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背叛希特勒的德國高階將領,基本上都來自國防軍,但忠心耿耿的黨衛軍也絕非鐵板一塊。戰爭末期,位高權重的黨衛軍將軍:卡爾·沃爾夫,眼見希特勒和納粹德國大勢已去,開始和盟軍進行秘密接觸,商議投降事宜。這令他在戰後得以善終。
有人將沃爾夫與副元首魯道夫·赫斯相提並論,認為他們都秘密與對手接觸,是極端偏執而且沉迷於幻想世界的瘋子。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為德國爭取和平這一點上,卡爾·沃爾夫將軍確實很認可赫斯,而且他做得顯然比赫斯更成功。
也許認識並知道卡爾·沃爾夫的人不多,但在1943年時,他是整個義大利地區德國黨衛軍的最高指揮官,是黨衛軍頭子希姆萊,以及納粹元首希特勒最為器重和信任的心腹。雖然黨衛軍當時在義大利的兵力只有國防軍的三分之一,可無論是裝備還是士氣都要遠超後者,最關鍵的是,卡爾·沃爾夫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力,國防軍對他敬畏有加。
如果他決定帶領義大利地區的德軍與盟軍進行和談的話,恐怕沒有人敢阻攔。
戰爭進行到1945年2月,此時德國的情況非常糟糕。德軍在義大利雖然還有16萬正規兵力,而且不乏驍勇善戰,經歷過東線殘酷戰鬥的外籍志願兵師團,以及剛剛補充過來的娃娃師:第12黨衛軍擲彈兵師,可情況已經很不樂觀。在盟軍強大裝備,兵力優勢面前,德國人只能勉強守住義大利北部地區。此時,卡爾·沃爾夫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了。
沃爾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一名初級軍官有一些戰鬥經驗,但他不是職業軍人,對於戰爭,他從來沒有狂熱之情。他很明白,盟軍獲勝只是時間問題,進一步的抵抗將毫無用處,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其實早在1944年,他曾經對身邊的人說過,只要有機會,他就會盡一切努力去結束戰爭。當然我們現在這麼說並不是想為納粹洗白,因為他之所以這樣選擇,其實是和副元魯道夫·赫斯一個目的,那就是儘可能用體面的方式結束西線的戰鬥,聯合英美共同對抗蘇聯。所以他只是做了一個他認為最合適的選擇。然而客觀上,他的私心促進了戰爭儘快結束,減少平民傷亡,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當他看到這個機會時,決定採取行動。1945年2月下旬,沃爾夫批准了手下兩名軍官:歐根·多爾曼上校和圭多·齊默上尉的提議,讓保持中立的瑞士人做和事佬,由他們將自己的條件轉達給盟國方面。
精明的瑞士人立刻與駐紮在瑞士首都伯爾尼的美國戰略服務辦公室,簡稱OSS,也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身,在瑞士的負責人:艾倫·杜勒斯進行溝通。他後來成為中情局的首任局長。
杜勒斯何許人也,那是渾身帶毛,比猴子還精的人物。早在戰爭初期,他就透過瑞士的上層人物和德國的一些人物建立了聯絡。但卡爾·沃爾夫的這種想法卻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簡直是天降大禮包。當他確切瞭解對方意圖之後,興奮得猛抽幾口菸斗,當即決定,讓自己的中間人在瑞士與沃爾夫的兩個手下會面。
老狐狸杜勒斯為了試探沃爾夫是不是真心來降,要求他釋放一名義大利抵抗運動的高階成員費魯喬·帕裡。此人後來成為戰後義大利政府的首任總理。
得到回應之後,沃爾夫想都沒有,直接就把這個義大利人以及另外一個囚犯釋放了,派兵送出境。然後,沃爾夫馬上對中間人說,他要親自與杜勒斯見面,立刻,馬上,越快越好。因為此時蘇軍已經打到了柏林城下,如果他再磨磨蹭蹭,恐怕就沒有投降的必要了。
