰友一個個倒下,文工團有些人不淡定了,甚至變得有些精神恍惚,來自安徽黃山的文工團成員黃鶴便是如此。
聽黃鶴這樣說,他的老鄉莊燕勞是哭笑不得:“你怎麼知道?不能這麼迷信!”。
莊燕勞的安慰,並沒有打消黃鶴的疑慮,黃鶴很認真地對他說:“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只是,我死了沒人抱靈牌不要緊,可我的父母將來辭世,誰來給他們抱靈牌?”。
說完這句話,黃鶴的神情愈發緊張,用近乎哀求的口氣說道:“看在咱們老鄉一場的份兒上,你一定答應我,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代我生一個兒子幫我盡孝,否則我死不瞑目。”。
黃鶴的話,讓莊燕勞意識到,他的精神緊張到了什麼程度。
莊燕勞與黃鶴,不僅是老鄉,而且在戰場上,還是“打通腿”的兄弟,啥叫“打通腿”?當時的朝鮮太冷,就連撒尿都得來回走動,不然就有可能凍住,為了保暖,戰士們兩個人睡一張床,這就是“打通腿”。
一個被窩裡的兄弟有請求,莊燕勞自然二話不說,拍著胸脯一口便答應了下來。
可誰成想,黃鶴的預言,實在是太準了,第二天早上8點左右,美軍再次前來轟炸,一顆炮彈擊中了黃鶴,臉都被燒焦了,入殮時沒法兒換衣服,戰友們只能將新軍衣披在他身上。
站在老鄉兼戰友的墓碑前,莊燕勞是悲痛欲絕,本來,“代”黃鶴生一個兒子,只是安慰他的話,但隨著黃鶴的犧牲,莊燕勞覺得自己有必要兌現自己的承諾,他鄭重說道:“請放心,這輩子我一定要完成你的心願!”。
巨大的損失,不僅沒有擊垮文工團的鬥志,反而讓他們心中對美帝充滿憤怒,
黃鶴犧牲的第三天,便是國慶節,文工團的同志們為戰士們準備了豐富的文藝節目,因為表現出色,還被授予“戰鬥中的文工團”稱號。
表演結束後,團長讓給烈士家屬寫信,莊燕勞提筆,給黃鶴的家人寫了一封信。
此時遠在安徽的黃鶴家人,已經接到了黃鶴陣亡的訊息,沉浸在喪子之痛中的兩位老人,看著黃鶴曾經的照片、信件、軍功章,整日以淚洗面。
雖然心痛兒子的遭遇,但他們卻從未後悔送兒子上戰場,在接到莊燕勞的信後,黃鶴的父親在回信中說道:“吾兒雖去,精神猶存,期盼沒有倒下的戰友們用歌聲化作復仇的怒火,射向每一個武裝到牙齒的敵人!”。
這封回信,水平極高,團長得知後,在全團宣讀,文工團的戰士們,深受鼓舞。
從那之後,莊燕勞便一直與黃鶴的父母保持書信往來,而且還認了莊燕勞當“兒子”。
1952年,莊燕勞因公回國,百忙之中,他依舊不忘抽時間去看望黃鶴的父母,一見面,便跪下叫爸爸媽媽,還對他們說:“黃鶴不在了,我來替他們盡孝……以後有我一口吃的,絕不讓二老餓著。”。
1954年,莊燕勞從朝鮮戰場回國,繼續留在部隊工作,雖然自己認下了黃鶴的父母,但因為工作關係,並沒有辦法在兩位老人身邊盡孝,這讓他有些愧疚。
這時候,他又想起了黃鶴前一天犧牲的話:“一定要代我生一個兒子,幫我盡孝,否則我死不瞑目。”。
思來想去,莊燕勞覺得,自己若是真能“代”黃鶴生個兒子,去陪伴他的父母,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於是,他與自己的妻子說起了此事兒,可妻子聽後,卻有些猶豫,原因無他,當時的莊燕勞已經30歲,已經是3個孩子的父親,當時的經濟壓力很大,若是生個兒子,給黃家還好一些,若是再生個女兒,怎麼能養活得起?
就此事兒,夫妻二人商討了一夜,最終決定再生一個孩子,若是女兒,就留著自己養,若是兒子,就送去黃家,完成戰友遺願。
1956年10月,莊燕勞的妻子產下一子,這讓夫妻二人很開心,在給孩子上戶口時,莊燕勞直接給孩子取名黃子剛。
1957年秋,在孩子出生1年後,夫妻二人抱著孩子,千里迢迢來到黃家,把孩子交給了黃鶴的父母,看到小孫子,黃鶴的父親是笑逐顏開,時隔5年,他終於完成了黃鶴的遺願。
自從把兒子送到黃家,兩家人的關係更親密了,從那時候起,每當到了採茶、水稻收割的季節,無論多忙,莊燕勞都要去到黃家,幫著黃鶴的父母幹農活兒,直到兩位老人相繼離世。
對於把兒子送給黃家一事兒,莊燕勞從未後悔,但對兒子,他卻充滿了愧疚,原因無他,這一決定,讓他的小兒子和其餘3個孩子,命運天差地別。
莊燕勞的大兒子成年後,在福建一所大學教書,是知名學者,桃李滿天下,二兒子跟父親一樣,也參軍當了兵,一直做到副團級,雖然後來轉業到了地方,但同樣事業有成。
比起兩位哥哥來,黃子剛就差遠了,一來是所處環境,二來是沒有趕上好時代,初中沒讀完,便被下放到偏遠農村勞動,吃盡苦頭。
幾年蹉跎,黃子剛被耽誤,既沒有學下多少文化,也沒有學到啥技術,回鄉的他,只能去給人家打工,即便是一大把年紀了,也只能在海船上當工人。
雖然如此,但黃子剛並不怨恨父親,也從不抱怨命運不公,生活的平淡安樂。
2013年,在黃鶴犧牲61年之後,86歲的莊燕勞再次來到黃家,祭拜黃鶴和他的父母,即便六十多年過去了,但想起戰死的戰友,莊燕勞依舊泣不成聲,他站在黃鶴的衣冠冢前,哭著說道:“60年前的承諾,我兌現了……安息吧,我的好戰友,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