杜勒斯也想促成這筆史無前例的和談交易,為此,他專門把見面地點選擇在靠近蘇黎世湖的一座公寓內。此時正值初春,瑞士依然寒氣襲人,杜勒斯在回憶錄裡說,為了迎接沃爾夫,他專門自己動手點燃了壁爐的篝火,但他對於跟納粹官員握手還存在心理上的牴觸,於是,當沃爾夫應約前來的時候,杜勒斯只是友好的點了點頭。
杜勒斯對沃爾夫印象深刻。他形容沃爾夫是一個英俊的北歐男人,身材十分魁梧,有著灰色的深金色頭髮,令人愉悅的五官,最關鍵的是,沃爾夫十分有禮貌,一口純正的高地德語,不像希特勒那樣尖銳刺耳,令人感到不悅。
杜勒斯明確告訴沃爾夫,戰爭的天平已完全倒向盟軍這邊,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沃爾夫當即表示認可,而且還說自己還能說服國防軍司令凱瑟琳元帥一起投降。對此,杜勒斯在給華盛頓的報告中盛讚這個德國人深明大義,而且溫和有禮。
沃爾夫得到美方的準確答覆之後,信心滿滿地回到義大利,開始發揮他的演講口才說服凱瑟琳和他一起行動。雖然他們二人一個是黨衛軍,一個是空軍,但在希特勒和戰爭這件事上,觀點還是比較一致的。然而就在此時,他的行動被希特勒察覺了。
希特勒不但讓海因裡希·馮·維廷霍夫將軍接替了凱瑟琳的兵權,還下令沃爾夫速速趕往柏林。此舉讓沃爾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甚至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準備。
有驚無險,要歸功於他與希特勒的良好關係以及他的智慧和周密準備。他給杜勒斯留了一個紙條,說如果他不幸遇難,請求美國人給他平反,承認並宣傳他是促進和平的英雄。
不得不說,沃爾夫這樣做已經不止是聰明而已,簡直就是把能算計到的都算計到了。杜勒斯承認,沃爾夫的這個紙條,讓他的兩任妻子和幾個孩子,在戰後都獲得了很好的優待。
最後,沃爾夫有驚無險,全身離開了希特勒的狼穴。杜勒斯將投降談判稱為"日出行動"。丘吉爾比羅斯福聽取了任務簡報,認為此計可行。然而事情卻再次變得詭異而複雜。首先是羅斯福突然去世,然後是在4月20日,一支義大利游擊隊深夜突然襲擊了沃爾夫的山間別墅,差點開槍將其擊斃。
沃爾夫如果死了,那麼黨衛軍和國防軍必然要誓死抵抗,雙方的和談以及杜勒斯的“日出計劃”都要泡湯。於是,杜勒斯連忙召集了OSS的特工,向瑞士方面借了兩卡車士兵,甚至在穿越邊境的時候,還以救援沃爾夫將軍的名義,拽上兩名黨衛軍邊防警衛部隊的軍官一起行動。這支多國救援隊衝破警戒線,從一群手持雙管獵槍和斯登衝鋒槍的義大利游擊隊手裡,把沃爾夫救了下來。最終,在4月29日,由沃爾夫和維廷霍夫代表的德軍駐義大利部隊,在投降協議書上簽字,5月2日正式停火。雖然只比柏林投降早了6天,但沃爾夫和維廷霍夫的舉動,依然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重大傷亡。在戰後,雖然卡爾·沃爾夫身為黨衛軍高階軍官,理應被處以極刑,但他在戰爭末期的表現讓他得以保住一條命,以自由人的身份,成立了廣告公司,度過了13年幸福而富有的時光。直到1964年,德國法院以參與制造猶太人大屠殺為名,判處他15年有期徒刑。之所以沒有對他處以極刑,首先有檔案證明,他在1945年3月才知道有集中營和大屠殺,其次,他積極促成義大利德軍部隊的投降。所以15年的判罰也還算合理,而且此時西德政府內部,他的很多曾經的朋友和部下都已成為高官,對他格外關照,表面上是服刑,其實和度假差不多。1971年,沃爾夫突發心臟病,於是被批准保外就醫,從此再也沒有回過監獄。1984年,沃爾夫去世,享年84歲。有趣的是,在他的墓碑上這樣寫道:將軍,退休了。
現在史學界圍繞沃爾夫存在幾個爭議。首先,他真的不知道關於大屠殺的任何事情嗎?作為黨衛軍的高階軍官,希姆萊的左膀右臂,這一點似乎說不過去。其次,為何在他去世前幾周,要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從天主教皈依伊斯蘭。當然了,更為傳奇的是,作為黨衛軍的高階軍官,他居然沒有什麼像樣的,值得說的戰績,卻能身居如此高位,也是個令人感到比較神奇的事情。